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堅持讓他提前退休,你爸爸想得通嗎?”1963年周同宇辦理退休手續之後,周總理詢問侄女周秉德。
20世紀60年代,周同宇因病需要經常請假在家休息,周總理得知後交代其領導曾山,為周同宇提前辦理退休手續。曾山開始只是口頭答應,並沒有去辦,一旦提前退休,很多待遇將在沒有機會調整,周總理找到曾山嚴肅地對他說:
“你再拖著不辦,我就要給你處分了,他是我的弟弟,怎麼能拿著全工資不上班呢?”
“撤職查辦”親兄弟
周同宇原名周恩壽,是周總理的同胞弟弟,周總理在投身革命之後,由於長期受到敵人通緝,為了不牽連到家人,周總理要求家裡的主要親屬全部改名迴避。新中國成立之後,周總理又要求親屬不得說出與自己的關係,避免受到特殊的照顧,因此周恩壽從1928年開始,就一直以自己的字“同宇”為名。
圖丨童年時的周總理
周同宇出生的時候,正值周家家道中落的時候,由於父親常年在外工作,所賺的工資只夠自己在外面生活,因此周同宇從小就和兩個哥哥一起跟著他們的八叔生活,年僅9歲的周總理在當時撐起了這個破敗的家庭。
由於家裡經常無米下鍋,他們將後花園變成了種菜的地方,將家裡所有的值錢物件都換成錢勉強維生,到最後甚至連開口借錢都沒有地方去借。遠在東北的四叔多年在外,經常接濟家裡,因此家中的大小事,周總理總會找四叔商量。
在周總理12歲的時候,四叔將其接到東北上學,後來又到天津上了南開學校,到日本留學,到法國勤工儉學,最終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周同宇在淮安老家好不容易熬到了14歲,實在生活不下去,便跟著二哥周恩溥到了天津投靠四叔。
周同宇到了天津之後,因頭腦聰明,讀書用功,很快就能夠因成績好而跳級上學,在放學之後還經常幫助四叔家做家務,因此深得老師和四叔一家的喜愛。1921年周同宇考入南開中學讀書,在進步思想的影響下,不但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還成為“覺悟社”的交通員。
周總理前往法國勤工儉學之後,和鄧穎超透過書信定情,信中周總理經常囑咐鄧穎超關照自己的兩個弟弟,鄧穎超第一次見到周同宇的時候,落落大方地介紹了自己的身份,並從包裡拿出了一雙嶄新的棉鞋遞給周同宇:
“黑弟,這是我為你做的一雙新棉鞋。”
說著就伸手脫下了周同宇腳上已經穿破的舊單鞋,讓他換上新棉鞋,還囑咐他說自己的鞋子做得稍大了點,留著明年還能穿。周同宇3歲喪母,從未穿過如此暖和的棉鞋,激動地脫口而出:
“姐姐,暖和,太暖和了......”
圖丨周總理夫婦結婚照
1924年周總理回到廣州之後,次年和鄧穎超在廣州成婚,當時周同宇陪著鄧穎超的母親去了廣州,分別五年的兄弟再次見面。當時周總理在黃埔軍校中擔任政治部主任,組織上決定派周同宇進入黃埔軍校學習,成為黃埔軍校第四期學員。
當時23歲的周同宇正在和一個姑娘談戀愛,忽然有一天姑娘不辭而別,跟著另外一個男人去了四川,痴心的周同宇決心親自去一趟四川,找那個姑娘問個清楚。當時周總理正在上海組織武裝起義,周同宇便向黨內另外一名同志請假,得到允許後直奔四川。
到了四川后周同宇才得知那個姑娘早已經移情別戀,內心痛苦的周同宇一連幾天借酒消愁,當時國共兩黨分裂的形勢波及四川,國民黨大肆逮捕共產黨人,清醒過來的周同宇急忙回到武漢找組織報道,結果卻遇到了從上海趕回武漢的周總理。
周總理覺得周同宇為了一個女孩子追到四川荒唐至極,因此大發雷霆斥責周同宇不請假擅離職守,不配做一個革命軍人。為周同宇准假的領導當時不在場,沒有人為周同宇作證,周同宇擔心連累領導也沒有為自己辯解。周總理見周同宇不說話更加生氣,親筆寫下檔案要對自己的親弟弟“撤職查辦”。
滿腹委屈的周同宇聽說自己的親哥哥要處分自己,不禁也動了氣,一氣之下搬出了北伐軍總部,兩兄弟因此僵持不下,由於周同宇不為自己辯解,周總理就誤認為他“擅離職守”,直接對周宗宇做了“撤職查辦”的處理,並將他派到上海去做地下工作。
1927年11月,周總理經香港到達上海,見到周同宇又是一頓批評,年輕氣盛的周同宇受不了親哥哥的嚴厲訓斥,自此離開了周總理,也離開了革命隊伍。孤身一人的周同宇在1928年回到了東北四叔身邊,找了一份差事過起了老百姓的生活。
“我相信他不會出賣我們”
1928年5月,周總理和鄧穎超秘密前往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途徑青島時被特務盯上,一路被跟蹤到了大連,還被帶到警察廳盤問,情急之下週總理謊稱自己是到東北來看望“舅父”,並處理掉身上所攜帶的前往蘇聯的證件。
下了火車之後,周總理沒有直接前往四叔家,而是先住進了旅館,給自己的四叔寫了一封信,信件的內容非常簡單,開頭周總理寫了“問舅父好”,結尾落款自己的乳名“大鸞”,周同宇收到信之後立刻意識到,自己的哥哥陷入了危險的境地之中,便悄悄趕到旅館接回了兄嫂。
由於撕毀了前往蘇聯的證件,沒有證件他們就無法進入蘇聯,為了躲避敵人的抓捕,周總理決定一個人先行前往哈爾濱,隨後周同宇再陪同鄧穎超前往哈爾濱,並一同等候比他們晚啟程的李立三。就這樣在周同宇的掩護下,周總理等人安全地進入了蘇聯,這件事直到周總理病逝前還念念不忘:
“雖然同宇那時脫了黨,但我相信他不會出賣我們,實際上他還掩護了我們。”
1934年周同宇的四叔在天津病逝,作為四叔的嗣子,周同宇主持料理喪事,當時周總理正率領隊伍進行長征,周同宇考慮到四叔對哥哥的養育之恩,發喪時應該有個表示,但又不能直接寫上“周恩來”的名字,思慮再三之後周同宇在訃告上寫上了“大鸞”的名字,替哥哥盡了孝道。
圖丨長征路上的周總理
離開黨組織之後,周同宇內心十分痛苦,回想起自己參加革命的日子更加後悔,自己沒有在蔣介石製造的重壓下脫黨,卻因為不能被自己的親哥哥理解而離開了黨組織。周同宇曾經前往上海尋找過黨組織,結果因沒有找到無奈返回天津,1945年經過多方努力,周同宇終於和黨組織取得了聯絡。
1946年重慶召開政協會議時,周同宇從天津給兄嫂寫信,告知了四叔去世的情況,周總理因此得知三弟的下落。同年周總理在前往北平時,讓人給周同宇發電報,請他到北平相見。這是兄弟二人分別18年之後再次相聚,周同宇提出繼續參加革命的要求,一向遵守組織紀律的周總理讓他找葉劍英分配工作。
按照當時革命形勢的需要,葉劍英批給周同宇一筆資金,讓他迴天津以做生意為掩護,為組織上提供活動經費和物資。按照葉劍英的指示,周同宇開辦了“民生貨棧”,並與秘密黨員周世昌取得聯絡。
1947年由於鄰居告發,周同宇被國民黨特務以“周恩來親弟弟”的理由逮捕,在獄中周同宇除了承認自己與周總理的關係以外,其他的一概否認。當時周總理的老師、同學以及舊友紛紛設法營救周同宇,最後在周總理兩位老師的擔保下,周同宇獲釋出獄,並繼續和周世昌保持秘密聯絡。
圖丨周同宇與妻子王士琴
北平解放之後,周同宇夫婦前往北平面見兄嫂,周總理派秘書將他們接到中南海,由於工作繁忙,直到深夜周總理才抽出時間和周同宇夫婦談話。周同宇考慮到自己還年輕,希望能繼續為革命做些工作,周總理卻一臉嚴肅地對他說:
“我看你應該先去上‘華大’,學習改造好之後才能為人民工作。”
周總理所說的‘華大’名為“華北人民革命大學”,是專門改造國民黨人員思想的學校,周同宇遵從哥哥的建議,進入“華大”學習了一年之後,被分配到北京鋼鐵局擔任科長,後來又調到冶金部工作。
“請你讓他提前退休”
1959年周同宇意外遇到了時任內務部部長的老同學曾山,曾山得知他身體有病,年紀也有些大了,在陳賡的建議下,決定將他調到內務部工作。按照周同宇的資歷和能力,在內務部本可以被安排一個輕鬆又級別高的職位,但周總理得知後對曾山再三明確交代:
“周同宇的工作,要安排的職務儘量低,待遇儘量低,因為他是我親弟弟。”
圖丨周總理與周同宇兩家人在西花廳合影
20世紀60年代初,周同宇的胃潰瘍愈發嚴重,經常因胃痛不得不請假在家休息,周總理安排他到外地療養了幾次,還聯絡了著名的醫生為他開刀治療,結果周同宇仍然因病不能正常上班。當時像他這樣因病需要在家休息的人大有人在,但到了周總理那裡卻成了問題。1963年一次會後,周總理留下了曾山並交代說:
“我弟弟身體不好,請你讓他提前退休,不能拿著全額工資,還不能堅持正常上班!”
當時曾山雖然口頭答應,但並沒有落實下去,按照正常的情況,在退休之後不但工資會減少,而且沒有機會再進行調整,許多在職時的待遇也會相繼取消,有些人到了退休的年紀還希望能夠推遲辦理手續,更何況當時周同宇還沒有到退休的年紀。
當時曾山以為周總理工作繁忙,不會總是記著這件事,沒想到交代了幾次之後,周總理將曾山找到自己辦公室,嚴肅地問曾山,為什麼自己弟弟退休手續的事情,自己交代了幾次還不辦?曾山藉口自己工作最近比較忙,周總理嚴肅地對他說:
“不要找理由!你回去立即辦,你再拖著不辦,我就要給你處分了,他是我的弟弟,怎麼能拿著全額工資不上班呢?”
圖丨曾山舊照
就這樣周同宇在59歲的時候提前辦理了退休手續。退休之後周同宇的工資明顯減少,但當時家中還有四個孩子正在上學,周同宇家裡的負擔一時間變得很重。當時周秉德前往西花廳看望周總理,周總理在客廳詢問她:
“秉德,你爸爸退休手續辦了嗎?我堅持讓他提前退休,你爸爸想得通嗎?”
“爸爸還好,倒是媽媽有點想法。”對於自己的伯父,周秉德一向實話實說。周總理聽罷讓周秉德詳細說說,周同宇一貫的態度是:“我一切聽哥哥的,哥哥怎麼說,我就照辦”,而周同宇的妻子卻考慮實際問題,家裡四個孩子讀書,正是需要錢的時候。
周總理囑咐了幾句周秉德,讓她多貼補家用,為父母分憂解難,然後讓她給父母帶話,請周同宇和妻子到家裡來吃飯,自己和他們說說心裡話。此時周總理才對周秉德說出自己內心的另一層想法,當年母親去世的時候,曾叮囑他好好照顧兩個弟弟,後來父親在外謀生,他就承擔起對兩個弟弟的撫養責任:
“我們相依為命兩年多,直到我去東北。如今,我自己選定了這條路,就只能向前,不能退卻,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你爸爸不同,他身體不好,早點退休也能平安地度過下半生,也算我對你奶奶的承諾有個交代。”
圖丨周總理生母萬冬兒畫像
從此之後,周總理每月都從工資裡拿出200元,由周秉德拿回去給父母,一直到1968年周同宇的六個孩子全部參加工作為止。周總理去世之後,周秉德才得知周總理對自己家的接濟,佔到了他工資的三分之一,有時甚至達到了二分之一,有時周秉德不在北京,周總理就囑咐衛士將錢送去:
“秉德不在北京,同宇家這個月的生活費,你們別忘了送過去。”
“就因為你是周恩來的弟弟”
作為周總理的親弟弟,周同宇為了哥哥嚴以律己的精神,自己也心甘情願做出一些犧牲,卻留下了很多無法彌補的遺憾。周宗宇是一個十分懷念故鄉的人,尤其是在退休之後,經常在家中唸叨,自己14歲離開老家,轉眼都過去了四五十年,真想回家看看。
有一次周同宇一家被周總理叫到西花廳賞花,全家人在院子裡合影之後,周總理兄弟二人在前庭散步聊天,說起老家的房子時,周同宇說淮安縣委準備重新修葺一下房子,問周總理自己要不要回去看看怎麼修。沒想到周總理堅決地說:
“不用了,我已經給他們講過了,院子裡的住戶不許搬遷,我們的房子不得翻蓋維修,要塌就讓他塌掉。我平生最不贊成的就是封建主義的那一套:衣錦還鄉,光宗耀祖。只要我活著,就不許搞。”
周同宇不自覺地有些動情,說自己已經快40年沒回過老家,問周總理難道一點都不想家嗎?周總理回答說自己怎麼會不想老家,那裡還埋著他們的爺爺、奶奶和娘。周同宇追問哥哥打不打算回家看看?結果周總理的回答依然斬釘截鐵:
“沒打算,一個是忙,再一個是不願打擾地方的同志。”
說到這裡周同宇的聲音已經有些哽咽,說哥哥作為總理,回去有光宗耀祖之嫌,自己就是平民百姓,難道也不能回家看一看嗎?周總理語氣肯定地回答說:
“就因為你是周恩來的弟弟!你想想,如果你回去,縣委能不派人接待你、陪同你嗎?明擺著要給地方同志增加負擔,添麻煩的事,你又何必去做呢?”
周同宇聽罷點了點頭,嘆了口氣說自己可能真是老了,總是愛回憶當年苦熬的日子,真想給母親的墳上添把土:“看來只有等我死了以後,把骨灰送回去,埋在我們老家後院小時候種過菜的地方,以了卻思鄉之情了。”
周總理沒有再接弟弟的話茬,周同宇也沒有再繼續堅持。周總理在世的時候,周同宇不被允許回老家看看,周總理去世之後,周同宇已經因身體不好無法再回老家。在臨終前周同宇曾動情地交代妻子:
“我死以後,你們要把我的骨灰送回淮安去,在我老家的後院小時候種過菜的地方深埋,讓我回到家鄉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