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節檔都是全年最重要的檔期,回顧2021年,春節檔期間《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煥英》分別拿下了54.13億和45.23億的票房,2022年的春節檔也成為了電影人的必爭之地。
2022年春節檔上映8部電影,上映前貓眼電影顯示觀眾想看前四位的電影分別為:《長津湖之水門橋》、《奇蹟·笨小孩》、《四海》、《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作為春節檔除動畫電影外唯一的喜劇片,《殺手》成功逆襲,目前位列票房榜第二位(15.48億),僅次於《水門橋》(27.44億)。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憑什麼完成票房逆襲呢?
題材討喜這一點已經贏了一大半,大過年的誰不想看點開開心心的呢?
以喜劇為賣點宣傳,並且能讓走進影院的觀眾發自內心地笑出來,是《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逆襲的關鍵。
相比於之前的《李茂扮太子》,在諧音梗電影名上小編心有餘悸,當時看完《李茂扮太子》,小編就立志不再靠近諧音梗電影,畢竟《李茂扮太子》整場小編已經領略到了皮不笑肉也不笑的尷尬。但喜劇總是吸引人的,小編還是嘗試了《殺手》(《李茂扮太子》演員是開心麻花的,但不是開心麻花出品的哦)。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講述的是劇組的龍套演員魏成功(魏翔飾)突然得到了一個出演男一號的機會,導演米勒(黃才倫飾)和女明星米蘭(馬麗飾)告訴他整個影片拍攝都是非傳統的,沒有劇本,攝影機也是隱藏的,所有的劇情都要靠魏成功自由發揮,能告訴他的只有他的角色身份:殺手。魏成功沉浸在一夜獲得伯樂賞識的欣喜中,殊不知拍電影是假的,米勒和米蘭的真實目的是想要他偽裝成真的殺手去迷惑黑幫老大哈維(陳明昊飾)用來逃避自己的殺身之禍。
兩個知道實情的人(米蘭和米勒)、一群不明所以的參與者(哈維等)、一個樂在其中的“傻子”(魏成功),再加上上帝視角的觀眾,笑料產生了:一群人看一個“傻子”演戲。
說魏成功“傻”並不是貶義,而是對魏翔人物塑造上的肯定。
魏翔飾演的魏成功有一種天然的神經質,對演戲著迷,為戲痴狂,甚至已經到了一種“不瘋魔不成活”的境界:他可以練繞口令到半夜;因為喜歡義大利電影可以自學義大利語十年;為了飾演好殺手這個角色他可以舌尖舔血、指尖放血歃血為盟。
神經質的“傻子”外表下隱藏的是他對演戲事業的堅持與熱忱。
在“傻子戲痴”這個人物形象下,魏成功的一切荒誕行為都變得合理了。
初次見黑幫老大,魏成功臨危不懼,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給黑幫老大整不會了,陰差陽錯兩個人結拜為了兄弟;為探魏成功虛實,黑幫老大派他前去軍火交易,還在戲中的魏成功嫌“道具箱子”沉便把交易用的槍給扔了,拎著空箱子前去交易,恰巧對方也耍詐帶的是假幣,魏成功的取巧之舉被解讀成了未卜先知,鞏固了自己在黑幫的地位;黑幫老二想要謀權篡位,瞭解到魏成功並不知道實情後,施計“戲中戲”,想要借魏成功之手除掉老大。他成功了,魏成功在一如既往的荒誕行為之後扣響了扳機,而槍是上了膛的。
黑幫老大中槍而死,繁華落幕,一個緩慢的旋轉鏡頭,魏成功在天旋地轉之中還沒明白髮生了什麼。
荒誕嗎?荒誕。
好笑嗎?好笑。
心酸嗎?有一點。
每一個喜劇背後都有一個悲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喜劇的核心是悲劇”。將小人物魏成功的心酸經歷撕碎了展現給觀眾看,用一個人的“悲”換取一群人的“喜”。
最妙的一場戲是魏成功以為自己實現多年夢想,模仿《雨中舞》在下著雨的街道翩翩起舞,街上形色匆匆的人群中只有魏成功享受這場雨,喜悅溢於言表。
小人物越開心,隱藏在核心的“悲”就越發明顯。
魏成功在知道騙局之後選擇了逃避,繼續做回龍套演員,但這一次他真正獲得了導演的賞識,要求他出演男一號。相比於第一次得知自己要出演男一號時的欣喜若狂,魏成功這次很淡定,先是小心謹慎地跟導演確認了一下“有劇本嗎?”、“有攝像機嗎?”,我們又笑了,笑聲的背後依然是魏成功的心酸與悲情。
魏成功發現這次自己之所以能夠得到“真導演”的賞識,是因為“真導演”看到了自己之前假演戲時的一段錄影,也是唯一一段有攝像機的表演。夢迴初心,魏成功決定回去幫助米蘭和米勒,轉折得恰到好處、順理成章。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很適合在春節帶著家人一起去電影院開懷大笑,但在好笑之外,作為一部電影,《殺手》還是有一些不足。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改編自日本電影《魔幻時刻》,電影前半程可謂高能,但在後半程可能為了讓電影本土化,一些情緒的昇華和劇情的遞進有些過於刻意。
為了表現女明星米蘭被魏成功感動,影片花了很大的篇幅講述了魏成功假裝離世好友孝順他的父母,戲痴背後的赤子之心表現了出來,再加上送給米蘭的深夜麵條,米蘭迷途知返,不願意再欺騙魏成功,甚至為了救他願意嫁給黑老大,邏輯上是通順的,但劇情上為了轉折而轉折,形式大於內容,並且煽情過多,觀影時很容易產生不相信和疲憊感。
票房、電影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樣的,在春節檔這個時機,《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完成票房逆襲是情理之中的。
喜劇的核心是悲劇,但喜劇最起碼應該是好笑的,《殺手》做到了。
大過年的,又有誰能拒絕笑口常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