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春節回老家和大伯聊了很多房子的事兒,大伯是老家某機關單位的部門領導,和我說自己打算買某個樓盤的房子,但聽說現在到處都在拋售樓盤,還能不能買?
對於小地方的房子,我一貫的態度是自住無所謂,但如果想靠買賣房子賺錢基本是不可能了。
小城市的資源有限、人口有限,經過幾輪炒房熱,買房需求以及城市資源也已經被透支得差不多了。
需求透支好理解,什麼叫城市資源透支?
一個樓盤開發出來要能賣出去,最重要的是配套,教育、商業、醫療一個都不能少。建這些配套不但需要資金,還需要地。這麼些年下來,好地塊基本都被開發完了。所以開發商才會打造各種遠郊概念樓盤,比如大健康城,康養城,各種新區等,但這恰恰違背了房住不炒的原則,不適宜居住的房子就失去了其作為房子存在的意義。
前幾年很流行返鄉置業,很多年輕人在大城市賺了錢都會回到老家買房,但該買的都買了,加上大環境的變化,大家返鄉置業的熱情也逐漸消退了。
所以剛過去的2021年可以說是中國樓市分化的元年,閉著眼睛買房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在三四線城市購房要慎之又慎,在一二線大城市買房也要好好選擇。
一二線城市的樓市在春節期間的表現冷暖不一,上海、北京、蘇州三地春節樓市大熱,拿上海來說,春節期間新房成交10.3萬平米,同比上漲646%。而深圳春節期間新房成交量卻同比下跌57%,二手房同比下跌78%,創十年新低。
去年有很多朋友說很多開發商在拋售樓盤,這也是分化的開始。
前面說過各種遠郊概念樓盤即使是拋售也沒人要的,而對於很多配套完善,適宜居住的樓盤,不排除有些開發商的確會將一些樓盤裡位置不好的房子進行打折促銷,但主要目的只是將這個作為吸引的一個手段,位置好的房源仍然是一直按原來的價格在賣的。
我認為對一線城市以及經濟較為發達的省會城市來說,保持必要的謹慎是應該的,但不必太過悲觀,只要買對房,未來三到五年還是能增值的,好位置的房子依然是稀缺資源,咱們國家地大物博,最大的問題就是資源分佈不均勻,不平衡。
國家為什麼要出手整治教培行業?最核心的一點也是要平衡教育資源,讓更多的人能享受教育資源。
國家為什麼要堅決貫徹“房住不炒”?其實也是基於資源分配的角度來考慮的,你買的房子要以能住、好住為基本前提,什麼樣的房子能住而且好住呢?
無非就是周邊有學校、有醫院、有商超、交通便利。
所以不管是剛需、改善或者是投資,能否買入的最基本判斷條件就是“房住不炒”,這可以說是國家給咱們的購房建議,目的是為了防止開發商用各種噱頭忽悠老百姓購買遠郊的各種概念盤。
房地產行業出現分化其實是好事,標誌著咱們國家已進入到成熟階段,希望大家都能買到適合自己的房子。
立即點選關注“土爺說房”,為你帶來最真誠的購房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