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德經》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悔,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泊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彼而取此。
淺釋
有德:有,自然蘊含。不失德:不想失去德,處處維護德。上德無為:無,按《說文解字》“無”通“元”。而:並且。無以為:元以為,為元,在源頭上做。有以為:以,原因,理由。悔:懺悔。能夠懺悔,表示存德。識:記述。前識者:指上面德、仁、義、禮諸多學問修養。華:外在表現。愚:愚昧。居其厚:用心在德、仁、義。居其泊:用心在禮。
又
上:高尚。不德:沒有表現出德行。是以:以是,因此。上禮為之:為之,制、行繁褥禮節。莫之應:莫應之,沒有誰響應他。攘:推搡。扔:拉。泊:同薄。首:開端。以上數字、詞之釋義同梁說。
譯講
高尚的德無須刻意表現什麼德行,這是因為他自然蘊含美德。低端的德不想失去德(處處想表現、維護德),這是因為他並沒有真正的德。高尚的德在德的源頭下功夫,並且只在德行的源頭上做;低端的德想處處維護自己的德行,並且有各種維護的理由。大仁行仁,並且只在行仁的源頭上下功夫。大義仗義,並且有各種仗義的理由。最高階的禮,制、行各種繁褥禮規,卻沒有什麼人回應他,便只好對人推推拉拉要人跟隨他。所以道失去了才有德出現,德失去了才有仁出現,仁失去了才有義出現,義失去了才有禮出現。那個“禮”,是最少的忠最少的信的體現,(是忠信俱失後不得已出現的禮規),並且是禍亂的源頭。前面描述的德、仁、義、禮,是道的外在表現,(有些)並且是愚昧的開端呢!因此大丈夫用心在上德、上仁、上義上,卻不會在禮上費功夫,用心在道上,卻不會在假德、假仁、假義,不會在禮上下功夫。所以(大丈夫)(應該)放棄浮華的東西,選擇厚實的道(以及合於道的德、仁、義、忠、信)。
章旨
本章為下篇《德經》總綱。本章提出“上德”、“下德”、“上仁”、“上義”、“上禮”的概念,並從做法及社會的回應上揭示其各自本質,釐清這些概念之間的關係及地位,指出假德假仁假義及禮是愚之首,禮是亂之源,提出大丈夫應居道、德、仁、義、忠、信之厚而棄禮之薄的主張。
探究
一、老子反對的是繁褥禮節的“上禮”,出於真誠的簡便的待客、外交禮節還是要的。
二、簡便的禮節和健康的幽默一樣,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
三、一個人如果時時處處想表現、維護德、仁、義、禮,很有可能有時會變得不擇手段,而掉入“假”的陷井,反而失去了德、仁、義、禮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