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清代影視作品中,經常看見某一個讀書人考中進士後,很快就被皇帝任命為知縣。這也讓人產生一種誤解:一旦考中進士後,就可以馬上授予官職。實際上,清代的新科進士要想成為一個知縣,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新科進士的喜
古人有四大喜,即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現在看來,只有金榜題名才是讀書人真正的幸事。畢竟考中一個進士實在是太難了。
據不完全統計,清代共開科112科(包含恩科),總共錄取了26848名進士,平均每科差不多240名進士。從年齡上來看,清代中舉人的平均年齡為31歲,進士則為34歲。這樣看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僅僅是極少數讀書人才能實現的終級願望。
一個讀書人十年寒窗考中進士,期間經歷了多少苦楚,恐怕現在的人是無法想象的。但一旦中了進士,各種榮譽也就隨之而來。首先朝廷要發上一筆銀子,讓新科進士在當地建進士碑,並給予一段時間的假期,回原籍顯擺顯擺。
按例,新科進士回鄉後要大擺宴席,親戚朋友同年們都要送上一筆不小的禮錢,當地官府也會有所表示,知縣老爺也會按官場慣例送上一筆不菲的學禮。
以曾國藩為例,他考中進士後回原籍後,幾乎把湖南各府都走了個遍,實際上就是打秋風,這一趟回鄉,讓他撈了不少的錢財。不過這也是清代的風氣,大家都是這麼幹的。儘管進士有功名在身,也獲得了入仕為官的資格,但距離當官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新科進士的悲
明清兩朝,新科進士能直接授官的只有一甲三名,狀元授予修撰,榜眼、探花授予編修,皆為翰林院官。至於二、三甲進士,則要參加朝考。朝分為一二三等,一等者進翰林院深造,二等排名靠前的也有機會成為庶吉士。
二等排名靠後以及三等者,則要成為候補,等待吏部的銓選。清代的候補水太深,對於那些急於入仕的新科進士來說充滿著無盡的辛酸。
按規定,在京各衙門以及各省州縣,有官位開缺時,吏部才會啟動銓選程式,這多少有點運氣的成分在裡面。如果運氣好,正好有一批崗位開缺,那麼則有可能很快授職,如果沒有崗位開缺,就要一直等下去。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很殘酷的,一般情況下,崗位開缺的僅有幾個,而新科進士除了庶吉士以外,大部分的二、三甲進士都要參與競爭。人一多條件自然也高了。在銓選的過程中,吏部又要分二甲、三甲,同樣是二甲,又要分出排名。這樣一來,只有少數人有機會進入銓選的程式。
問題的關鍵是,在銓選的過程中,參加競爭的還不僅僅是新科進士,還有上一屆的或是前幾屆的進士,以及那些請病假,回家守孝的前任官。這麼算下來,一個崗位就有數十人乃至上百人參與競爭,其難度可想而知。
那麼通過了吏部銓選就一定能實授嗎?顯然不是的,還必須經過一個上崗前的考核,主要是身家清白,祖上三代有沒有錢糧虧空或是臨陣脫逃一類的,排除了這些因素外,才能在吏部的帶領下參與引見,即皇帝親自面試。不過引見基本上是個程式,畢竟新科進士擔任的都是一些低階官員,走個過場而已。
新科進士授官主要分為京官和地方官兩大類,京官如果是高配則是各部主事,低配則是內閣中書一類的;地方官主要是各省知縣或是學官。
需要注意的是,清代新任官員都有一個為期一年或三年的實習期,京官稱為“行走”,地方官稱為“試俸”。行走或試俸期間是沒有正式編制的,到了期滿後才能由各部堂官或是各省督撫考核通過後,才能正式上任。
京官的情況相對要好一些,只要略懂人情世故,都會透過考核。而地方官就不同了,按例進士被吏部任命為知縣後,還不能直接去上任,而是要聽從地方督撫的安排。
而督撫和吏部在人事權上是有矛盾的,尤其是低階官員的任命權實際還是掌握在督撫手中。比如某進士被任命為知縣,但是到了地方以後,督撫不認可吏部的任命,以種種理由推脫不讓上任,而是派遣一些臨時性的差事,冠以“署理”的頭銜,遲遲不給轉正。
有資料顯示,清代的進士要想成為一個實授的知縣,短則五六年,長則八九年。以康熙、雍正時期為例,進士實授知縣的時間為8年,乾隆時期略短為7年。當然這取得是平均值,不排除那些運氣好短時間就能實授的,但進士授實缺時間長應該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