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陳偉納
隨著金科股權鬥爭落下帷幕,黃紅雲與妻女解除《一致行動協議》,黃紅雲之女黃斯詩也逐漸清空其個人持股。
2月7日,金科股份釋出公告稱,股東黃斯詩已透過二級市場分別以集中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減持4564.941萬股,減持比例0.85491%。其中,透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了0.0273萬股,減持均價4.38元/股;透過大宗交易減持了4564.9137萬股,減持均價4.22元/股。
本次減持後,黃斯詩持有金科股份的股份數量為0,總套現約1.926億元。
而在半個月前的1月23日,金科股份曾釋出公告稱,黃斯詩於前三個交易日減持金科股份7793.62萬股,價格區間為4.96元/股-5.59元/股,減持均價為5.31元/股,合計套現4.14億元。
前後兩次減持,黃斯詩獲得超6億元的資金。成功套現後,黃斯詩立即向金科股份提供借款。2月7日金科股份公告表示,黃斯詩擬與公司控股子公司簽訂《借款合同》,向控股子公司提供總額1.2億元借款,借款期限1年,用以支援公司發展,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這“一進一出”的操作頗為巧妙,就在房企普遍遭遇錢緊問題之時,黃斯詩借款給公司的舉動也被外界形容為“為父償債”的好女兒。
“出道”十餘年,地產千金謝幕
從幫助父親黃紅雲贏得股權鬥爭中的關鍵“一手”,到股份套現後借錢給公司發展,這位地產千金手中的股份,似乎從來都未真正屬於自己。
早在金科股份借殼上市時,黃詩斯就已持有公司股份。2011年5月,歷時兩年的金科股份借殼ST東源終於正式完成,黃紅雲家族共持有ST東源6.86億股,實現96.1128億元的家族財富,而彼時年僅24歲的黃斯詩持有2619.691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2.2612%,儘管股份佔比在黃紅雲、陶虹遐(黃紅雲妻子)、黃一峰(黃紅雲之弟)、王小琴(黃一峰之妻)之後,但其身價也高達3.67億元。
不過,黃斯詩鮮少公開出現在金科股份的經營活動中,也並未公開在金科股份擔任任何職位,但因手中持有一定數量的股份,在決策時擁有一票否決權,黃斯詩在金科股份扮演的角色更像是“穩固家族地位的砝碼”。
2018年10月,轟動一時的“金科股權紛爭”進入白熱化,黃紅雲與孫宏斌的融創系對於金科股份控制權的爭奪戰一觸即發。就在融創系以27.68%的持股比例即將獲得最終勝利時,金科股份實際控制人黃紅雲掏出最後底牌,與女兒黃斯詩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
憑藉黃斯詩手中2.31%的持股,黃紅雲及其一致行動人最終的持股比例達到29.99%,超過孫宏斌的融創系,奪回了金科股份第一大股東的地位。據悉,在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前》,黃斯詩的持股比例並沒有達到2.31%,而是在2018年第三季度才陸續增持,這也反映了黃紅雲對此次股權之爭早就留了後手。
經過這一戰,黃斯詩的露面頻繁了些許,卻始終沒有流露出接班金科的跡象。彼時的碧桂園、合生創展等地產公司紛紛進入二代執掌的時代,但金科股份卻毫無動靜,大權仍掌握在黃紅雲手中。
2021年3月,金科股份釋出公告稱,公司實控人黃紅雲的一致行動人黃斯詩因個人需求,向公司購買九曲河專案的9個商鋪,合計合同金額為1308.13萬元。儘管公告表示黃斯詩購買商鋪是“個人需求”,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筆交易為金科帶來了1308萬元的流動資金。
最近接連的減持動作,為黃斯詩帶來超過6億元的資金流入,同時也讓她完全清空了持有長達11年的金科股權。
儘管沒有了股份,但黃斯詩仍將為父親的公司提供支援。金科股份在公告中稱,黃斯詩持續看好公司發展,並計劃未來一年內根據自身現金流安排和公司需要繼續支援上市公司發展。
黃斯詩離場後,黃紅雲、金科控股與公司股東紅星傢俱集團有限公司、廣東弘敏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簽訂的《一致行動協議》亦隨即生效。
和黃紅雲與妻子陶虹遐因股權而觸發激烈的家庭鬥爭相比,黃斯詩可以算是一位十分合格的地產千金。
賣股權、賣資產,行業寒冬未結束
2021年,房企普遍遭遇流動性問題,儘管截至目前,金科股份尚未有公開違約的情況,但在融資環境趨緊的環境下,其短期債務亦面臨不小壓力。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金科股份的貨幣資金餘額約301億元,總有息負債為876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204億元,一到三年內到期515億元,三年以上到期156億元。
此時,股東或關聯人士的輸血尤為重要。事實上,相比其他融資方式,股東或關聯人士直接提供借款的方式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便捷性,有利於房企流動資金的平衡,減少短期流動資金壓力。
此外,根據金科股份公告,黃斯詩此筆借款的借款期限為1年,在借款額度和期限範圍內,隨借隨還且可以迴圈借用,借款執行年利率10%,對其自身來說也算是一筆劃算的交易。
時代財經瞭解到,房地產企業2022年預計到期債務約9603億元,雖比2021年下降了25%,但仍是接近萬億元的償債規模高位。據貝殼研究院統計,2022年1月、3月、4月、7月的月度償債規模均超過千億元。Wind資料亦顯示,2022年-2025年是房企美元債兌付高峰期,其中,2022年是未來四年房企償債壓力最大的年份。
據不完全統計,進入2022年後,已有包括綠城中國、時代中國控股、中梁控股、金輝控股、旭輝控股等在內的房企回購票據;另有富力、榮盛、禹洲、大發、旭輝、中駿、寶龍、上坤等多家房企在原有存量債務基礎上實現了美元債交換要約,債務得到展期的同時也獲得更多週轉空間。
除回購票據外,房企亦在積極出售公司資產,以緩解資金壓力。1月12日、19日及28日,雅居樂以總代價11.29億元向海螺創業出售旗下5家環保公司股權;1月19日,融創中國將昆明融創文旅城二期40%股權轉讓給華髮集團,獲得14億元資金,其中現金12億元、債權2億元。
出售資產力度最大的莫過於閩系房企世茂,1月21日,世茂以10.6億元的代價出售上海黃浦路地塊;1月24日向中海出售廣州亞運城專案;1月28日,世茂與上海地產集團簽訂專案股權轉讓協議,擬以45億元出售上海外灘茂悅酒店。一份資料顯示,世茂將全國35個重點專案進行推介,合計報價約741億元,春節期間,創始人許榮茂還將自己位於香港、倫敦等海外物業擺上貨架。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時代財經表示,當前房企頻繁出售股權、資產,本質上都是為了回籠資金,進一步促進企業流動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