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將
每年的2月10日設定為
國際氣象節
今天小北帶你發現
北京與氣象有關的景區
帶娃來探索氣象的萬千奧秘吧
北京古觀象臺
北京古觀象臺位於建國門立交橋西南角,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臺之一,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它以建築整齊配套、儀器儲存完好、歷史悠久而聞名於世。是明、清兩代封建王朝的皇家天文臺。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觀象臺始建於明代正統年間(1442)嘉靖年間曾對這座天文臺進行一次大修,以後觀象臺基本沒有太大的改動。辛亥革命後,該臺改為中央觀象臺。1933年改為國立天文陳列館,新中國成立後,經國務院批准隸屬北京天文館管理,於1956年5月1日以"北京古代天文儀器陳列館"的名義對社會開放。
地址 : 北京市建國門東裱褙衚衕2號
北京市氣象探測中心
(北京市觀象臺)
北京市氣象探測中心(北京市觀象臺)的前身中央觀象臺是由中國人自己建設的第一個現代氣象臺站,也是北京唯一建站時間超過百年和參加國際氣象觀測資料交換的臺站,在今年被世界氣象組織(WMO)認證為百年氣象站。
臺站自1912年建設以來致力於開展氣象觀測和推進探測環境保護工作,具有歷史悠久、觀測種類全面、科普設施完善以及國際交往等特點。臺站由佔地面積550平方米的室內科普館和4D影廳,長達200米的科普長廊和近3萬平方米的室外科普場所組成,先後被授予 “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氣象科普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大課堂會員單位”等稱號。
地址 :北京市大興區三臺山路10號
中國氣象科技展廳
“中國氣象科技展廳”位於中國氣象局氣象科技大樓一層,展廳面積800平方米,分東西兩廳;2006年3月23日對外開放。自建成執行以來,努力發揮科普教育基地作用,透過多種活動,加大防災減災科普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
展廳命名單位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簡稱中國科協),主管單位為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展廳年開放天數300天,年參觀人次為1.5萬。展廳現有科普專職人員16人。2009年6月,“中國氣象科技展廳”被中國科協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