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當下的摩托車不再侷限於代步出行工具,它如今有了時尚、潮流、生活方式等特殊含義後,中國的摩托車市場從2018年開始銷量逐漸回暖,年產銷量超過1700萬輛,摩托車市場迎來了爆發期。
火爆的摩托車市場,也誕生了越發多的摩托車小白,所以我們將推出系列關於摩托車的科普文,解讀各車系摩托車、安全駕駛、裝備選購等,本期將帶來摩旅注意事項。
摩旅絕對是許多新手購車前幻想中的美好事物,騎著摩托感受風與道路的變化,自己彷彿與自然融為了一體,這些幻想中的摩旅可以說是支撐許多摩友購車的信念。
但摩托車不像汽車那樣可以遮風擋雨,有寬敞的儲物空間放置隨身物品,做一場旅行需要完全的準備。所以本期的摩托學院來談一談摩旅應該注意什麼,我們將從車輛、服裝、安全檢查、必備配件等方面解讀。
一:選好車,每天進行檢查
摩托車是影響摩旅體驗的核心,如果你的摩旅計劃路程不長,那麼隨便什麼車都可以勝任,如果是超過1000公里的長途摩旅,就得仔細思考一下自己該買什麼摩托車。
比如你要去來場318國道的靈魂洗禮,那麼ADV車型就比較合適;如果是去大理體驗風花雪月,那麼可以買輛巡航摩托環遊洱海;如果想去江南水鄉感受小橋流水,不容易濺泥的踏板摩托就很合適。
當然你想挑戰自己的身體和意志力,那麼來輛仿賽讓你知道什麼是“腰不由己”。
確定了摩托車後,出發前得做好車輛檢查,我們的建議是把車輛扔去服務店,告訴他們你的摩旅路線,然後花錢買一個安心即可,不必太過費心。而在摩旅過程中需要每天檢查鏈條潤滑度、輪胎磨損與胎壓、機油油位等情況,具體檢查專案可以檢視購車說明書。
此外我們建議摩旅帶上一瓶鏈條油、補胎膠條、行動式摩托維修工具、說明書,這樣一些小的故障基本上能夠自行解決。需要注意的是,摩托車的任何一個小故障都可能升級成大故障,有故障及時去維修站,一路平安的摩旅才叫旅行。
二:摩旅穿衣要注意
摩托可不比汽車能夠遮風擋雨,摩旅說得好聽點是與自然親密接觸,說得不好聽點就是接受烈日、狂風、大雨的靈魂洗禮。而且摩托車服裝十分講究,可不是簡單的穿厚點就行,想象一下電風扇幾個小時對著你吹,哪怕穿得再厚也不頂用,所以服裝也是摩旅途中的重點。
我們的建議是買一套能夠防小雨的騎行服,騎行服能夠對全身進行包裹,防止身體部位漏風,而且騎行服還自帶護肩、護肘、護背等護具,能夠保障騎行安全,需要注意的是騎行服也分季節,要根據不同的季節選擇服裝。此外,一雙摩托車騎行鞋與騎行手套也是必不可少的,選購時注意保護強度、防水、透氣即可。
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購買全套騎行服飾,我們也有節省點的辦法,可以選擇一套能包裹頸部的衝鋒衣,裡面配上抓絨內衣,褲腿買一條長點的塞進鞋裡。而騎行鞋可用靴子代替,鞋子外面套上塑膠袋,鞋裡墊上衛生巾,腳給裹上錫箔紙,這樣一套下來也能滿足摩旅需求。
三:四個包必不可少
上文我們提到了摩托車不如汽車有豐富的儲物空間,所以我們需要透過邊包(箱)、桶包、揹包、腰包等裝載物品。其中邊包與邊箱是載物量比較大的,所以我們建議多花點錢買可靠耐用點的,而桶包與揹包可用家中已經有的固定繫上即可,腰包建議選擇防水穩固點的,可將隨行證件與現金放置其中。
另外,可購買一根結實的安全網,將自己的行李包裹起來,既是預防中途掉落,也能降低休息時行李就被盜竊的可能。
四:管好右手保安全
摩旅途中除了手套、頭盔、服裝、手機支架、修車工具等物品,還有一些容易被遺忘的小物件。我們建議帶上應急藥盒、防水證件袋、雨衣、高熱量小零食、應急口哨、手電筒、戶外圍巾、墨鏡、壓縮食品、頭盔雙閃燈這些物品。
安全騎行方面,我們建議管好自己右手,不要圖一時之快,並且提前規劃好路線,做好路書,原則上每天跑400公里左右就足夠了,超過這個公里數就有很大機率要跑夜路,增添了許多安全隱患。
其實長途摩旅之前,除了要做好隨行物品的準備,還有就是路線規劃與心理建設,因為摩旅充滿著艱難險苦,並不是想象中那麼輕鬆,這三點有一項沒做到都會導致一場摩旅的失敗。最後,祝各位騎友好好享受摩旅,旅途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