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雙十二事變”之前,老蔣當局一直對我黨趕盡殺絕,妄圖完全執掌整個中國。當時老蔣當局從南方一路追擊到陝北一帶,多次對我黨軍隊進行圍剿,我黨紅軍為此也是進行了兩萬五千裡的長征。老蔣為了自己的私慾竟然放棄抵抗外敵,還揚言“攘外一定要先安內”的胡言亂語。全中國民族對老蔣都是極為痛恨,恨不得指著他的腦袋問問他到底是不是中國人。隨著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在西安臨潼突發了一件改變中國格局的事變,張學良和楊虎城將老蔣扣押,只是為了逼迫他抵抗日寇。以前我黨軍隊是抗日反蔣,現如今是逼蔣抗日。可以說“雙十二事變”的發生,改變了我黨紅軍的命運,也改變了中國的歷史走向。甚至偉人都有說,如果沒有“雙十二事變”的發生,那麼屆時中國會禍亂不斷,甚至老蔣也都不知道要多麼過分,到時候日本侵略中國必然會加快程序,中國甚至都會有滅國的危險。也是因為“雙十二事變”的發生,全國抗日戰線才統一,我黨紅軍也因此有了出路。那麼我們做個猜測,如果沒有發生“雙十二事變”,紅軍的出路在哪裡?屆時的中國又會是怎樣?
在這之前希望各位看官長按點贊2秒並關注一下,動一動您發財的小手給我一個支援,也方便您接收最新內容。
紅軍雖三大主力集結,但依舊具有危機
一九三四年十月,我黨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無奈選擇戰略性轉移,這也就是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徵的開始。
在這段征途中,我黨紅軍遭受國民政府軍隊和各個軍閥勢力的合圍和追擊,在這樣的局勢下我黨軍隊受到非常大的傷亡,最後抵達陝甘寧一帶的時候僅僅只剩下不到3萬多人。
長征戰略圖
由此可見,兩萬五千裡的征程讓我軍損失極其慘重,這樣的奇蹟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
也不知道是老蔣害怕還是想趕盡殺絕,對剩下的3萬多紅軍卻一直心有餘悸。老蔣為了我黨軍隊可能威脅到西安,於是他在西安建立專門對付我軍的司令部,他自己就是總司令,東北軍少帥張學良是副總司令。
老蔣小聰明很多,他把張學良任命為副總司令,只是為了將東北軍和十七路軍拉到自己的戰車,讓他們這些部隊為自己效力。這些部隊和我黨紅軍交戰的時候,老蔣在順便坐收漁翁之利,既可以減弱其他軍閥勢力的戰鬥力,還能將我黨紅軍的實力再次削弱。
老蔣為了消滅我黨,真是絞盡腦汁、煞費苦心了,但是深得民心的紅軍又怎會被這樣的小困難打倒呢?
一九三六年十月,我黨紅軍三大主力部隊順利在甘肅會寧集結,兩萬五千裡的長征程序也就到此結束。只不過我黨紅軍卻迎來了新的一場危機,可以說“最危險的時刻”都不為過。
我黨紅軍在集結之後,面臨著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一、我黨紅軍革命根據地該如何發展;
二、如何跳出國民政府軍隊的合圍。
紅軍西路軍紀念碑
進行兩萬五千里長徵抵達陝北區域的我黨紅軍,此時已經是疲憊之師,不僅鞍馬勞頓,而且還極度缺乏彈藥和補給。陝北一帶地理位置比較荒涼,百姓人口也就只有個四十萬,無法供應將近七萬人的紅軍部隊。
我黨為了擴大革命根據地,然後打通中蒙通線,跟蘇聯接觸,獲得他們的支援。我黨中央派出紅軍第四方面軍為先鋒,組編成紅軍西路軍,前去執行寧夏戰役。
結果當紅軍西路軍向西渡過黃河之後,渡口就已經被國民政府軍隊攻下,紅軍西路軍主帥徐向前不由得說:“黃河東岸和西岸的兄弟部隊被國民政府軍隊攔截,西岸紅軍只能被迫隻身作戰。紅軍西路軍在河西走廊中奮勇殺敵,無奈敵強我弱有兩萬兩千人被擊潰,最後剩下來的人也就只有三千多人。”
而且我黨紅軍三個主力部隊都集結在小小的甘北區域之後,面臨的局勢就是被各個方向的國民政府軍隊所包圍,這毫無疑問對敵軍來說是更容易圍剿我黨軍隊。
集結在一起的紅軍主力部隊,這讓老蔣看到了全部消滅殆盡的希望,所以老蔣才會在“雙十二事變”發生前不管任何人怎麼反對,都要親自去陝西指揮作戰,企圖將我黨軍隊盡數殲滅在此地。
老蔣視察部隊
老蔣和張學良說的也就是“最後時間裡的努力了”。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告訴張學良,只要再堅持一下、用盡一切就可以馬上圍剿成功。在這一帶的紅軍部隊,就會在他老蔣的雷霆之勢下,直接變得支離破碎,再也不會存在於世間。
老蔣這樣以為確實也是大勢所向,因為追擊紅軍第四方面軍的軍隊,就是胡宗南率領的國民政府軍隊正在慢慢侵蝕。
不過老蔣最後的意圖還是沒有實現,畢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黨紅軍並不是他想打敗就會打敗的。
紅軍被胡宗南部追擊
面對這樣的局勢,我黨紅軍領袖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當時對於我黨紅軍來說,三大主力部隊會合確實讓我黨的力量凝聚在一起。那麼紅軍力量已經凝聚在一起,現在所要做的也就是繼續突破敵人的包圍圈,尋找國民政府軍隊部署最薄弱的位置衝出去予以生存。
所以當時的紅軍部隊唯一的出路就是,打通部隊前往西北一帶的路線,然後和支援我黨紅軍的西北軍進行聯絡,最短時間內獲得蘇聯老大哥的幫助,以此來穩定住局勢。
長征油畫
當然我黨紅軍的意圖,老蔣自然也知道,所以他為此就特意制定了一系列對我黨紅軍部隊的圍剿計劃。
老蔣部署了三個軍和四個師的部隊規模,經過一系列控制西安和蘭州的路線區域,伏擊我黨紅軍前往西北一帶的路線,也就是發動“通渭會戰”,企圖想給紅軍第二和第四方面軍痛擊,讓其有生力量消失殆盡。
與此同時,老蔣在計劃消滅我黨紅軍第二和第四方面軍的時候,還企圖在其受到致命打擊。沒有穩定局勢的情況,一步步緊逼我黨紅軍部隊,然後調集大批國民政府軍隊,在各種戰機的掩護下,再把我黨紅軍逼迫到東部黃河一帶、西蘭以北區域,對我黨軍隊進行圍剿。
而且在進行這樣大規模的作戰行動,也是為了震懾和我黨軍隊聯絡密切的西北軍和東北軍。
老蔣企圖在不惜一切代價下,圍剿我黨軍隊的時候,時刻關注西北軍和東北軍的小動作,如果老蔣發現對方有什麼不聽從指示的行為,屆時老蔣就會依靠大批部隊兵臨城下的氣勢,直接找到對應的班底,在消滅我黨紅軍的時候順便打壓東北軍和西北軍。
對老蔣來說,這樣的計劃可以說是一舉兩得,既可以圍剿我黨軍隊,又可以震懾東北軍和西北軍。
老蔣
老蔣的算盤的確打得不錯,只不過想得美滿,現實卻很骨感,老蔣怎麼也沒想到,張學良就成為了這一計劃的最大漏洞。
老蔣也是說一不二,說制定計劃就制定計劃,當即就把“通渭會戰”的作戰計劃告訴了東北軍張學良,張學良於是就將所有的部隊部署和作戰計劃全部轉交給我黨紅軍。
張學良告訴我黨紅軍老蔣準備發動“通渭會戰”後,還是對我黨不放心,還希望我黨部隊趕忙發起“寧夏戰役”,用最短的時間把去往西北的路線打通最快速度得到蘇聯的支援。
根據張學良發來的情報,當時我黨紅軍部隊已經在黨領袖的帶領下,準備計劃實施“寧夏戰役”計劃,作戰目標就是將國民政府軍隊拖住,製造船隻渡過黃河。
我黨軍隊十月作戰
各個紅軍部隊,已經開始根據制定的作戰計劃執行任務,就是將國民政府軍隊牽制住,製造船隻渡過黃河。
只不過不幸的是,率先出發的紅軍第四方面軍兩萬多人跨過黃河以後,卻發生了中斷。具有戰略意義的黃河渡口,已經被國民政府嫡系軍隊攻佔。紅軍部隊沒有佔據黃河渡口,讓我黨軍隊主力被攔截在黃河兩岸。
我軍進行長征
所以這樣的情況下,黃河東岸和西岸的紅軍部隊已經被國民政府軍隊堵截,黃河西岸的我黨軍隊只能向北推進,不得不進行隻身作戰的艱辛歷程。
已經率先渡過黃河的兩萬多紅軍第四方面軍,也是由於隻身作戰的原因,損失極為慘遭,更是沒有辦法將西北通道的任務順利完成,也就意味著我黨部隊想要將通往蘇聯的戰略計劃以失敗告終。
然而被國民政府軍隊分割到另一岸的紅軍部隊情況也不容樂觀,在敵軍的合圍下被逼迫到甘北一帶的偏僻區域,支援部隊和物資補給就已經中斷。
當時紅軍部隊遇到的磨難並不只是簡簡單單這樣的一句話,要說有多危急,可以說是推遲一天我黨部隊就會有一人凍死或者餓死。
另謀他路
我黨中央面對這樣的險境,最後決定開始新的征程計劃。
黨中央制定的“新長征”中,具有兩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我黨軍隊從東打到陝北一帶,接著渡過黃河抵達山西,在朝南推進抵達河南、陝西南一帶,以此打回到陝西北邊一帶。
第二個方向則是我黨軍隊朝南推進打到甘肅南部和陝西南部,然後再以此抵達河南和山西,最後進行轉移回陝西北部和甘肅北部。
張學良和老蔣
“紅軍不怕遠征難”,但是剛進行完兩萬五千裡的長征卻還要再次進行“新長征”,對我黨軍隊可謂是重重考驗。
但就在這樣最危急的時刻,有一個人站了出來,他就是東北軍軍閥張學良。他勸說我黨部隊暫時不要執行“新長征”的計劃,先等待兩個月,說不定到時會有局勢的巨大變化。
當時咱們部隊都集結在陝甘寧北邊區域,國民政府軍隊對紅軍可以說是環環相扣,我軍物資補給並不充足,糧食不足也很難度過冬天,無奈只能選擇進行新的征程。
我黨軍隊在執行前也同張學良也進行了通報,張學良一直希望我黨軍隊先暫時等待兩三個月,他說到時候局勢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這個時候張學良說讓我黨紅軍等待兩三個月,這完全是因為張學良想要和老蔣商談抵抗日寇的事情。張學良的態度讓黨中央重新制定計劃,決定暫時再等待兩三個月。
然後我黨各級骨幹也開始著手準備過冬所需的糧食和物品,滿足我黨部隊的需求,希望在這樣的局勢下能夠保證我黨的存在。
我黨中央等待是異常煎熬的,但是希望也隨之而來。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早在幾月前就已經和我黨簽訂“抗日救國協議”的張學良和楊虎城,開始謀劃如何將老蔣改變不抗日的政策,沒有得到抗日統一戰線的答覆後,決定對老蔣實行“關押逼迫”,希望藉此來逼迫老蔣抵抗日寇。
張學良和蔣介石
如果沒有西安事變或者老蔣被殺死,會怎樣
老蔣是否在“雙十二事變”有生命危險?那肯定是有的,況且老蔣當時還寫了三封遺書,已經做好犧牲的準備,而且當時我黨中央都準備對他進行審判,畢竟老蔣在圍剿我黨的時候迫害了我黨太多人了。
老蔣五次對我黨紅軍進行圍剿,逼迫我黨進行兩萬五千里長徵,在雪山、峭壁、湍流和草地上留下多少戰友的屍體,怎麼數都數不清。
所以在這樣的局勢下,我黨大部分人對於老蔣的痛恨可謂是非常大的,每個人都希望老蔣可以血債血償,那為什麼老蔣沒有死呢?又是為什麼親自把他送回到重慶?
當時我黨很多戰士都希望老蔣血債血償的時候,蘇聯卻給出了其它意見,他們希望張學良將老蔣釋放,讓他重新組織抗日的一切事宜。在劍拔弩張的緊張時刻,蘇聯都報道指責張學良是在破壞中國穩定,導致中國不抗日的罪魁禍首。
其實蘇聯這樣做也就是為了自己,畢竟當時國民政府是世界公認的,說到底他身上還是擔著抵抗日寇的重要任務的。儘管他一直要求“攘外必先安內”,但是國民政府對他們還是具有利用價值的。
如果老蔣真的在“雙十二事變”出了什麼意外,那麼中國屆時的抗日力量就會被分解,那麼蘇聯到時候就會面對日本和德國的兩個方向同時進攻,他們的處境就會變得相當危險,蘇聯是絕對不能讓這樣的情況發生。
毛主席
而且重慶方面對於老蔣被關押態度還是非常強硬的,忠於老蔣的將領肯定會為了營救老蔣作出一系列的措施的。
老蔣如果真的能再次和我黨進行合作、一同抗日,我黨為了民族大義是會將老蔣釋放的。所以我黨之後才會從“審判”老蔣變成和老蔣“談判”,畢竟在國家和民族存亡問題面前,一同抵抗外敵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老蔣真的可以和我黨統一戰線一起抗日,那我們也不會把局勢搞得那麼嚴峻。最關鍵的是,當時中國還處於軍閥混亂的時候,雖然很多軍閥表面上表示臣服老蔣當局,但其實他們各自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都妄想著佔據一方水土。如果老蔣被審判的話,國民政府還有可以執掌大局的人嗎?就算有老蔣的代替人,那他是不是會比老蔣對待我黨的政策更狠?屆時的抗日局勢又會變成什麼樣?
就比如說汪精衛,保護家園的信念有是有,但就是沒有大局觀,沒有組織指揮能力,對待事情也有些唯唯諾諾,他之後當了叛國賊就是最大的體現。
然而李宗仁有本事,但就是沒有自主的能力,跟著別人打拼還行,自己主事兒還差那麼回事兒。如果國民政府交給他的話,估計內部直接就亂得不成樣子,國內局勢就更亂了。
當然我們都知道最後的歷史是,老蔣最後放棄對我黨紅軍的圍剿,接受了國共共同抗日的建議。如果真的沒有“雙十二事變”,或者老蔣死在“雙十二事變”中,那麼到時候會是怎樣的局面?
西安事變
如果老蔣真的死在了“雙十二事變”中,那國民政府可能會出現的局面就是軍政割裂,又或者是派系分離。
軍政分裂也就是說何應欽和汪精衛兩人分裂,國民政府中除了老蔣之外,這兩人就是最具有實力的人。老蔣可以讓許多軍閥臣服,靠的不是什麼道理,而是他強大的中央軍。然而何應欽上位靠的是資歷,並沒有掌握軍隊。
然而汪精衛比何應欽要強得多,無論在政治還是軍事上,到那時可能就會出現一人執掌部隊,一人執掌內部,國民政府就此就會分裂。
憑藉何應欽和汪精衛之後的表現,到時候對日本很大可能就會傾向於日本,建立偽政府。
何應欽和汪精衛兩人看來,還不如老蔣,老蔣怎麼說都是支援抵抗日寇的。老蔣如果死在“雙十二事變”後,各地的軍閥勢力就會亂作一團。東北軍和桂系軍閥肯定是會堅持和日寇鬥爭到底,像晉綏軍個山東軍,那就可能會傾向於日本。
然而屆時中國處於這樣情況下的話,對於國家的話可能就是快速統一或者緩慢統一。
所謂的快速統一就是在國民政府分裂後,蘇聯為了中國繼續抗日,那麼勢必就會支援我黨,美國之後支援的武器裝備也就會給我黨軍隊。如此情況下,我黨軍隊就會成為具有美械或者蘇械的部隊,戰鬥力可以說是質的飛躍。抗日戰爭打完之後,如果國民政府殘留部隊還沒有穩定局勢,那麼在解放戰爭剛開始就會瞬間失去所有北方區域,還沒怎麼開打,中國就會迅速統一。
然而緩慢的統一,就是在土木系控制了國民政府,到時候國共兩黨拼殺可能會更加瘋狂。畢竟到時候兩方部隊戰鬥力都極為強大,到時候的慘烈程度也就顯而易見了。
當然這些都只是假設,無論如何中國一定會統一,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好比日本對我國發動侵略戰爭,最後一定會戰敗一樣,他們是師出無名的。即便日本軍隊真的就順利執行成功他們的計劃,就算三個多月已經佔領中國大部分土地,那又能決定什麼?我黨部隊依舊會和日本軍隊展開對決,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的局勢瞬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說在“雙十二事變”中是否要審判老蔣,對中國的統一確實有一定的影響,但是我黨最後的勝利是絕對不會變的。
毛主席
如今看來,“雙十二事變”就是張學良一直所說的“變局”,它確實將我黨部隊的危機解除。
老蔣奔赴到陝西西安其實就是為了監督張學良和楊虎城一起對我黨軍隊晉圍剿的,如若沒有“雙十二事變”,那麼國民政府軍隊就會接連不斷地通入山西,和東北軍、十七路軍一起對我黨軍隊進行圍剿行動。
屆時的我黨紅軍就只能再次離開根據地,損耗一部分部隊,留下來阻擊國民政府軍隊,其它部隊就進行大規模戰略轉移。
不過陝西東部一帶具有晉綏軍和國民政府中央軍阻擊,往西走有兇狠的馬家軍,往南走又有胡宗南部,北方也具有實力不容小覷的傅作義部。
此時的紅軍只能再次進行長征,和敵人再次浴血奮戰,衝出來的紅軍部隊也就只能暫時輾轉到蘇聯境內進行養精蓄銳。
我黨軍隊經過數年的革命,紅軍部隊是真正上為國為民的仁義之師,為了自己的信念而戰鬥。也就是這樣一個創造奇蹟的部隊,即便磨難再多也會最終獲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