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歌聲,沒有鮮花,一切都在暗夜中進行。”
這是一位名叫吳松林的9旬老人,面對記者時說的一句話。吳松林有一個特殊的身份:中國人民志願軍老兵。而他描述的正是:1950年10月19日,首批志願軍入朝時的情形。
是的。沒有我們想象中的軍歌嘹亮,也沒有老百姓千里送行,一切都是在秘密進行的。
彼時,我13兵團第38軍、39軍、40軍、42軍以及炮兵部隊,一共20多萬人組成的大軍,為了保持隱蔽性,每天從傍晚6點30分開始分批渡江,到第二天凌晨的4點結束。在渡江後的1個小時內,他們必須全部完成隱蔽。
因為這樣的安排,美國人直到6天后,才偵察到我軍的一支5萬人隊伍。
此後,他們在節節敗退中才明白了一個事實:中國人,是有備而來。
“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是毛主席應對戰爭的一貫作風。但現在不少年輕人,由於對那段歷史的不瞭解,往往會產生這樣的一些誤解:
誤解一,入朝是一個即時決定;
誤解二,入朝前毛主席和諸位將領並未想到此舉可能帶來的種種後果,比如美國人可能會用原子彈轟炸我國東北,比如中美可能會全面開戰等。
本期,筆者就從彭德懷及金日成首次在朝鮮見面時的談話入手,跟大家淺析這一點。(不敢說每個點都談到,但儘量做到資料稍全面一些)
一:彭、金首次在朝鮮見面
毛主席收到北朝鮮領袖金日成的“求救信”,是在1950年10月1日。從信中希望我方“直接出動”4個字來看,金日成內心是非常急切的。
但說實話,金日成並沒有想到咱們會派彭德懷去。為何?因為彭德懷名氣太大了。
金日成在我國東北地區戰鬥過多年,不但與我東北抗聯的楊靖宇將軍等人相識,對咱們國內的這些名將、以及他們的經歷,也都是有很深瞭解的。因此,一聽說彭德懷掛帥,他便急切地期待見面。
而彭德懷自接下重擔後,就曾反覆跟毛主席強調:“必須儘快與金日成同志見面,以討論具體事宜”。
於是,在志願軍大部隊入朝的前一天,即1950年10月18日傍晚,一輛吉普車和一輛卡車就率先過了河。
吉普車上坐著的正是彭德懷和警衛員,而卡車上則帶著一部電臺以及幾位搞通訊的同志。兩輛車一前一後,駛往新義州,迎接他們的是北朝鮮的外務相。
彭德懷原以為在那裡能見到金日成,但外務相告訴他:情況發生了變化,金日成同志已經轉移了。
彭德懷當時就知道情況不妙,肯定是敵人又向北推進了。果然,外務相告訴他:“敵人推進得很快,我軍已作出了撤出平壤的準備”。這就是我軍入朝前,北朝鮮的狀態:領袖金日成不得不四處避險,平壤也不保。
沒辦法,18號的這天晚上,彭德懷只能在焦急地等待中度過。直到10月19日,金日成方面才打來電話,說他剛剛轉移到更為安全的地方,約彭德懷到北鎮外山溝的大洞一見。
就這樣,經過一夜行車,到20日上午9時,彭德懷終於見到了金日成。一見面,兩人就像老朋友一樣,緊緊地握住了對方的手。
咱們都知道彭老總的脾氣:直率!永遠不彎彎繞繞。
兩人坐下後,彭德懷拿出一份電文:這是兩個小時前,洪學智及鄧華將軍發來的渡江報告。裡面詳細記錄著:截止目前,共有多少志願軍入朝。
這些情況,美國人不知道,金日成也不知道。事實上,他早前也根本沒想到:兄弟部隊會來得這麼快。
而接下來,彭老總的一番話,則更是讓金日成感動不已。
概括起來,彭老總闡述了兩件事:
其一,毛主席下這個決心是不容易的。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從10月1日接到“求救信”,到18日誌願軍入朝,18個日日夜夜,毛主席做了此生最艱難的一次決策。
其二,我們是做了最壞的打算的。
這11個字,是彭德懷的原話,詳情大家可以參考新華網的相關報道。“什麼是最壞打算”,彭德懷也跟金日成說得清清楚楚,即:
美國宣佈同中國進入戰爭狀態,轟炸中國東北和工業城市,攻擊我沿海地帶。
這種“最壞的打算”,是毛主席和各位將領們共同討論,得到的一種可能性。
與此同時,彭德懷也告訴金日成接下來中朝雙方可能面臨的3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志願軍站住了腳,殲滅了敵人,和平解決了朝鮮問題;
第二種可能,志願軍站住了腳,但僵持不下;
第三種可能,志願軍站不住腳,被打了回去。
說完這3種可能後,彭德懷補充了一句:我們要爭取第一種可能。
軍界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別的仗可以不找彭德懷,打苦仗必找他。善打苦仗,是彭德懷的一大特點。這一點,在國內戰爭時期被一次次驗證過。而這一點,金日成當然也知道。
聽到彭德懷說著這“最壞的打算”,金日成感動不已。他明白,在已判斷出最壞情況的前提下,中國人民仍然願意出兵,需要多大的勇氣。
於是,金日成站了起來。
他再一次握住了彭德懷的手,說出了“感謝”二字。
二:東北邊防軍
既然彭德懷說已經做了最壞打算,那麼我軍必然早就有應對最壞情況的各種準備。
至於這種準備到底從何時開始,目前軍史學者們基本認定:從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剛剛爆發,就已經開始了。
其實,就在6月25日的前一天,周總理還主持召開了政務院的第36次會議。可能大家想不到,當時會議討論的一項重要議題是:大批解放軍的復員工作。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當時我國的重心是加快祖國工業、農業建設,號召戰士們脫下軍裝,回到家鄉參加工作。
這些經歷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年輕人,是祖國的戰士,也是兒子(女兒)、丈夫(妻子)、孩子的父親(母親)。他們要到父母床前敬孝,要與妻(夫)相守,要陪兒女成長。
但在朝鮮戰爭爆發12天后,即7月7日,毛主席就一錘定音:迅速組建東北邊防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邊防軍,其實就是志願軍的前身。正是由於它的及時組建,後來決定出兵朝鮮時,我方才能實現“神兵天降”。
從一開始組建東北邊防軍,中央就確定了幾個主力部隊,即:四野13兵團下的第38、39、40軍共9個師。
你們可知這幾個軍的戰士們,在接到命令北上前,在駐紮地都幹些什麼工作?別的咱們先不說,只說這39軍。
39軍是原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是主力軍,其116師更是大名鼎鼎的“攻堅老虎”。組建東北邊防軍前,39軍的正駐紮在河南漯河地區。
為了不給國家增加負擔,當時將士們放下槍桿,拿起了鋤頭,一個個搞起了生產勞動。他們還辦了被服廠、皮革廠,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就連那一排排新的營房,都是戰士們自己建起來的。
這就是當國家處於困難時期,咱們的兵:拿起槍,他們保家衛國;放下槍,他們建設家園。
同時,在6月份,39軍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安排戰士們的復員。據統計,當時39軍共有5萬餘人,按規定有12000多人需要復員。也就是說,有近四分之一的人是要脫下軍裝的。
不少戰士不願意離開部隊,急得直掉眼淚。戰友們就安慰他們:“帶著這一身軍功回去,娶個媳婦好好過日子,好好搞建設,一樣是為國家做貢獻!”一句話,說得小戰士不好意思。
但7月7日組建東北邊防軍的任務一下來,一切都完全不一樣了。
當天夜裡,39軍軍長吳信泉緊急召開會議。吳軍長是湖南人,他在會上說了很多,觀點也很明確:
我們的任務:如果美軍到三八線不動,我們就在東北不動;如美軍越過三八線以北,我們就打!
39軍是這種情況,其它幾個軍部也都類似。大夥兒都是放下鋤頭、把地裡的菜連夜摘了,浩浩蕩蕩奔赴東北。至於那些剛回到家探親的戰士們,則是一接到電報,就收拾包袱,去追隊伍。
關鍵時候,能找得到人,能召得回兵,是中國軍隊最厲害的地方之一。後來的事實,證明:讓四野精銳部隊提前陳兵東北,毛主席是高瞻遠矚的。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部隊到達東北,對後勤系統則成了一個不小的考驗。當時,周總理和各位老帥們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統一部署。對於這些部署,有一點是筆者希望大家永遠不要忽略的,即:東北人民做出的偉大貢獻。
當時,全國經濟剛剛起步,各個省市都處於困難時期。而邊防軍的糧、草料、煤,基本由東北本地供給;同時,東北財政部門、貿易部門為了各項費用問題,也是付出了諸多努力。
東北人民,為何甘願做這些?
原因只有一個:1931年9月18日,東北被“放棄”;1932年3月,日本人在東北建立“偽滿洲”。此後的整整13年,東北人民過著怎樣的日子,他們不會忘記。
正是因為有這樣一段歷史,在面對邊防軍裡這些從全國各地趕來的解放軍戰士們時,東北人民才會不顧一切地付出。
三:毛主席和其他9位元帥在準備些什麼?
既然要做最壞的打算,那當東北邊防軍在陸續集結時,毛主席、周總理及其他9位元帥們,又做了哪些準備呢?
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一)毛主席、周總理這個層面的準備
其實關於出兵朝鮮,毛主席很早就考慮到了可能帶來的問題。他在給斯大林的電報中,就已經分析了“我們認為最不利的情況”,概括起來就是兩點:
其一,使中國現在已經開始的經濟建設計劃歸於破壞;
其二,如果美國擴大戰爭,與中國發生全面戰爭,那麼顯然是要挑起大戰。
雖然做了這種判斷,但毛主席仍然選擇主動出兵,原因是對於這兩個“最不利的情況”,他有精準的預判。
他認為如果不出兵,任由北朝鮮陷入險境,甚至面臨“亡國”,那我們的東北將長期面臨危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決定要出兵後,毛主席派周總理秘密前往蘇聯求援。
10月8日,一架飛機從北京起飛,上面坐著的是周總理、林彪和翻譯人員。見到斯大林後,周總理提出了我國的請求:希望蘇聯空軍能出動。
這一點,對於我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雖然中國陸軍非常強大,但在空軍領域幾乎是一片空白。沒有空軍的火力掩護,我方補給線將完全失去依靠。
對於這一要求,斯大林出於蘇方的考慮卻並未答應。他當時給出的理由是:空軍還未做好準備,至少還需要3個月的時間。
雖然這次前往蘇聯沒解決空軍的問題,但周總理後來提出的購買汽車、大炮、坦克等各項要求,斯大林都一一應允了。
因此我們可以說,毛主席和周總理在志願軍入朝前的準備部分,主要體現在:把最合適的人放在最合適的位置,把最合適的隊伍提前安排在東北,併為志願軍入朝尋求到極大的蘇聯支援。
同時,為了防止“最不利的情況”出現,10月8日毛澤東特意將“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以“志願軍”的名義參戰,正是為了防止戰爭被擴大。
(二)除彭德懷外,其他9位元帥都在忙什麼?
除了彭德懷之外,其他9位元帥在抗美援朝的準備階段做出的貢獻,也是不可磨滅的。
這些老帥們,都戎馬半生,個個經驗十足。因此不少人在研究最後的勝利時,總會加上一句:當時的中國,擁有地表最強“軍事智囊團”。
朱德,當時已經是64歲了。多年的戎馬生涯下,他積累了大量統帥經驗。志願軍入朝前,他曾多次帶病參與裝甲兵、炮兵、工兵、鐵道兵的組建訓練工作。他的凝聚力,幹這些工作太合適了。
劉伯承,擅長大兵團作戰,軍事素養極高。建國後,他一直在忙著軍事學院的建設工作。志願軍入朝前從未跟美國人交過手,劉伯承便反覆研究美國軍史,為志願軍培養出了一批瞭解美軍戰術的官兵。這一點,在入朝後發揮了極大作用。
賀龍,除了打仗厲害,號召力更是驚人。他最擅長的是發揮群眾和各行各業的力量,從志願軍入朝前的宣傳,到志願軍入朝後各種慰問活動,賀老總可謂是盡心盡力。
陳毅,上海解放後的第一任市長。一聽說志願軍即將入朝,陳老總攜上海工商界第一時間響應。當時,很多藥品及精密儀器,除了上海再也沒有其它地方有能力生產,而大量技術一流的司機、報務員也是在上海完成培訓的。
葉劍英,當時主政華南軍區。自從朝鮮內戰打響,在中國臺灣的蔣介石就高興壞了,他以為自己的機會就要來了。於是,他派出了大量的特務在華南沿海地區頻頻作祟。可以說,在整個抗美援朝期間,葉劍英的坐鎮華南,對維護南方安全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當然,還不得不提的是聶榮臻元帥。當時,聶榮臻既是北京市市長,還兼任華北軍區司令員,他的工作是最忙、最累的。他給自己提了兩個要求:家裡不斷火(辦公室燈不滅),路上不斷人(運輸物資不停)。為了實現這兩點,他曾一度暈倒在辦公室裡。
除了筆者舉例的幾位外,其它幾位老帥也都是一樣,每個人都拿出了自己的真本事。
尾聲:
1953年7月27日,不可一世的美國人終於不得不簽下停戰協議。按當時簽字的美軍上將克拉克的話來說:我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將軍。
此戰過後的第4年,彭德懷元帥跟金日成,有了最後一次會見。
那是在1957年11月16日,地點是在莫斯科。當時彭德懷和金日成,都受邀到蘇聯訪問。當彭老總的汽車到達金日成下榻的別墅前時,發現金日成早早地在門口相迎。
莫斯科的冬天有多冷,大家應該都知道。彭老總見到這一幕,趕緊下車說:“您是領袖,怎麼來門口接我?”
金日成的普通話不錯,他緊緊地握著彭德懷的手,說:“元帥來了!我就得到門口迎接!因為我們是老戰友!”
是的!彭德懷當然值得金日成這樣對他!從1950年10月20日,他在朝鮮的那個山溝裡首次見到金日成開始,他就值得。而每一箇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也都值得朝鮮人民的一句“感謝”。因此,朝鮮人民在當地為他們立了最威武的紀念碑。中朝友誼,也至今未改變!
做最壞的打算,下最堅定的決心,打最穩的仗,這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辦事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