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韓國運動員吐槽冬奧會餐飲,稱並不好吃,網友:難道每頓吃鹹菜嗎

導語

北京冬奧會正在如火如荼的舉辦中,來自全世界的運動員都在北京聚集,猶記得去年東京奧運會時,人們嫌棄的眼神,如今,冬奧會時,韓國選擇也開始吐槽中國餐飲,網友們也回之,難道奉上鹹菜疙瘩就覺得是禮貌了嗎?

韓國運動員吐槽冬奧會餐飲,稱並不好吃,網友:難道每頓吃鹹菜嗎

北京冬奧會世界各國七嘴八舌

人們唯一能夠關注的就是自己的嘴巴,但在1000個人口中,就有1000個說法,因此,即便北京冬奧會準備在完善,也依舊逃不開一些噴子的嘴,這不,就有一些韓國選手吐槽中國餐飯不好吃,稱兩個鹹菜都沒有。

韓國運動員吐槽冬奧會餐飲,稱並不好吃,網友:難道每頓吃鹹菜嗎

而各國飲食文化並不一致,我國在準備冬奧會運動員宿舍以及休閒場地之時,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但噴子的習慣大家也都知道,即便是做的再好也仍舊會有人雞蛋裡挑骨頭。

韓國運動員吐槽冬奧會餐飲,稱並不好吃,網友:難道每頓吃鹹菜嗎

韓國選手吐槽餐飲,網友:難道每頓都要放鹹菜嗎

在去年東京奧運會時,很多國家為了提高自己國家運動員的身體素質營養,於是在比賽的時候,也順帶攜帶了自己的廚師,但沒有攜帶廚師的國家,就只能夠吃當地的美食了,去年奧運會很多人都在對奧運會吐槽,而今年,北京冬奧會,也沒能倖免,韓國選手稱飯菜不好吃

韓國運動員吐槽冬奧會餐飲,稱並不好吃,網友:難道每頓吃鹹菜嗎

原來,韓國飲食與我國不一致,韓國人吃飯口味偏重,很多鹹菜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但科學研究表明,鹹菜本身就是一種醃製發酵的產物,食用過度也會造成身體不適,因此,中國人膳食講究飲食健康,這讓很多韓國人就受不了了,網友們也對其吐槽:難道每頓飯只吃鹹菜嗎。

韓國運動員吐槽冬奧會餐飲,稱並不好吃,網友:難道每頓吃鹹菜嗎

結語

韓國人飲食多用泡菜、鹹菜,日本人多用生魚片、納豆等,美國漢堡等餐飲,我們並不能夠做到符合每個人的口味,但這些人也不妨嘗試一下中國美食。

韓國運動員吐槽冬奧會餐飲,稱並不好吃,網友:難道每頓吃鹹菜嗎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11-19

相關文章

周總理的秘書宋平:為國為民鞠躬盡瘁,104歲毅然投身於教育事業

周總理的秘書宋平:為國為民鞠躬盡瘁,104歲毅然投身於教育事業
2021年7月1日,為慶祝黨的100歲生日,多名退休的領導聚集在天安門城樓上觀禮.作為其中最年長的一位,宋平在觀禮隊伍中看著仍然是精神矍鑠,在這一天,他替故去的周總理和許許多多為黨和人民奉獻一生的革命 ...

小平訪日:外相登機迎接,天皇間接道歉,日本驚呼“矮個子巨人”

小平訪日:外相登機迎接,天皇間接道歉,日本驚呼“矮個子巨人”
1978年10月22日,一架尾翼上漆有紅五星的中國三叉戟軍用飛機,徐徐降落在日本東京羽田機場. 這是鄧小平應日本政府的邀請,前往日本出席互換<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准書儀式,並對日本進行正式 ...

周總理三次痛哭:一次坐地大哭,一次自責痛哭,還有一次情緒失控

周總理三次痛哭:一次坐地大哭,一次自責痛哭,還有一次情緒失控
1942年7月的一天,病床上的周總理突然問自己的貼身秘書何樹英:"董必武怎麼兩天不露面?" 那時周總理剛剛因膀胱膿腫而做了手術,在重慶歌樂山中央醫院休養,身體狀況不是很好. 遠在延 ...

周總理臨終仍為國家考慮,提了三個請求,鄧小平:我一個都不同意

周總理臨終仍為國家考慮,提了三個請求,鄧小平:我一個都不同意
要說最受中國人民愛戴的國家領袖,周恩來總理肯定名列前茅,他一生為國為民兢兢業業地付出,新中國成立後更是不要命地工作,正是在他們這一代領導人的努力下,新中國才會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 周總理的人格魅力在國 ...

56年周總理訪蘇,偶遇京劇演員程硯秋,詢問:你為什麼還沒入黨?

56年周總理訪蘇,偶遇京劇演員程硯秋,詢問:你為什麼還沒入黨?
前言 程硯秋是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在京劇四大名旦中是最年輕的一位.因為在戲劇界的影響,程硯秋很快便引起了周總理的注意和關心-- 圖 | 京劇四大名旦:梅蘭芳(中後),程硯秋(中前),尚小云(右), ...

美國記者故意刁難周總理:為何要用美製鋼筆,總理回答讓其羞愧

美國記者故意刁難周總理:為何要用美製鋼筆,總理回答讓其羞愧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正式成立,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無數人為了今天付出了生命,活下來的人還要為新中國的建設鞠躬盡瘁,每當想起這些偉人,第一個會想到的是偉大的毛主席,第二個一定就是敬愛的周總理. ...

周總理和鄧穎超的老照片:“唯有你,我希望有來生”

周總理和鄧穎超的老照片:“唯有你,我希望有來生”
前言: 1919年,由於我們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的失敗,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五四愛國運動". 也就是在此時,15歲的鄧穎超遇見了21歲的周恩來同志. 因為兩人有著共同的追求和理想 ...

1925年,周總理的車深夜遭到機槍掃射,他大喊:我是周恩來

1925年,周總理的車深夜遭到機槍掃射,他大喊:我是周恩來
1925年8月24日晚9點左右,工作了一夜的周總理告別了蘇聯使者後,坐上車匆忙往司令部趕,那裡還有很重要的工作.走到中途,周總理敏銳察覺到路上的行人非常稀少,不遠處還傳來槍聲.此時的廣州城城門緊閉,門 ...

建國後鄭洞國不肯“出山”,肖勁光硬是勸不動他,周總理親自出馬

建國後鄭洞國不肯“出山”,肖勁光硬是勸不動他,周總理親自出馬
1950年夏天,47歲的鄭洞國身體不適,準備由哈爾濱去上海治病.途經北京時,有兩位老相識特意請他吃了頓飯,這二位就是肖勁光將軍和肖華將軍. 兩位將軍,後來一位授開國大將,一位授開國上將,兩人一起請一位 ...

1976年,周恩來逝世,看看世界對於周總理逝世報道文字裡的溫度

1976年,周恩來逝世,看看世界對於周總理逝世報道文字裡的溫度
1976年1月8日,時間彷彿永遠的定格在這一天,偉大的新中國總理周恩來在這一天離開了人世.國內外各大媒體紛紛報道此事,一時間整個國家炸開了鍋.有人不願接受這個事實,有人為巨星隕落而傷心,有人為此哭泣不 ...

1955年大授銜,周總理自己沒授銜,為什麼能給全體將官們授銜

1955年大授銜,周總理自己沒授銜,為什麼能給全體將官們授銜
周總理給將官授銜‍ 軍銜是軍人的榮耀,自古以來,立有戰功的將軍們得勝後會被授予相應的官爵.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實施現代化軍隊建設,我國於1955年批准了<軍官服役條例>,根據條例,對那些為新 ...

1973年,巴鐵客機在北京起飛後失火,為何周總理得知後火冒三丈?

1973年,巴鐵客機在北京起飛後失火,為何周總理得知後火冒三丈?
周總理在一次批評不負責任的官僚主義作風的時候說道:"領導人作重要指示,就像打仗一樣,應該尊重前線指揮官的意見". 周總理在批評當時一些領導的時候火氣非常大.原因就是巴基斯坦的一架客 ...

1960年周總理訪印,被問及西藏為何是中國的,他的回答讓對方語塞

1960年周總理訪印,被問及西藏為何是中國的,他的回答讓對方語塞
1960年4月19日,一架飛機降落在印度的首都新德里機場.從飛機上走下來的,正是周恩來總理和外交部部長陳毅一行人. 這是周恩來總理第四次訪問印度,但這一次也是印度方面表現最冷淡的一次. 這一次,夾道兩 ...

【黨史小故事】周總理檯曆中的這一頁,關乎新中國的命運
這是周恩來總理檯曆上的一頁,時間定格在1955年1月14日. 日曆已發黃,但上面的待辦事項清晰可辨:下午二時約李四光.錢三強.劉傑等談話--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 供圖 談話結束後,周恩來告訴他們:&qu ...

傳唱半個多世紀,《我們走在大路上》竟與周總理有著這樣的淵源

傳唱半個多世紀,《我們走在大路上》竟與周總理有著這樣的淵源
"我們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鬥志昂揚--"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我們走在大路上>旋律鏗鏘,充滿力量.這首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的歌曲,曾經同樣被周恩來總理稱 ...

1937年周總理在延安遇襲,10餘名警衛壯烈犧牲,幕後主謀究竟是誰

1937年周總理在延安遇襲,10餘名警衛壯烈犧牲,幕後主謀究竟是誰
1937年4月25日,周恩來決定親身深入險境,乘車從延安出發前往南京,與蔣介石商議國共兩黨合作事宜.這天早飯過後,毛澤東與周恩來握手作別,之後一直站在土窯洞的坡地上,目送周恩來一行漸漸遠去. 不料,周 ...

46年,美國上將在飛機上撿到我黨特工資訊,周總理:別慌,看我的

46年,美國上將在飛機上撿到我黨特工資訊,周總理:別慌,看我的
前言 對於一個打入敵人內部的特工來說,其身份資訊是絕對保密的東西,一旦其身份被察覺,那之前做的所有努力都付諸東流了. 在黨史中,曾經就發生過一件特別驚險的事情. 事情是這樣的,在國共即將展開內戰的時候 ...

64年原子彈爆炸成功後,周總理看到一蘑菇雲照片:把地面部分裁掉

64年原子彈爆炸成功後,周總理看到一蘑菇雲照片:把地面部分裁掉
1964年10月16日,我國自行研製的首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成功爆炸,現場的工作人員看到天空瞬間升起巨大的蘑菇雲後,無不驚喜尖叫,熱烈慶賀.全國人民聽到這個訊息後,也全部都在為祖國的日益強大而感到驕傲 ...

1960年,模仿周總理筆跡詐騙20萬鉅款的人,結局怎麼樣了?

1960年,模仿周總理筆跡詐騙20萬鉅款的人,結局怎麼樣了?
1960年,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各地災情頻發,周總理為此事憂心不已,可在這個時候竟然發生了一件驚天詐騙案,有人偽造他的公文從中國人民銀行騙走了20萬元人民幣,這讓周總理憤怒不已,責令公安部徹查此事, ...

1961年楊虎城之子當眾提請求,稱“不甘心”,周總理的處理很高明

1961年楊虎城之子當眾提請求,稱“不甘心”,周總理的處理很高明
1961年12月上旬,39歲的楊拯民從西北趕到北京開會. 11號的晚上,他接到了中央的通知,邀請他出席第二天將舉行的"西安事變25週年"招待會.作為楊虎城將軍的長子,這樣的招待會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