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們在後臺都能收到許多家長的留言提問。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關於如何讓孩子別叛逆,別落後。
反過來正向地看待,家長們其實是希望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甚至人生的目標,未來能夠幸福安穩。
這樣的憂慮自然不無道理。而完成理想目標的實現,需要我們幫孩子做到這樣4件事:
① 慎重地選擇
② 堅定地努力
③ 孤獨地堅持
④ 勇敢地面對
每一件事,不僅對孩子來說,甚至之於我們成年人,都是一大難題。
第1個難題
選擇的痛苦
這在成年人身上,也是最常發生的痛苦。擔心選擇了一個會失去另一個,不斷比較幾種選擇到底哪個更好。
人是害怕選擇的:既害怕承擔結果;又為放棄另外一種選擇而痛苦。
在孩子身上,為了未來的金榜題名、人生成就,放棄當下的遊戲人間,就更是一種反人性的選擇過程。
第2個難題
自我懷疑
自我懷疑是瀰漫一生的難題:成年人遇到失敗可能會因自我懷疑而放棄目標;孩子遇到挫折可能會因自我懷疑而一蹶不振。
在努力的路上,各種外界因素不斷挑戰著你的堅定。
但是熬過來的人都明白,消解自我懷疑的方式只有一條,就是心無旁騖。
莎士比亞將自我懷疑比作叛徒:他人的懷疑我們可以主動發起反擊,但自我懷疑總是在不經意間消耗掉我們原有的企圖心。
第3個難題
成功之路往往孤獨
要讓自己做出的選擇成為現實,是註定要經受孤獨的。
這種害怕不單是因為空間上的一個人待著,很多時候是擔心默默在做的努力沒有指向,最終消逝於這個世界。
尤其是當你的選擇不被理解,不被支援。當付出了別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快看到結果時,人尤其容易被一些小事壓垮。
而理想越遠大,目標越具體的孩子,越有可能面臨另一種孤獨:別的同學在玩耍、在遊戲、在嬉戲的時候,需要抵制住加入他們的誘惑。
就像去跑一場只有一位選手的馬拉松,只有在終點觸線的那刻,才能知道自己命歸何處。剩下的時間,都只能默默與自己較量。
第4個難題
面對不理想的結果
我們總擔心付出的努力會白費,堅持也不會成功。
但導致人們失敗的,並不一定是因為“堅持不了”,也有可能因為盲目地相信堅持就一定能成功。
那些最終失敗的事值得我們大量的付出嗎?搞清楚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多問題都會被解決。
付出本身就已經是一種成功。那些走對了的路,只是人生額外的褒獎。
教會孩子如何面對各種結果,是很重要的一課。
人生的大多數痛苦都沒法一步到位解決。父母們關於孩子問題的焦慮,孩子關於自己未來的迷茫,皆如此。
希望各位爸媽在找到目標和方向後,能夠和孩子一起解決以上的四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