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牛小歐 翟亞男 北京報道
據外媒日前報道,英國豪華超跑品牌阿斯頓・馬丁宣佈從2026年開始逐步淘汰內燃機產品,只銷售電動或混合動力汽車。
阿斯頓·馬丁CEO勞倫斯·斯特羅爾與汽車管理局對話時表示:“到2026年,我們將完全實現電氣化”。但這樣的轉型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阿斯頓・馬丁並未確定完全淘汰內燃機的具體日期。斯特羅爾表示全電動轉型是逐步進行的,在完全電動化之前,依舊將繼續提供電動和混合動力兩種選擇。“人們仍然想要內燃機車型的氣味和噪音,我們將逐步實現全電動轉型,但如果有人想要在2028年使用內燃機,那也不是不行。”
除了阿斯頓·馬丁之外,目前已有包括保時捷、賓利等多個超豪華汽車品牌宣佈電動化轉型路線。不難發現,在大環境的驅使下,即使傲嬌如超豪華汽車品牌,也已逐漸焦慮,開始加快轉型腳步。
先行者勢必佔領高點
汽車新浪潮已至,超豪華汽車品牌的自身魅力正在一步步被削弱。首先,超豪華汽車品牌推崇內燃機,很多超豪華品牌推出的超跑就是憑藉一臺強大的發動機做支撐,保持出色的動力。可是現在越來越多電動汽車憑藉出色的電機效能躋身“4秒俱樂部”。另外,不少電動汽車的外形和內飾設計開始“撞臉”超豪華汽車品牌,這也讓自視甚高的超豪華品牌們相當頭疼。最後,以特斯拉為代表的車企更是用軟體賦予了汽車新思路,讓智慧網聯、自動駕駛等科技元素成為了消費者新的關注焦點。這是“老派”的超豪華汽車品牌無法比擬的。
除了上述潛在壓力,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也公佈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電氣化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超豪華汽車品牌也深知轉型是必然趨勢。
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發展電氣化佈局是大趨勢。在歐洲,有關排放、油耗的法規日趨嚴苛,這就使得大排量高油耗的超豪華車型產品本日趨高昂,另一方面,在新四化的衝擊下,消費者的意識形態在逐漸轉變,對於超豪華汽車品牌而言,完成電氣化轉型是遲早的事情。”
而在轉型浪潮中,走在前列者勢必會搶先佔領高點。就在其他超豪華品牌還在糾結時,保時捷已在2019年推出了首款純電動跑車Taycan。財報顯示,2021年前三個季度,保時捷全球營業收入達到 231 億歐元,2020 年同期為194億歐元,同比增長了19.1%;前三季度銷售利潤為36億歐元,2020 年同期為20億歐元,同比增長了78.4%。
在全球汽車廠商集體遭遇缺芯危機的2021年,保時捷在全球範圍內總交付量達 301915輛,同比增長 13%。尤其是純電動跑車 Taycan 的銷量增長了不止一倍,交付量達到41296輛。負責銷售與市場的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成員馮佩德直言:“整體銷量表現令人振奮,這表明我們的電氣化戰略卓有成效,契合市場需求和客戶偏好。”保時捷表示,預計到 2025 年,交付的新車中大約一半將是電動車,其中以純電動跑車為主、插電式混動車型為輔。
中國市場或成破局關鍵
保時捷的成功給了超豪華汽車品牌們轉型的決心和勇氣,越來越多的超豪華品牌已經看見了“新浪潮”帶來的新風向,紛紛開始推行電動化佈局。
按照規劃,阿斯頓·馬丁首款電動車將於2025年推出,到2030年阿斯頓·馬丁旗下50%的量產車實現純電動化,45%實現混動化,剩下僅5%是在賽道上飛馳的內燃機賽車;賓利表示2025年推出首款電動車型,2030年全系產品均為純電動車型;勞斯萊斯不會銷售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而是將於2030年之前直接推出首款純電動車型 ;蘭博基尼將於2025-2030年將推出第四條產品線,並在這個階段推出蘭博基尼首款純電動車型;法拉利將於2025年推出首款純電車型……
不難發現,即使已開始佈局電動化,但超豪華品牌的速度依舊算不上快,很顯然“轉身”比想象的要困難得多。
上述業內人士指出:“超豪華品牌之所以在電動化轉型之路上如此‘糾結’,其實最主要的擔憂就是推舉電氣化變革會改變其本來的優勢和基因。同時在短期內推出電氣化產品,會使得超豪華汽車水平無法保障,甚至花費大量資本研發出來的產品和市面上已經存在的新勢力產品不相上下,技術已經不能代表最高標準。這就失去了其原有的品牌調性。”
同時,開發電動汽車對於一直推崇內燃機的超豪華品牌來說更不容易。因為研發週期長、技術難度大,同時研發費用相當高昂。這對於“獨門獨派”如阿斯頓·馬丁這樣的超豪華品牌來說,沒有“背後靠山”助其攤薄電動化成本,不去尋求資本助力就很難實現轉型。這或許也是其沒有明確完全淘汰內燃機的具體日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變革的關鍵時期,有些佈局早,有些具有資本優勢,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這場浪潮很有可能會導致超豪華市場再洗牌,而在變革中,也許會有個別品牌因此沒落。
但無論如何,不少超豪華品牌已經開始積極擁抱轉型,這比遲遲按兵不動實際得多,畢竟越早入局電動化,越能在這場變革中擁有話語權。
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坦言:“超豪華汽車品牌在擁躉者心裡的地位不可撼動,即使現在很多新造車者將‘動力’的門檻拉低了,但是超豪華汽車品牌無與倫比的操控感並沒有那麼輕易被取代,從這個層面上,它們一直享有專屬的優質客戶資源。因此,放棄並不是出路,相反,把握好自己的優勢,不用過於急切,要給予高質量發展一定的時間,著重加碼電氣及數字化投資力度,甚至可以把發力點重點落實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這或是超豪華汽車品牌在新浪潮中的破局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