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九川通過幾年的學習、體悟與實踐,漸漸明白了“格物”的真諦,感覺做功夫越來越有頭腦,但是心中依然覺得缺點什麼,很難尋找到真實的安穩與快樂之處。如同我們現代人,當自己經過數年的艱苦打拼,事業、財富都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原來設定的一些目標已經基本實現,但是心中依然還存在於一些危機甚至是焦慮,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
對於這種來自內心深處的焦慮感,我們如何認知和對待呢?
王陽明開導陳九川說:“你應該去心上尋個天理,這就是‘理障’了。想要破除這個‘理障’,是有個小訣竅的。”
所謂“理障”,是佛教用語,大意是以理阻礙了正識。太過於執著理的本身,或許有時會遮蔽我們的雙眼,看不清事物的本來面目,導致自己迷惑而不知方向。就像德國詩人席勒的一句話:“人生反而把人生掩蔽住了。”蘇東坡的名句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大致也是這麼個意思。
如何破除這個“理障”?陽明回答兩個字:致知。
那如何“致知”呢?陽明說:“你的那一點良知,就是你自家的行為準則。凡是你的意念所到之處,對的就知道是對的,錯的也知道是錯的,根本不會欺騙到它。你只要不欺騙你的良知,實實在在去依著它做,善就可以存養,而惡就自然去除了。良知在這裡是何等的穩當與快樂,這就是‘格物’的真正秘訣、‘致知’的實在功夫啊。人要是不懂得這個關鍵,他又怎麼去‘格物’呢?”
一個人的良知,就是他的行為準則與底線,凡事問問這個本來的良知,生命中的困惑與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了。
王陽明用這個“格物致知”之功,開導過很多人,比如紹興太守南大吉,他每次與先生交流,總會有醍醐灌頂的感覺。
有一次南大吉問先生:“我在工作上有很多迷惑,也存在很多問題,您能否給我指點一下迷津呢?”
陽明問:“你都有哪些困惑和問題呢?”
於是南大吉將他工作上的問題全部數落出來。
陽明說:“好的,我已經提出建議了。”
南大吉一臉茫然地問道:“可是剛才您一句建議也沒提啊!”
陽明笑著說道:“你講的問題很細緻,是什麼讓你知道這些問題的呢?”
南大吉恍然大悟:“正是我的良知啊。”
“既然你知道是你的良知,它就是你行事的指導原則和行為底線。這個良知,你剛才因為沒有欺騙它,所以它真實地暴露了所有的問題。你再繼續問問你的良知,怎麼做才是對的,怎樣才能保持善念,那些問題或者惡念不是自然就去除了嗎?這不就是你的答案嗎?”
當南大吉明白“良知”的訣竅之後,沒過幾天,他又來問先生:“我按照您的方法仔細去實踐,發現真是那麼一回事,當我工作上出了問題之後,我就用心總結和梳理,隨時問問自己是否保持了善念、是否去除了惡念;甚至在問題沒有發生之前,我也問問自己,這樣做是否符合自己的良知。”
王陽明說:“這就對了,良知就是你的明師。詢問別人的意見固然是好,然而還是沒有自己真正覺悟來得穩當和快樂啊。”
以上節選自《江波講傳習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