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王啟隆
透過「歷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2 年 2 月 11 日,在 175 年前的今天,1847 年 2 月 11 日,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出生;愛迪生是美國著名科學家、發明家、企業家、工程師,擁有眾多重要的發明專利,他曾被授予“門洛帕克的奇才”的稱號,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大量生產原則和其工業研究實驗室來進行發明創造的人。愛迪生的名言是:“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回顧計算機歷史上的 2 月 11 日,世界各地的天才都在用靈感和汗水創造了哪些偉大的奇蹟呢?
1915 年 2 月 11 日:發明漢明碼的圖靈獎得主 Richard Hamming 出生
理查德·漢明(Richard Hamming )出生於 1915 年 2 月 11 日,他是一位美國數學家,他的工作對計算機工程和電信有許多影響,其中最卓越的貢獻包括漢明碼(漢明矩陣)、漢明窗、漢明數、球體堆積(漢明界)和漢明距離。漢明出生於芝加哥,曾就讀於芝加哥大學、內布拉斯加大學和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1945 年 4 月,他加入了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曼哈頓計劃,在那裡他為 IBM 編寫了計算機程式,參與了核武器的研究。隨後,他於 1946 年退出曼哈頓計劃並加入貝爾實驗室,在接下來的十五年裡,他參與了幾乎所有實驗室最傑出的成就。由於他的工作,他於 1968 年獲得了圖靈獎,成為了該獎項第三位獲獎者。
圖源:維基百科
漢明出生於伊利諾伊州芝加哥,父親是一名信貸經理;他高中畢業後本想學習工程學,但當時正逢美國大蕭條時期,資金匱乏,所以漢明只能拿著僅有一份的芝加哥大學獎學金去學校報到;由於芝加哥大學沒有工學院,所以漢明成為了一名理科學生,主修數學,並於 1937 年獲得了理學學士學位。在後來,他認為這是他人生中一個幸運的轉折點。“作為一名工程師,我會成為下沙井的人,而不是享受在前沿研究工作的興奮。”
在二戰末期參加了曼哈頓計劃之後,漢明於 1946 至 1976 年在貝爾實驗室工作。他曾和約翰·懷爾德·杜奇、克勞德·艾爾伍德·夏農一同合作過,三人共處於一間辦公室;1956 年,漢明參與了 IBM 650 的程式語言發展工作。他是美國電腦協會(ACM)的創立人之一,曾任該組織的主席。1976 年從貝爾實驗室退休後,理查德·漢明在加利福尼亞州蒙特雷的海軍研究生院任職,擔任計算機科學系的兼職教授和高階講師,平日進行教學和寫作。他在 1997 年 12 月發表了人生最後一次演講,並於 1998 年 1 月 7 日死於心臟病發作,享年 82 歲。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1942 年 2 月 11 日:蘋果電腦公司第二任 CEO Armas Markkula 出生
1942 年 2 月 11 日,邁克·馬庫拉(Armas Clifford " Mike " Markkula Jr.)出生;馬庫拉是美國電氣工程師、商人和投資者,他是一名天使投資人,也是蘋果電腦公司的第二任 CEO ,提供了關鍵的早期資金和管理支援。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和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在為製造他們開發的 Apple II 個人計算機尋找資金時被介紹給馬庫拉,在馬庫拉的指導和資助下,Apple 從兩名少年建立的合夥企業註冊成為了一家真正的公司。在《喬布斯傳》中,喬布斯和馬庫拉情同父子,在蘋果創世之初,馬庫拉曾把自己的管理哲學寫了一頁紙交給喬布斯,上面寫著企業所揹負的使命和蘋果營銷的三原則,而喬布斯將其貫徹終生。
馬庫拉的祖籍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的芬蘭,他的曾祖父是芬蘭人,在 1865 或 1883 年帶著妻子移居美國;馬庫拉的名字 Armas 以及姓氏 Markkula 都是芬蘭的傳統名字,而 Armas 在芬蘭語中的意思則是“親愛的”或“心愛的”。高中畢業後,馬庫拉在南加州大學獲得電氣工程理學學士學位和理學碩士學位;隨後,他作為快捷半導體和英特爾的營銷經理獲得了數百萬的股票期權,這筆錢足以讓他在 32 歲退休。
此時,喬布斯在裡吉斯·麥肯納和風險投資家唐·瓦倫丁的引薦下,將馬庫拉從退休生活中拉了出來。馬庫拉當時遇見了年輕、邋遢的喬布斯後,還曾打趣麥肯納:“你為什麼要把這個野人介紹給我?”。起初,馬庫拉對投資蘋果公司不感興趣,在喬布斯的三寸不爛之舌之下,馬庫拉最終相信了 Apple II 以及個人電腦的市場前景。1977 年,馬庫拉帶著他的商業知識和 25 萬美元(其中 8 萬美元是公司的股權投資,剩下 17 萬美元是公司的貸款),成為了蘋果公司三分之一的股東和第三位員工。史蒂夫·沃茲尼亞克設計了蘋果公司的前兩臺電腦,他將蘋果公司的成功更多地歸功於馬庫拉,而不是自己。
馬庫拉幫助這家全新的公司獲得了信貸和風險投資,聘請邁克爾·斯科特擔任第一任總裁兼執行長,然後在 1981 年至 1983 年期間自己接手了這份工作;馬庫拉曾答應妻子只在蘋果公司待四年就走,並在 1984 年退休,很顯然,當時的他選擇帶領蘋果公司繼續走下去。馬庫拉從 1985 年到 1997 年擔任董事長,在喬布斯於 1997 年回到公司後成立了新董事會。作為董事長,馬庫拉於 1979 年批准了傑夫·拉斯金的專案計劃,開始動員公司精英設計麥金塔電腦(Macintosh),並阻止喬布斯為了自己的 Lisa 電腦而放棄這個專案。
1985 年,馬庫拉在一場與喬布斯的糾紛中站在了約翰·斯卡利一邊,導致後者離開了公司;在 1996 年喬布斯重返蘋果擔任臨時執行長後,馬庫拉提前喬布斯一步,先從蘋果退休——但是這一次,他支援喬布斯 1997 年的迴歸。從蘋果退休之後,馬庫拉還投資了幾家初創公司,比如 ACM 航空公司,聖何塞噴氣中心等,並且向聖塔克拉拉大學捐了不少錢,用於馬庫拉應用倫理中心建設專案。如今的他已經是聖塔克拉拉大學的校董,並在近幾年關注雲服務的發展。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百度百科、《喬布斯傳》
2011 年 2 月 11 日:電子工業聯盟(EIA)正式停止所有運營
圖源:維基百科
電子工業聯盟(Electronic Industries Alliance,EIA)是美國電子產品製造商的一個產業組織。EIA 由美國國家標準協會授權編寫電子器件、消費電子產品、電信和網際網路安全等方面的標準,由 EIA 編寫的著名標準包括用於影片訊號的 RS-170 和序列通訊的 RS-232、EIA-422、RS-449、EIA-485 等。EIA 於 2011 年 2 月 11 日停止運作,與美國電子分銷商協會(NEDA)合併,組成電子元件行業協會(ECIA)。但是,EIA 標準品牌將繼續用於 ECIA 內的 IP&E 標準。
1924 年,芝加哥的 50 家無線電製造商組成了一個貿易集團,稱為聯合無線電製造商。該組織旨在控制大量無線電專利的許可,以便每個成員都可以獲得製造無線電發射器、天線和接收器所需的所有相關專利。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電子技術帶來了新成員、非製造商成員和名稱變化。EIA 於 2007 年宣佈將解散到其組成部門,並在不久之後轉移業務。EIA 指定 ECA 繼續根據 ANSI 指定的 EIA 標準制定互聯、無源和機電(IP&E)電子元件的標準。所有其他電子元件標準將由各自的部門管理。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2015 年 2 月 11 日:BQ Aquaris E4.5 Ubuntu 版成為第一款執行 Ubuntu 作業系統的手機
圖源:CSDN 下載自東方 IC
2011 年 10 月 31 日,馬克·沙特爾沃思宣佈推出 Ubuntu 14.04 時,將支援智慧手機、平板電腦、智慧電視。隨後,這個概念演變成了 Canonical 公司與 Ubuntu 社群所開發的移動裝置作業系統——Ubuntu Touch(又稱 Ubuntu Phone)。Ubuntu Touch 專為觸屏行動裝置所設計,現時,Ubuntu Touch 因為 Canonical 公司的馬克·沙特爾沃思在 2017 年 4 月 5 日宣佈該專案因為市場原因停止開發後由一個社群組織 UBports 接手並進行開發。
到了 2015 年 2 月 11 日,第一隻搭載 Ubuntu 的智慧手機,Bq Aquaris E4.5 在歐洲上市。BQ Aquaris E4.5 是西班牙製造商 BQ 的一款 Android 智慧手機,於 2014 年 6 月作為廉價雙 SIM 卡手機投放市場。裝置也同樣搭載基礎的 Android 版本,從 v4.0 開始,可以更新到 Android 4.4.2 ( KitKat )。BQ 沒有對安卓的原生系統進行任何換皮,用原汁原味的 UI 保留了未經修改的“Google 體驗”。
2015 年 2 月 11 日,BQ 與 Canonical 合作推出了 BQ Aquaris E4.5 Ubuntu 版,並透過一系列線上閃購活動開始在歐盟逐步釋出。BQ 公司後來在 Aquaris E5 上也採用了類似的模式,也就是首先在 Android 上釋出,然後在 Ubuntu Touch 上釋出。移動作業系統之間的對比是智慧手機經久不衰的話題,然而除了系統生態,還有許多因素可以影響一個人對於手機的選擇;你的選擇都是什麼呢?歡迎參與本期投票,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真知灼見。
【歡迎投稿】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計算機科學發展至今,有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人物,歡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歷史上的今天」,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
《新程式設計師003》正式上市,50餘位技術專家共同創作,雲原生和數字化的開發者們的一本技術精選圖書。內容既有發展趨勢及方法論結構,華為、阿里、位元組跳動、網易、快手、微軟、亞馬遜、英特爾、西門子、施耐德等30多家知名公司雲原生和數字化一手實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