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這一屆的剛需,是史上經濟實力最弱的一屆

房地產可能正處於史上最好的輿論環境。

這一屆的剛需,是史上經濟實力最弱的一屆

1月份出臺了66次穩樓市政策

去年上半年那種對房地產喊打喊殺的場面已經全然不見。

從第四季度開始,無論是高層、各部委還是地方政府,都對房地產關愛有加,噓寒問暖。不但重申了房地產的支柱行業地位,還多次提到“要充分釋放居民住房需求”。

就連發改委都跳出來喊話,讓大家春節抓緊去買房。

至於地方政府更是不遺餘力的變著法子刺激大家買房。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的資料顯示,2022年1月份,中國各地出臺房地產相關政策超過66次,其中多數以公積金政策寬鬆、人才租購房補貼等穩樓市政策為主。

這一屆的剛需,是史上經濟實力最弱的一屆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比如南寧,把公積金貸款額度從60萬提高到了70萬;比如北海,把第二套房的公積金貸款首付從60%下調到40%。

政策密集程度與去年7月捶打房地產的時候差不多,當時對房地產的調控力度同樣也是66次。

就差給房地產做一場法事,恨不得把樓市小陽春召喚出來。

這一屆的剛需,是史上經濟實力最弱的一屆

▲圖片來源網路

這一屆的剛需,是史上經濟實力最弱的一屆

市場還是深不見底

很多人認為,目前房地產的不景氣是因為國家整治房地產亂象,遏制房價快速上漲造成的。

從過去幾年房地產的週期來看,國家調控確實對房地產影響頗深。

政策一收緊,房價就齊刷刷的回落;政策一放鬆,房價又噌噌的往上漲。“一放就漲、一漲就管、一管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再漲”形成了中國房地產特有的調控週期。

在過去的半年裡,由於調控頻繁,大部分人根據經驗在房地產已經進入下行週期這一問題上達成共識。普遍對房地產預期不高,輕易不敢買房,生怕一不小心被拿去祭天了,到時哭都哭不出來。

而現在,從高層到地方政府,政策的陣陣暖風,幾乎都快要把人吹到面癱了。

從理論上講,打一巴掌,再給一顆糖,基本上對沖抵消了,等於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了。

這一屆的剛需,是史上經濟實力最弱的一屆

▲圖片來源網路

所以現在萬事俱備,只等房地產築底回暖了。

然並卵的是,從一月份的成交資料來看,成交依然跌成了狗。

根據CRIC統計,1月份29個重點城市商品住宅成交環比下降了近四成,同比下降了近五成。

這一屆的剛需,是史上經濟實力最弱的一屆

▲圖片來源:CRIC

除了上海、成都比較堅挺以外,其他一二線城市,萬億俱樂部、人口淨流入、千萬人口級別城市,全部都跌成了狗。

說好的城市分化,實際上並不明顯。

從百強銷售排行榜單來看,不管從哪個口徑來看,1月份銷售規模都降低了四成左右。

這一屆的剛需,是史上經濟實力最弱的一屆

▲圖片來源:CRIC

如果只有一家賣不動,還可以歸咎於營銷能力問題。但現在的局面是,大部分房企不管規模大小,國企還是民企,穩健的還是高週轉的,銷售資料都狂降不止。

更慘的是,那些出險房企,雖然百強門檻降低了,但他們統統在百強榜單上消失了……包括恆大、華夏幸福、藍光、泰禾、佳兆業、花樣年、當代置業等。

有媒體還悲觀的發聲,2022年,房地產將進入負增長時代。

這就讓人很懵逼了,政策環境有了,輿論環境也有了,為什麼樓市還是沒回暖?

歷史上兩次寒冬是怎麼走出來的?

回顧中國房地產波瀾壯闊的40年發展史,大部分時間裡,房地產都是一路高歌猛進,真正遇到的危機滿打滿算就只有兩次。

一次是08年,受到席捲全球的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外貿受到猛烈衝擊,大量企業倒閉,房地產跌入谷底,成交腰斬。

一次是14年,受到限購、提高首付等調控政策層層加碼的影響,房地產高開低走,各項指標高位回落,全國主要城市房價集體下跌,庫存高企。

這兩次危機最後是怎麼走出來的呢?

08年的時候,國家出臺了著名的四萬億計劃,直接對經濟進行強刺激,帶動了全社會的投資增長,從而間接挽救了房地產。

在當時,錢多到大家都不知道投資什麼好,與其投資利潤微薄的製造業,還不如投到穩賺不賠的房地產。大量的熱錢湧入,直接把房地產從ICU送到了大保健。

14年的時候,國家把房地產去庫存列入了政府重點工作。

一方面大部分城市的限購措施基本取消,信貸環境持續好轉。另一方面,很多三四線城市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棚改貨幣化運動,透過拆遷製造了一大波具有購買力的住房需求。

08年和14年房地產之所以能走出寒冬,共同點是:國家直接或者間接的給一部分人發錢,並且驅趕這部分進入樓市買房,從而帶動樓市成交回暖。

不管是大水漫灌製造的熱錢也好,還是棚改定向製造的拆遷戶也好。

首先,這部分人手上有錢;

其次,這部分人要有購房的需求,可能是投資的,也可能是自住的;

最後,這部分人要有一定的數量規模,人數太少撐不起房地產這麼大的盤子。

其中最關鍵的是,手上要有錢。

這一屆的剛需,是史上經濟實力最弱的一屆

現在還在買房的都是什麼人?

一般來說,買房的主要群體一般分為三種,剛需,投資和改善。

投資就不用說了,幾輪政策打壓下來,基本已經全部離場。幾個職業炒房團如深圳深房理、杭州奧體房姐甚至還進去吃上了國家飯。

特別是現在處於房價動盪期,投資投資,買房都看不到升值,那買房來作甚?

改善的也不用多說,自己本來就有房住了,買房並不急迫,觀望觀望再說。部分想置換改善的,因為二手房市場幾乎冰凍,賣不掉原來的房子,基本也消停了。

所以,現在還在買房的,基本就只剩下為了結婚或者小孩讀書而不得不買房的剛需了。

現在要買房的剛需,可能也是史上最糾結的剛需了。既怕開發商爛尾交不了房,又怕開發商為了省成本搞減配,還怕前腳剛買開發商後腳就降個幾十萬。

而且這一屆的剛需,有可能也是史上經濟實力最弱的一屆。

因為他們正好撞上了全球疫情氾濫,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

說幾個大資料。

首先從GDP來看,雖然2021年的GDP增速出人意料的高達8.1%。但拆分到每個季度來看,經濟增速放緩趨勢明顯,保增長面臨的挑戰十分嚴峻。

這一屆的剛需,是史上經濟實力最弱的一屆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再來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情況。

雖然2021年全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達到了12.5%,但拆分到每個月來看,增速同樣是保持下滑態勢。到了12月份,增速就只剩下1.7%了。

這一屆的剛需,是史上經濟實力最弱的一屆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人們的購買力和消費慾望。

增速降到1.7%這種幾乎可以忽略的程度,表示老百姓幾乎沒有消費慾望了,不僅僅是對房子沒有消費慾望,而是對衣食住行統統都沒了慾望。

最典型的例子是春節檔的電影市場,被疫情虐慘的電影院本來想趁著春節假期狠狠賺一波回血,大幅度提升票價。

結果老百姓也很實在,你漲價我就不去看了,搞得今年的春節檔票房反而同比下滑了23%。偷雞不成反而蝕把米,完全得不償失。

這一屆的剛需,是史上經濟實力最弱的一屆

▲圖片來源:國際金融報

最後,再來看看居民儲蓄率情況。

中國的老百姓一直都有愛存錢的習慣,居民儲蓄率一度世界領先,2008年達到了51.84%的歷史最高峰。但從2009年開始,中國的居民儲蓄率就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下滑之旅。

這一屆的剛需,是史上經濟實力最弱的一屆

▲圖片來源網路

而居民儲蓄率的下滑說明了兩個問題,老百姓兜裡沒錢了,靠存款吃利差的銀行,可能也沒想象中的有錢。

從經濟基本面上來說,現在的老百姓,對未來經濟形勢並不樂觀,手上沒什麼錢,銀行賬戶也是空蕩蕩的,對消費也基本沒什麼慾望。

具體到社會生態鏈處於劣勢地位的剛需來說,處境可能更困難了。擔心失業,擔心斷供……更別說懸而未決的房產稅,到底會不會有首套免徵,現在都沒人能說得明白。

所以,在大家普遍都沒錢的情況下,房地產市場想要自我修復,靠經濟實力薄弱的剛需撐起18萬億的市場,幾乎是天方夜譚。

這一屆的剛需,是史上經濟實力最弱的一屆

樓市有沒有可能回暖?

樓市有沒有可能回暖?

直接說結論,有!

首先,從經濟結構上來說,房地產依然佔據了重要的位置。

根據資料統計,近幾年房地產對GDP的貢獻率能達到7%以上,儘管2021年有所回落,但仍有6.78%的貢獻率。

這一屆的剛需,是史上經濟實力最弱的一屆

▲圖片來源網路

儘管中國人口紅利和城鎮化紅利在不斷消退,但這麼大一個行業,一棍子打死也是不現實的,只能是逐步退出,最終實現軟著陸。

在中國,定性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還是像去年上半年那樣,高層不斷的喊話,房地產是最大的灰犀牛什麼的。那大家也別想著什麼回暖了,還是洗洗睡吧,夢裡啥都有。

但現在國家不斷重申房地產依舊是中國的支柱行業,就是一個很明確的政策轉向訊號。

代表各路大神要收了神通,不會繼續奉旨把房地產摁在地上暴打了。

其次,從政策層面上來說,調控的目的已經基本實現。

國家對房地產調控的目標是什麼,從本質上來說,是為了遏制房價快速上漲和防止房地產帶來的金融風險。

那國家的調控目標有沒有實現呢?從去年到現在的行業情況來看,我認為已經基本實現了。

房價跌跌不休,基本已經沒有人敢預期能透過炒房掙大錢了。

幾個高週轉房企排著隊發生債務違約,也讓房企們開始認真審視自身的金融風險,紛紛把現金流安全放在了首位,沒人敢利用高槓杆上規模了。

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要對原來部分用力過猛的政策進行糾偏了。

比如,很多城市的外來人口的自住需求要不要滿足一下,鬆綁一下限購政策?

比如,很多城市把二手房價腰斬的指導價,是不是根據市場情況上調一點?

再極端點,把三道紅線的要求放寬,考核期限延長,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原來對房地產疊加的調控政策有多少,就代表著未來糾偏和鬆綁的空間有多大。

最後,2022年是基建大年和信貸寬鬆之年。

為了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國家重新啟動了大基建計劃。

根據目前已經發布的重點專案建設清單來看,僅山東、北京、河北、江蘇、上海、廣東、浙江、四川等八個省市釋出的“大基建投資額”就超過了15.6萬億。

這一屆的剛需,是史上經濟實力最弱的一屆

▲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為了給大基建提供充足的資金,國家必定會配套寬鬆的貨幣政策。而事實上,央行放水已經走在前面了。

社融增速保持連續3個月連續回升,1月份社融資料大超預期為6.17萬億,新增人民幣貸款接近4萬億,新一輪信用寬鬆週期重新開啟的跡象非常明顯。

儘管國家一再強調,資金不能違規流入房地產,不能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手段。

但從本質上來說,大基建的目的是為了加快城市化建設,提升城市價值。同時帶動一批上下游企業增加投資擴大產能,間接促使部分從大基建裡掙到錢的人,能夠有錢去買房。

畢竟不管從歷史或者國內外的經驗來看,房地產依然是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

而事實上,08年的四萬億隻是民間的叫法,它的官方名稱叫做“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

簡單的說,就是圍繞城市建設的十項大基建。

這一屆的剛需,是史上經濟實力最弱的一屆

寫在最後

馬雲曾經說過,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伴隨著大基建和信貸寬鬆落地,樓市回暖幾乎是必然的,只是或早或晚的問題。

問題在於,有多少人,能活得到後天。

分類: 情感
時間: 2022-02-09

相關文章

去他的斷舍離,90後辣媽拒絕極簡,把100㎡房子塞滿,真的好喜歡

去他的斷舍離,90後辣媽拒絕極簡,把100㎡房子塞滿,真的好喜歡
去他的斷舍離,90後辣媽拒絕極簡,把100㎡房子塞滿,真的好喜歡 不管我們做什麼事,總會有人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但是那些經驗知識他們的經驗並不一定適合我們自己. ...

主婦囤物上癮!50㎡家堆滿雜物吊頂塞滿衛生紙,家人苦不堪言

主婦囤物上癮!50㎡家堆滿雜物吊頂塞滿衛生紙,家人苦不堪言
主婦因囤積物品上癮,家裡各個角落都堆滿雜物:書房當倉庫用,甚至連吊頂上都塞滿了衛生紙?這樣的家到底該如何住呢? 1家6口的50㎡"倉庫之家" 今天介紹的這一家來自蘇州,屋主夫妻和老 ...

這是普通家庭的真實寫照:3室2廳,家裡塞滿物品,溫馨但不凌亂

這是普通家庭的真實寫照:3室2廳,家裡塞滿物品,溫馨但不凌亂
前兩年北歐風流行的時候,不說看過上千套案例,上百套也是有的,但我最喜歡還是這位業主家,120㎡3室2廳,全屋打櫃子,家裡塞滿東西,不顯凌亂,這是普通家庭的真實寫照.等未來我換房子,我也要照著他家裝! ...

塔利班在潘傑希爾發現藏寶庫!一開啟門:塞滿波波沙衝鋒槍和導彈

塔利班在潘傑希爾發現藏寶庫!一開啟門:塞滿波波沙衝鋒槍和導彈
近日,塔利班在潘傑希爾山谷搜尋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抵抗軍秘密據點.在經過激戰以後,打死多名抵抗軍奪取了一個神秘山洞.當塔利班開啟山洞洞門以後,發現裡面塞滿了波波沙衝鋒槍和米24武裝直升機使用的蘇制9M1 ...

90後辣媽拒絕極簡,把100㎡房子全塞滿:極度不實用,但我好喜歡

90後辣媽拒絕極簡,把100㎡房子全塞滿:極度不實用,但我好喜歡
記得點選關注"裝個好房子"哦~ 每天為你帶來裝修乾貨.改造新靈感與美好生活故事 探尋美好居住方式,我們值得更好的生活! ------------------------------ ...

魚沒釣到撿了只怪鳥,江蘇一男子直接送到了派出所,網友:聰明

魚沒釣到撿了只怪鳥,江蘇一男子直接送到了派出所,網友:聰明
烏鴉,又叫老鴰,是雀形目鴉科鴉屬中多種黑色鳥類的俗稱,也是雀形目中體形最大的鳥類,它們全身的羽毛都是烏黑色,因此得名烏鴉. 俗話說:天下烏鴉一般黑!很多人卻不知道,還有一種烏鴉是黑白兩色的,這種烏鴉叫 ...

湖南醬板鴨跟北京烤鴨哪個讓你流連忘返,吃了還想吃的呢?

湖南醬板鴨跟北京烤鴨哪個讓你流連忘返,吃了還想吃的呢?
鴨子做法超多,細細道來的話起碼有幾十種吧,比如口味鴨,罈子鴨,乾鍋鴨,火鍋鴨,啤酒鴨,小炒子鴨,蟲草花燉水鴨,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今天我們不說這個,我們來說一說湖南特色和北京特色,都是以鴨為主 ...

湖南再添一金!全運會賽艇男子四人雙槳伊緒帝奪冠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9月18日訊 據湖南日報訊息:在剛剛結束的全運會賽艇男子四人雙槳決賽中,湖南選手伊緒帝與國家隊隊友組成的奧運聯合隊奪得冠軍.湖南體育代表團再添一金,目前金牌總數為11枚.

東京創紀錄 全運入兩金 湖南賽艇運動員張亮:再接再厲創造歷史

東京創紀錄 全運入兩金 湖南賽艇運動員張亮:再接再厲創造歷史
在全運會賽場收穫兩枚金牌的張亮.攝影/陳杰 紅網時刻9月20日訊(記者 周雨墨 符洹雨 攝影 陳杰)在9月19日結束的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賽艇專案比賽中,湖南選手張亮在一天時間內先後斬獲男子單人雙槳和男 ...

湖南人的最愛,比辣椒更下飯,蛋白質勝過牛肉,太香了

湖南人的最愛,比辣椒更下飯,蛋白質勝過牛肉,太香了
湖南人個個愛吃它,比辣椒更下飯,蛋白質勝過牛肉,太香了! 一提起湖南人呀,大家的第一個印象就是"能吃辣"! 是噠,湖南人個個都能吃辣,而且都喜歡吃辣,一首膾炙人口的"辣妹 ...

湖南最出名的16道名菜,香辣可口,特色湘菜大集合,你都吃過嗎?

湖南最出名的16道名菜,香辣可口,特色湘菜大集合,你都吃過嗎?
湖南最出名的16道名菜,香辣可口,特色湘菜大集合,你都吃過嗎?湖南的湘菜是我們中國名菜之一,中國名菜八大菜系分別是:魯,川,粵,閩,蘇,浙,湘,徽.其中湘菜的特色就是:香,辣,鹹.湖南人是我們大家都知 ...

小清河翻河,20斤大魚頻出,滿河都是逮魚人,這些魚能吃嗎?

小清河翻河,20斤大魚頻出,滿河都是逮魚人,這些魚能吃嗎?
今天傍晚剛吃過晚飯,突然慌慌張張跑進來一位中年男子.一進門就直奔抄網區,說是需要深一點.大一點的抄網.順手給他拿起一個40公分的抄網,他兩話沒說,拿起抄網就急匆匆出門了. 他這個舉動讓我感覺有點納悶, ...

46歲杭州男子,每天堅持吃“六味地黃丸”,身體有哪些變化呢

46歲杭州男子,每天堅持吃“六味地黃丸”,身體有哪些變化呢
現在網路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大家接受到的資訊也是越來越多,但是現在網路上有非常多錯誤的養生資訊,大家造成了非常多的誤導. 前段時間有位46歲的杭州男子,他覺得自己身體不好就天天的吃六味地黃丸,沒 ...

八月十五中秋節,水果月餅擺滿碟,牢記“6擺1不擺”,老講究別忘

八月十五中秋節,水果月餅擺滿碟,牢記“6擺1不擺”,老講究別忘
今天已經進入了中秋節的小長假,後天就是中秋佳節了,一個喜慶團圓的日子.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重視,因此關於慶祝中秋節的習俗,民間流傳著不少俗語,其中一句就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水果月餅擺滿碟&q ...

日本男子別墅變垃圾屋,花60萬被強制清理,他花了3年把垃圾一一撿回...

日本男子別墅變垃圾屋,花60萬被強制清理,他花了3年把垃圾一一撿回...
熟悉日本的小夥伴,肯定都知道,在日本,有一種房子,看上去整潔,但一進門,雜物穢物遍地都是,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垃圾屋-- 垃圾屋存在許多隱患,首先就是大量垃圾堆積會造成異味,其次蚊蠅老鼠蟑螂,還有這些垃圾 ...

吃降壓藥7年,48歲男子發生腎衰竭!提醒:這2個誤區值得警惕

吃降壓藥7年,48歲男子發生腎衰竭!提醒:這2個誤區值得警惕
01 男子拒吃降壓藥,結果悲劇了 安徽王先生今年33歲,從2018年開始,他就血壓忽高忽低,很不正常."我這麼年輕,吃藥是一輩子的",王先生覺得自己還年輕,不願意吃藥控制. 一個月 ...

全運會|田徑綜合:男子接力山東“虎口拔牙”葛曼棋多布傑成就“雙冠”

全運會|田徑綜合:男子接力山東“虎口拔牙”葛曼棋多布傑成就“雙冠”
新華社西安9月23日電(記者王浩宇.李典.耿輝凰)山東隊在23日的第十四屆全運會男子4X200米接力賽上創亞洲紀錄奪冠,讓"亞洲飛人"蘇炳添再添一金的計劃泡湯.福建短跑名將葛曼棋奪 ...

男子上廁所有問題,檢查發現腎沒了?醫生的話,讓男子不能接受

男子上廁所有問題,檢查發現腎沒了?醫生的話,讓男子不能接受
湖北的萬先生因為身體有點問題,出現了小便頻繁,腹部點脹的情況.去醫院檢查,CT做完之後發現腎只剩了一個.這讓萬先生不能接受,自己並沒有接受過腎的手術,怎麼好好身體腎會少了一個呢? 經過回憶,自己五年前 ...

馬來西亞一華裔男子外出失聯 家人報案求助
中新網10月12日電 據馬來西亞<詩華日報>報道,當地時間10月10日,馬來西亞古晉一華裔男子獨自駕車外出,至今未與家人聯絡. 據悉,該華裔男子今年31歲,10日上午,他身穿白衣和短褲,獨 ...

神操作!福建11名男子吃“全雞宴”,每人一隻雞,拜神都不這樣

神操作!福建11名男子吃“全雞宴”,每人一隻雞,拜神都不這樣
吃飯,沒硬菜是上了排面,可有了硬菜之後,卻有點苦怪. 幾位親朋好友聚在一起,每人一道硬菜,雖然實惠,但這場面看起來怪怪. 福建11名男子聚餐,而聚餐的菜只有一種硬菜--白切雞,並且大家都一樣,整個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