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曄,字子揚,淮南成德人。他不僅料事如神,對天下形勢的發展往往一語中的,而且具備敏銳的情報觸覺和極強的分析能力,總能在關鍵時刻發出預警。同時,他還精於知人,曾準確地預測出孟達、公孫淵必反。
劉曄雖然天賦異稟,但是,在關鍵時刻,曹操、曹丕卻很少採納他提出的計策。對於原因,曹操並沒有加以說明,不過,曹丕倒是親口說出了他不採納劉曄計策的原因。
帝乃旋師。雲:"卿策之是也。當念為吾滅二賊,不可但知其情而已。"—《三國志·劉曄傳》
黃初五年(224年),曹丕行幸廣陵,欲與孫權決戰。當時群臣大多認為孫權會親自渡江迎戰,只有劉曄認為孫權不會出戰,理由是孫權知道曹丕只是虛張聲勢,所以不會親自出戰。最後正如劉曄所料,孫權果然沒來,曹丕只好退兵,同時批評劉曄雖能“知其情”,但卻無破敵良策。
那麼,劉曄的計策缺少實用性(無破敵良策),真的是曹操、曹丕不採納他計策的主要原因嗎?
戰略高度不夠:建議曹操攻蜀
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今不取,必為後憂。—《三國志·劉曄傳》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搶先劉備一步拿下漢中後,主簿劉曄力勸曹操應乘勝攻取益州,理由是劉備剛拿下益州不久,人心未附,再加上曹軍勢大,攻佔漢中後已令蜀人震驚,只要進攻他們就會望風歸降。但是,曹操經過一番權衡後,卻拒絕進攻益州。
劉曄對時局的分析非常到位,所說的也是客觀事實,但曹操卻不採納他的計策,曹操錯了嗎?
曹操也一度懷疑自己錯了,於是過了七天後,他再次問劉曄:“今尚可擊不?”劉曄此時卻改口稱:“已小定,未可擊也。”聽了劉曄的回答後,曹操終於確定他不攻益州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假如真的已經“蜀人望風,破膽失守”,那麼,劉備不可能在短短七天之內就穩定了局勢,劉曄在短時間內改口,只能說明他心虛。
隨後形勢的發展表明,劉曄考慮問題確實不夠全面。曹操如果採納他的計策入益州作戰,可能就無法再回到中原了,而曹魏的大本營也可能會失守。
曹操雖然很強,但諸葛亮也不弱,成都的城牆更是出了名的堅固,所以,曹操沒有把握能在短時間內拿下益州。一旦曹操陷入持久戰的泥潭,那麼前景堪憂,因為此時劉備已經從荊州回軍攻打漢中,這樣一來,在諸葛亮與劉備的夾攻下,曹操將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糟糕的是,曹操已沒有援軍可徵調。因為關羽會提前發動襄樊之戰,孫權也會同時進攻合肥。曹操雖然兵多將廣,但也沒有足夠的兵力同時開打三場大規模戰役,在極端情況下,關羽將拿下襄樊,而孫權也攻下合肥,曹操則被困在益州無法脫身。
不僅如此,當時曹丕與曹植的世子之爭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朝中大臣已經分裂成兩派,一旦曹操不能及時返回鄴城主持大局,曹魏的內訌將不可避免。
一旦以上情況出現,曹魏就有傾覆的危險了。
綜上所述,劉曄提出的計策看似合理,但風險太大,最壞的情況可能使曹魏不復存在。所以,曹操否決了他的計策。
低估了孫權與劉備的智慧:建議曹丕攻滅東吳
彼必外迫內困,然後發此使耳,可因其窮,襲而取之。夫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不可不察也—《三國志·劉曄傳》
黃初元年(220年),劉曄預測劉備將會以為關羽報仇為名,出兵伐吳。次年,劉備果然發動了夷陵之戰,孫權不得不舉全國之力應戰,同時向魏國稱藩。
劉曄認為孫權稱藩並非真心實意,而是迫不得已的權宜之舉。因此,他建議曹丕乘虛出兵攻滅東吳,以絕後患。但是,曹丕卻以“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為由,拒絕出兵伐吳。
夷陵之戰是吳、蜀間唯一的大規模戰役,正是魏國趁機出擊,打破三國鼎立平衡的絕佳機會,這種機會可能只有一次,曹丕為何輕易放棄了這個好機會呢?
曹丕如果此時南下攻打江陵,那麼,孫權也不會坐以待斃,而是啟動第二方案,那就是放棄江陵,退守陸口、夏口。此時,曹、劉、孫三家再次齊聚荊州,赤壁之戰時的情形重現。
因為曹丕、劉備兩人都已稱帝,而劉備認為曹丕稱帝是篡弒之舉,他稱帝則是為了延續漢祚,所以,他們不共戴天,不可能結盟。另外,孫權也極度不屑曹丕,認為他是“桀逆遺醜,薦作奸回,偷取天位”之人,而且他清楚曹魏才是東吳真正的敵人,所以,他也不可能聯曹抗劉,給曹丕進入江陵的機會。
在這種情況下,孫權為了自保,只能以荊州為籌碼,說服劉備一起攻打曹丕。劉備雖然是以為關羽報仇為由攻吳,但真正目的卻是奪回荊州,所以,他沒有理由拒絕孫權。如此一來,曹丕將重蹈曹操赤壁之戰的覆轍。
綜上所述,劉曄提出的伐吳計策,並沒有考慮到對手可能採取的應對措施,以及給出相應的反制措施,不具有可執行性。所以,曹丕果斷否決了這個計策。
結語
劉曄雖然能準確預測到形勢的發展,並能夠提前預警,但是,正如曹丕所說“卿策之是也。當為吾滅二賊,不可但知其情而已。”劉曄本身的短板也很明顯,他既不具備高瞻遠矚的戰略目光,也沒有運籌帷幄的軍事才能,因此,他提出的計策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很多漏洞,實用性差。
這,就是曹操、曹丕在關鍵戰役中,不採納他提出的計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