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皇帝除了為皇子在八旗秀女中指定嫡福晉或側福晉之外,還會將一些出自內務府的包衣女子賜給皇子,這些包衣女子會在皇子身邊伺候,她們大多會被皇子納入房中,有些人,運氣好一些,生下兒女,會被賜封為側福晉,還有一些人,運氣爆棚,皇子登上皇位,她們便成了大清皇妃。在乾隆後宮中,便有這樣一個女子,她被雍正賜給乾隆做侍妾,沒想到會給乾隆生下四個皇子,最後還與乾隆葬在了一起,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她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女人。
1、來自內務府的包衣丫鬟
雍正五年七月,皇四子弘曆(乾隆)奉旨與嫡福晉富察氏在紫禁城乾西二所成婚,不過,富察氏並不是弘曆第一個女人,在弘曆成婚之前,弘曆身邊已經有八九個伺候的使女(格格),其中就有一名金姓女子。
這個金姓女子是什麼來頭呢?
原來金氏的祖上是義州人,曾祖父名金三達禮,皇太極執政時期,金三達禮率領族人歸順大清,因族人人數較少而被編入內務府正黃旗包衣,成了皇室的包衣奴才。
雖然是包衣奴才,但畢竟是有編制的,與平頭百姓有著本質區別,而且,金氏族人一直在內務府任職,比如說金氏的父親金三保官至上駟院卿,金氏還有一個族叔叫常明,據說常明的母親是康熙的保姆,他與康熙“自幼共嬉遊”,有“乳弟”之稱,而且,雍正在做皇子時,與常明的關係也非常要好,經常往來,常明後來官至內務府總管大臣。
此外,金氏家裡還有一個世襲的四品世管佐領,這都說明,金氏是內務府世家出身。有著這樣的家世,難怪雍正會將金氏賜給兒子弘曆(乾隆)做侍妾了。
據資料顯示,金氏是金三保的長女,她還有三個弟弟,分別為金鼎、金輝與金簡,最有出息的是金簡,官至內務府總管大臣兼吏部尚書。
2、從王府丫鬟到大清皇妃
大約在雍正五年之前,13歲的金氏在內務府舉辦的宮女選秀中脫穎而出,隨後被雍正賜給了皇四子弘曆做侍妾(格格)。雖然這金氏在乾隆做皇子時,不顯山不露水的,一直默默無聞,可在乾隆繼位之後,她便一發不可收拾了。
雍正十三年九月,寶親王弘曆成了大清帝國的新主人,年號為乾隆,在這月的九月二十四日,金氏被詔封為貴人(稱金貴人),當時排在在金氏之前的,有皇后、貴妃、那妃(嫻妃)、蘇嬪(純嬪)與儀嬪(追封),金氏排在後宮第六位。
然而沒過幾天,這儀嬪便去世了,在乾隆二年的正式冊封中,金氏得封嘉嬪,也就是說,這貴人的名分,只是個過渡,金氏在後宮的生涯其實是從嘉嬪開始的。
嘉嬪冊文:
“朕惟贊宮庭而敷化。淑德丕昭。班位號以分榮。恩光式煥。珩璜克葉。綸綍攸加。爾貴人金氏、早毓名門。夙稟溫恭之度。久勤內職。備嫻敬慎之儀。茲仰承皇太后慈諭。冊封爾為嘉嬪。爾其象服欽承。履謙和而迓福。鴻禧永荷。懋敦順以凝祥。欽哉。”
當時,在冊嬪擬定封號時,內閣典籍廳為金氏提供了“令、婉、嘉、粹”四個字,乾隆選擇了“嘉”字,意為“可嘉獎的”,從隨後的發展來看,金氏確實是一個值得嘉獎的女子。也就在同年四月,金氏的父親金三保調任兩淮鹽政,金三保上疏奏請乾隆讓次子金輝、第三子金簡到兩淮讀書學射,可見金氏的這兩個弟弟年齡還小,她是金氏三兄弟的大姐,應該是不會錯的。
乾隆四年正月十四日,金氏為乾隆生下繼位以來的第一位皇子,即皇四子永珹,乾隆非常激動,沒過幾天便提拔金氏的弟弟金鼎為藍翎侍衛。
乾隆六年二月初七,海貴人生皇五子永琪,六天後,即二月十三日,乾隆下旨詔封金氏為嘉妃、封海貴人為愉嬪。可見,金氏與海貴人是“母以子貴”,靠生了皇子而得到晉升的。
嘉妃冊文:
“朕惟坤元翊治。流淑問於璇閨。巽命重申。沛新恩於金簡。徽音克副。顯秩攸加。爾嘉嬪金氏。範秉柔嘉。性成謙慎。式儀型於圖史。虔奉箴規。協矩度於珩璜。動遵禮法。茲仰承皇太后慈諭。以印封爾為嘉妃。爾其溫恭益懋。承象服以凝庥。勤儉彌彰。迓鴻禧而衍慶。欽哉。”
乾隆八年二月,金氏的父親金三保病重,上疏奏請太醫診治,乾隆隨即下令讓太醫來到天津為金三保診治,這一年的四月,時任直隸總督的貴妃高氏之父高斌奏請為病勢加劇的金三保賜加恩矜,可見,這貴妃高氏與嘉妃金氏的私交應該不錯。
注:乾隆時期,各個主位妃子之間的關係應該都不錯,並沒有電視劇中演的那樣嚴重,比如說貴妃高氏(慧賢皇貴妃)的兄弟高恆後來因貪汙案受處,大學士傅恆(孝賢皇后的弟弟)曾為其求情,這說明皇后富察氏與貴妃高氏之間的關係應該也不錯。
乾隆十年三月初三,乾隆與后妃去六股道殯宮為剛去世不久的慧賢皇貴妃致祭,內務府派了四輛牛車用來接送后妃位下的太監,第一輛單獨乘坐西暖殿皇后位下的太監,第二輛乘坐的是翊坤宮嫻貴妃與長春宮嘉妃位下的太監,第三輛乘坐的是景仁宮純貴妃與永和宮愉妃位下的太監,第四輛乘坐的是承乾宮舒嬪、延禧宮怡嬪與永壽宮令嬪位下的太監。
由此可知,在乾隆早期,居住在長春宮的並非孝賢皇后,而是嘉妃金氏。
3、連生四胎的貴妃
乾隆十一年,嘉妃金氏生下皇八子永璇,這是金氏所生的第二個皇子。
乾隆十三年七月初一,金氏因連續生育兩位皇子而被晉升為貴妃,排在純貴妃之後,列第三位。
嘉貴妃冊文:
“朕惟贊雅化於椒塗。質推柔順。協令儀於彤管。德重幽閒。爰考彝章。式頒綸綍。爾嘉妃金氏、祇奉女箴。凜遵內則。恪勤有素。膺褕翟之光華。婉順靡愆。葉珩璜之矩度。茲仰承皇太后慈諭、以冊寶封爾為貴妃。爾其常懷敬慎。迓景福於方來。彌事謙沖。荷鴻禧於有永。欽哉。”
其實,金氏這次能夠被晉升為貴妃,還有一個原因是孝賢皇后去世,嫻貴妃那拉氏被定為繼後人選,這樣以來,自乾隆十年開創的雙貴妃制度,就缺少了一位貴妃,按照排位,理應由生下兩個皇子的金氏來坐。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金氏被晉升為貴妃八天後(七月初九),她又生下一位皇子,即皇九子,只不過,皇九子在第二年便夭折了,還沒來得及取名字。
乾隆十六年,乾隆給了兩位妃子的孃家嘉獎,一個是嘉貴妃金氏,乾隆下令將金氏的族人抬出包衣佐領,相當於提升了金氏族人的地位,另一個是令妃魏氏,乾隆下令將魏氏孃家由包衣管領(辛者庫)撥入包衣佐領,也是提升了魏氏孃家家族地位。
乾隆十七年二月初七,金氏第四次生育,也是最後一次生育,這一次,她同樣生下一名皇子,即皇十一子永瑆。也就在這年的十月,乾隆帶著皇后那拉氏、嘉貴妃金氏等妃嬪來到東陵勝水峪地宮,參加孝賢皇后、慧賢皇貴妃與哲憫皇貴妃的奉安(入葬)典禮,期間,乾隆還帶著皇后、嘉貴妃來到地宮閱示,由此可知,此時的金氏已經成了葬入裕陵地宮的候選人。
按理來說,以金氏的資歷是沒有資格葬入裕陵地宮的,排在她前面的還有純貴妃呢,可為何乾隆沒有帶純貴妃,而是帶了金氏,將來要把金氏葬入裕陵地宮呢?
我們可以看看此時乾隆的皇子,此時的乾隆已經有了11個兒子,不過皇長子永璜、皇次子永璉、皇七子永琮、皇九子已經離世,剩下7個兒子中有三個是金氏所生,因此,金氏成為未來皇帝生母的機率還是比較大的,金氏自然成了葬入裕陵地宮的熱門人選。
4、入葬帝陵的皇貴妃
雖然金氏連續為乾隆生下四個皇子,且在後宮列第三位,但身體也損耗巨大,就在她生下皇十一子永瑆三年後,即乾隆二十年的十一月十五,這位年僅43歲的貴妃溘然長逝,據《皇朝文典》中的祭文記載,金氏是死於疢疾,即體溫上升而引起的疾病,或許是發燒之類的病症。
在金氏去世的第二天,乾隆下令將其追封為皇貴妃,諡號為淑嘉,即淑嘉皇貴妃。
乾隆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三日,淑嘉皇貴妃金氏被葬入清東陵勝水峪(裕陵)地宮。嘉慶四年三月,剛繼位的嘉慶帝將金氏族人抬入滿洲正黃旗,並於嘉慶二十三年將金氏母家之姓改稱為金佳氏。
金氏去世後,她的幼弟金簡得到乾隆重用,於乾隆三十七年被擢升為內務府總管大臣,並擔任四庫全書的副總裁,三年後,金簡改任工部尚書。
此外,金簡還外交方面也被乾隆委以重任,曾接待英國馬戛爾尼使團,朝鮮使臣李泰永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給國王正祖的報告說:“工部尚書金簡亦以戚畹,恩寵甚赫,賜與便蕃,為和珅之亞。”
子辰說:
淑嘉皇貴妃是從乾隆潛邸走出的包衣丫鬟,原本排位並不靠前的她,依靠乾隆的寵愛,生下四個皇子,生前封貴妃,死後封皇貴妃,可以說在大清後宮闖出了一片天地。而且,也正因淑嘉皇貴妃,金氏一族獲得抬旗殊榮,弟弟金簡更是位極人臣,可以說,在乾隆後宮中,金氏絕對是足夠分量的一員。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高宗實錄》《皇朝文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