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遲來的報告。最近有些懶了,釣完魚寫報告斷斷續續,再加上春節走親竄戚,各種姑爹大姨家吃出吃進,小酒一杯,從中午就暈到第二天,人就各種不想動,不動手不動腿也不想動腦,報告的事自然也拖了下來。但作為一個正經的釣魚人,釣了魚怎能不和盆友分享?假期結束了,調整了心態和身體,報告還是繼續完成吧
快過年了,偷得一日閒,天也遂人願,連續陰雨來了個大晴天,趕緊約上小方和健哥,直奔釣點!一路上習慣性的開啟app看指數,還是不怎麼高,和小方健哥說了一句,大家討論一會,都發覺可能平臺垂釣指數首先根據氣壓來判斷垂釣是否適合,再綜合當天的天氣風力來得出最終的垂釣指數,而昆明地處高原,海拔高氣壓自然無法和平原地區相比,所以平臺得出的垂釣指數一般都不怎麼高!
一路在山中兜兜轉轉,一個小時的車程後終於來到目的地停車點。太陽已經爬得有些高了,看著周圍斑駁的樹影,大口呼吸著有些潮溼而新鮮的空氣,心情不由得大好!
釣點還在山腳,落差很大差不多有400米。本來山路崎嶇,但心念唸的釣點就在近前,下山就很快了,15分鐘就來到釣點。
這是一個水庫的岔灣尾巴,水庫很大,被群山環抱,環繞水庫的路就有20多公里,也就有很多的岔灣。這個釣點小方和健哥來過,說是鯽魚成群,鯉魚也在深水區到處跳。
野釣我歷來主釣鯽魚,而小方和健哥則興沖沖的直奔鯉魚大物而來。今天釣魚的人很多,之前健哥和小方的老釣點都被佔了,只能是重新開闢新釣點。我選的釣點在最尾巴處,雜物聚集,左右兩側有灌木,亮水處各有一塊大石頭向水裡延伸,健哥說幾個星期前這裡還是乾地,水應該才漫起來的。我試了一下水深,有1.2-1.5米,但靠近淹了一半的樹冠下有一個臉盆大小的深坑,差不多2米,越靠近樹幹則水越深點,但容易掛。有障礙有雜物有深坑,就把這裡作為主釣點了,不過有些考驗我的拋杆技術,一定要精準,往左就拋在大石上,太淺,稍微往右一點就在樹樹上了。
旁邊7、8米有4個年輕人,一面釣魚一面燒著洋芋吃,見我把釣點定好,熱心的提醒說太掛了,他來時就來這裡拋了一下,第一杆就掛了子線,再拋又是一付,果斷放棄了。我問戰果如何,說不行,麥穗太多,餌料難得到底,跑鉛也是麥穗,不過對面兩個用7.2米長杆的中年釣友到是上了幾尾鯽魚。
一小把酒米和小雞飼料打窩,我又拿著5.4杆在右側大石頭旁1.8米的地方打了一個窩,新釣點野釣,多打窩多支桿,總是比單杆死守一個窩子要好。餌料用大魚王的腥香通殺,氣溫低總是要腥一點,但不想用濃腥,免得招來無數小雜魚。另外還備了蚯蚓和谷麥。
一切準備就緒,4.5米杆1.0主線0.4子線5號袖吃鉛1.4克蘆葦調2目釣1234目,開幹!先期老規矩,上鉤搓餌,下鉤拉餌,到位1分鐘就起杆,準備10分鐘後再雙鉤都換成拉餌。但麥穗根本沒有給我調整的機會,畢竟窩料摻有小雞飼料,才拋了2、3杆,浮漂就根本定不住,大幅度的不停跳動,後來更是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了,直接各種平移。我直接把子母剪短成10公分左右,加了點鉛調成平水,雙鉤穿蚯蚓不打截口守底。
調整還是有效,魚來得很快——當然是麥穗,在一個誇張的黑漂後,開杆魚來了。第一尾魚是不能放的,我拿出魚護下水,旁邊的年輕人有些羨慕的問中魚了?我笑笑說一尾大麥穗開杆魚不能放啊。幾個年輕人一齊笑了起來,其中一個給我展示裝在一個大塑膠瓶裡的10多條麥穗。哈哈,同道中人啊!
有麥穗就會有鯽魚。幾分鐘後,一個緩緩的頂漂,我心中一喜,打口中魚,感受到手中傳來力度,手上用力,一尾漂亮的鯽魚飛出水面!
有一尾就有兩尾,接著就是一個上魚的小高潮!拋個四五杆,麥穗來攪一下,就有一個頓口或黑漂或頂漂,就有一尾小鯽魚出水!
將近一個小時,上了10多尾鯽魚,個體都差不多一般大。旁邊幾個小夥子看我上魚眼熱,問我釣法餌料,一個心急的乾脆跑過來看我釣,又拿他們用的餌料給我看,我笑笑說可能這裡有幾條魚吧又拿了些蚯蚓給他,小夥子就急忙回去招呼同伴換餌了!
氣溫慢慢升高,我依然正常作釣,可麥穗明顯更攪了,換成跑鉛了,雖然會中鯽魚,但明顯麥穗中鉤率也高了!
而且有時明顯是麥穗口懶得打,一會浮漂不動了,起杆都是各種掛,有些掛得淺,輕輕一拉就出水了,無非是損失了子線和鉤,但有些掛得牢,左拉右拉才出水,但晃動了樹枝和水底的雜物,驚了魚,再有鯽魚口也是半小時後的事了!我只能是每次大動靜的掛底都有稍稍補上一小把酒米,免得窩子散了!
釣魚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魚口少了,對面兩個釣友也按耐不住正經魚口又少還掛底嚴重,收杆走人了!魚不吃我吃,拿出芝麻餅,慢慢的吃著,看看天,看看山,看看樹,看看水,吹著風,心裡平靜而又愜意,也許這就是很多人那麼喜歡釣魚的原因吧!
吃完再拋杆,一陣怪風吹過,主線直接掛在樹冠上,一陣拉扯,手上一輕主線沒了,我的盜版啊盧啊,我看著飄揚在空中的半截主線苦笑。換線,風持續吹來,越來越大,把周圍的雜物都吹到釣點,已經暫時沒法釣了!
打了點酒米,我跑去找小方聊天,他6.3米杆4+2線租13號伊豆鯉餌釣底主攻大物,差不多3、4分鐘就起一杆,餌料拋了半盆,魚毛都沒見到過!建哥7.2米逗杆,也是魚口稀少,我突然心念一動,我釣點趕緊樹根的地方逗釣應該可以啊。和建哥一說,他抬著魚竿就到我老釣點。第一杆到底不到10秒,就有口中魚,健哥一邊把魚申到我面前幫摘鉤一邊高興的說可以啊!
建哥進入連桿模式,只要拋入釣點,最多逗4-5下,就會有魚出水。不過就是難拋,短短半個小時已經掛樹枝10來次,換鉤4次!又一次換鉤後,建哥終於爆發了,不住的感嘆釣魚就是矛盾啊,藏魚的地方都有障礙物,好拋杆一點不掛的地方又沒口。我笑著說10來副子線一副主線漂都在樹上了!
終於雜物吹走了,我又可以釣了!小方跑過來說要粘點魚味,我把4.5米杆讓給他,告訴釣點注意事項,我就在旁邊吧嗒吧嗒的做技術指導!儘管如此,小方也逃脫不了掛底的命運,間或幾條魚出水算是了了粘魚味的心願,但頻繁掛底換鉤也讓他失去了興致!
太陽偏西了,幾個小夥子早就收杆走人了,對面還有兩個釣友也開始收了,小方的大魚夢應該是無望了,也招呼著收了!
下山容易上山難,那麼陡的坡,我們都走走停停氣喘吁吁,回望釣點,風聲陣陣,綠樹櫻櫻,鳥鳴聲此起彼伏,舒服極了!我們紛紛嚷著說這次不過癮下次再來!
最後魚貨,差不多3公斤,雖然不盡如人意,也還算是小有收穫!!
殺完魚照例洗魚竿眼鏡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