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
———巴菲特
1964年,巴菲特剛剛34歲,開設自己的投資合夥企業剛剛7年左右,公司雖然已經嶄露頭角,但整體還是處於初級階段。 而巴菲特早期投資生涯的一個經典案例————投資美國運通公司,就發生在這一年。
美國運通公司 是世界上最大的信用卡管理公司之一 ,當時美國運通為客戶提供了125億美元左右的旅行支票,佔整個市場份額的75%。
一個叫安東尼•德•安吉里斯做大宗商品人 改變了美國運通公司的命運。
當時他的豆油儲存在新澤西的一個倉庫裡,由美國運通公司下屬的一家很小的子公司管理。公司負責驗貨,簽發倉庫收據,然後出具一個官方檔案,證明這筆貨物的真實性,商人們就可以用這個檔案去交易了,也可以用來抵押貸款。
安吉里斯發現,其實並沒有人非常嚴格地監控這些豆油到底有多少,所以他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 ,於是安吉里斯開始作假,在油桶裡灌水,欺騙檢驗人員,這樣瞞天過海,一下讓自己的資產翻了幾十倍。
1963年9月,安吉里斯發現了一個大機會。
當時,有謠言說蘇聯會因為葵花籽欠收需要購買大量的大豆油, 於是安吉里斯決定壟斷大豆市場,迫使蘇聯從他那兒購買高價大豆。 他在期貨市場買進了12億磅的大豆油期貨, 這可是個天文數字。
後來,有訊息說這筆生意, 市場一瀉千里,瞬間蒸發了上億美元。
安吉里斯的騙局也一下被揭穿,最後不得不宣佈破產。人們把怒火發向他的擔保人身上,也就是美國運通的這家子公司,要求美國運通賠償1.5億美元。
市場受這個訊息影響,美國運通的股價立刻暴跌。 雪上加霜的是,兩天之後的星期五,1963年11月22日,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在達拉斯遭到暗殺,股市又一次大跌。
這個時候,我們來看看巴菲特做了什麼?
當時巴菲特發現美國運通的股價已經跌掉了一半多,那麼美國運通是不是一個可以投資的機會呢?
在別人恐慌的時候,巴菲特開始冷靜地分析,大豆油醜聞對美國運通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它的業務還能復甦麼?
巴菲特和他的團隊開始走訪奧馬哈的飯館,以及一系列使用美國運通公司信用卡和旅行支票的地方,他們調查了包括支票的使用者、銀行櫃檯出納、銀行職員、各種其他的餐廳、旅館,以及信用卡使用者,問他們對美國運通印象如何,以及它們和競爭對手相比的優劣勢。
後來,他們收集了幾十釐米高的檔案,作出了一個判斷——普通客戶對美國運通的印象仍然很好,華爾街關心的醜聞並沒有擴散到大眾中去。
於是在1964年初,巴菲特開始買入美國運通的股票, 之後他一路持續購入,到1966年的時候,巴菲特對美國運通的持倉已經有1300萬美元,而這已經相當於當時巴菲特整個合夥公司資產淨值的40% 了,絕對算是重倉持有。
後來,美國運通賠償了銀行6000萬美元,負面影響也漸漸消散, 接下來美國運通的業務進展非常順利,股價一路飆升。
最終,對美國運通的這筆投資也給巴菲特帶來了巨大的回報。
巴菲特在自己的持倉賺錢超過一倍的時候,開始慢慢減持,最終美國運通也成了他早期投資生涯最重要的一戰。
為什麼巴菲特能做到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而普通人即使明白這個道理,也很難做到?
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多數投資者都是跟風操作,沒有自己的獨立分析和判斷,他們會根據市場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操作策略。
從進化論角度來說,跟隨他人,是人類的天性。跟隨他人意味著安全,意味著不用自己獨立承擔任何責任。
另一方面,一旦形成群體,人的行為會變得不理性。
這個觀點是著名的社會學家龐勒在《烏合之眾》一書提出過,他認為,人們一旦形成群體,往往會變得不理智,行動情緒化。所以由人組成的市場往往是不理性的,往往會反應過度,要麼極度樂觀,要麼極度悲觀。
另一方面, 從眾心理使得身在其中的人,一旦感受的市場的悲觀情緒,感受到危險,便會被強大的氛圍所控制,形成所謂的羊群效應。這時候的人往往會陷入極度恐慌的情緒之中,人的大腦會被杏仁核控制,失去了思考能力。
因此,沒有幾個人能夠冷靜地分析,風險究竟是什麼,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影響究竟有多大,會持續多久,是否可控。
而那些優秀的投資者,卻能夠時刻保持冷靜。在危機來臨的時候,他們會仔細分析風險背後的原因,以及風險帶來的機遇。在充分評估風險之後,他們會採取看似非常冒險的操作,其實對他們來講,這些危機背後,隱藏著難得的好機會。
關於這一點,華人首富李嘉誠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1965年 ,香港發生了銀行信用危機,很多房產商開始拋售自己手裡的房子,一時間香港房價開始了強烈下跌,很多人開始恐慌,紛紛瘋狂拋售自己的物業。
然而李嘉誠來卻反其道而行之,在其他人都在瘋狂拋售房產的時候,他卻大規模地收購空地和別人賤價拋售的物業。 結果,不到3年的時間,香港經濟又恢復了以往的繁榮,房價開始瘋漲,李嘉誠一夜之間成為富豪。
對多數人來說,市場危機讓他們陷入恐慌,而李嘉誠卻透過冷靜的分析,看好香港的發展潛力,結果別人眼中的風險,成了他成功的大好機會。
這大概是巴菲特所說的“別人恐懼,我貪婪地”的經典寫照吧。
其實我們的身邊經常有類似現象發生,對風險的不同態度也決定了每個人成就的不同 。
湖畔大學的梁寧曾談到過騰訊公司風險管理的分級:
騰訊的職能系統中,對不同級別員工的風控能力描述很智慧。
普通員工,明確知曉常見風險。
比如,別靠近水,游泳有風險。
專案經理,具備風險規避意識。
比如,安排活動路線的時候,有危險的地方就放棄、繞過。
總監,有風控能力。
我有風險規避意識,明確知道長線風險。避不過的時候, 我知道應該怎麼組織大家,以及做好突發事件的預案。
總經理,能操作有風險的執行。
常規水域安全但競爭激烈,僧多粥少。有個地方魚很多,但是要穿過一片風高浪大的地方,我有本事跨越大海,帶你們去資源豐盛的地方打大魚。
可以看出,不同的級別對於風險的掌控能力是不同的,在公司的職位也是不同的。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應對風險的態度和能力,決定了我們個人的發展高度。
中國有句古話:富貴險中求。
成功者往往是極具冒險精神的,但是他們卻不是盲目的冒險,而是在風險中看到了機會。
成就事業靠機會,機會往往來自於打破原來的常態。這本身就有很大的風險 ,甚至看起來是不可能的,註定要失敗的。
成功者往往能在別人看來充滿失敗風險的地方,找到自己成就事業的機會 。
因此,當面對風險,不必慌張,也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風。我們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理性,客觀冷靜地分析,弄清事情發展的來龍去脈,掌握事情變化的底層規律。在充分了解事實的基礎之上,形成自己的獨立判斷。
最後,根據自己的理性判斷形成自己的決策,指導自己的行為。
雖然我們不能保證每次都對,但是一旦我們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就會盡可能避免盲目跟風帶來的損失,也才能夠發現更多屬於自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