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不是炮火連天的戰場,但硝煙瀰漫;這裡沒有隆隆的炮聲,卻機聲轟鳴。1964年8月1日,我國第一套連續式濃硝酸生產裝置在蘭化建成投產,翻開了我國“濃硝”史上的第一頁。在這個特殊的戰場,“濃硝人”創下了輝煌的業績。
濃硝酸是國防工業的重要原料。國防事業需要濃硝酸,國家需要濃硝酸。“濃硝”車間是當年蘇聯援建我國的156項工程中“蘭州肥料廠”的工程之一,由蘇聯專家幫助設計並提供全部裝置和工藝資料。1960年7月,蘇聯撤走專家,撕毀合同,停止供應重要裝置,給正在建設中的濃硝酸工程帶來了嚴重的困難。
在一系列接踵而至的困難面前,日夜奮戰在濃硝酸工地的建設者們,沒有氣餒,沒有退縮,而是更加堅強,更加理智,更加成熟,更加激發著他們為國防而戰的情懷。這也是“濃硝人”的唯一正確的選擇。
初建時的濃硝酸工程,按軍工企業的模式實施管理:門口設崗,進入工地要憑專門通行證件。到這個車間當工人都要“根正苗紅”。因此,“濃硝人”知道,他們從擔起濃硝酸生產重任那一刻開始,就把自己的情愫與國防建設緊緊連在了一起。
當時,參加濃硝酸工程建設的人們,面對空曠的廠房,被擱置在工地上七零八落待安裝的裝置、殘缺不全的技術資料……引燃起熾熱的國防激情:“‘老大哥’不幫忙,我們就自己幹”;“洋教頭”靠不住,就找“土專家”求教。他們堅持幹中學,學中幹,不會就學,不懂就問。為了濃硝酸裝置早日建成,大家集思廣益,知難而上,忍飢挨餓,頑強攻堅。經過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頑強奮戰,他們攻克了一道道難關,把廠房建起來了,把裝置安裝起來了,把技術資料搞出來了。
情在危難中展現
20世紀70年代初,經過幾年連續生產的濃硝酸裝置早已面貌全非,“傷”痕累累;裝置洩漏嚴重,裝置、地坪常見酸跡斑斑,廠房內硝煙不時揮發瀰漫,車間裡工作環境極其惡劣;操作人員戴著防護面具,穿上雨衣式防酸服和長統靴進現場工作。如遇特殊情況,現場的境遇就難以想象了。
1971年,國家給蘭化下達了10萬噸的濃硝酸生產任務。在千瘡百孔帶病運轉的裝置前,工人們不分晝夜地生產操作,還是有勁兒用不上。1至8月,時間過了2/3,生產任務只完成了年計劃的1/3 多一點兒。面對國際敵對勢力亡我之心不死的大環境和國防急需的“政治任務”,蘭化黨委書記劉祺瑞帶領10多人的工作組到濃硝酸車間蹲點。化肥廠黨、政領導也從全廠抽調大批力量支援“濃硝”檢修。蹲點組進點,和工人一起三班倒,堅持跟班勞動,跟班宣講,反覆發動群眾大講國內國際形勢,大講大慶人為國爭光的愛國主義精神,用“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鐵人精神鼓舞士氣,及時宣揚報道好人好事,努力改變車間現狀,人人爭當生產裝置的“保護神”。
車間黨支部因勢利導,再次組織了“是伸手求助外援甘當‘救濟戶’,還是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大討論,“濃硝人”給出了“在車間範圍內打破本位主義,樹立全域性觀念”的答案。群眾發動起來了,生產上去了。在全體參戰“濃硝人”的共同努力下,組織了一次次從人員到裝置滿負荷、高負荷,甚至是較短時間內超負荷的生產作業。工人們以“脫皮掉肉不叫苦,廢寢忘食不少酸”的氣概,用了4個月的時間,搶出了全年2/3的生產任務。
艱苦的環境能錘鍊人。正是這艱苦的環境,在向國家提供國防產品的同時,也造就了這個英勇無畏的團隊。工人出身的車間檢修主任柯義年幹工作衝在前、幹在前、吃苦在前,帶領工人大幹、實幹加苦幹: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他的身影;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他在指揮。時過境遷,斗轉星移的數十年間,在濃硝酸生產過程中,“濃硝人”像一顆顆螺絲釘,固守在祖國大廈的基座上無怨無悔,不棄不離。在這個鍛造國防情懷的熔爐裡培育出了受傷不離生產一線的祖振海;冒著被硝酸燒傷的危險,在第一時間衝向搶修現場帶頭苦幹的班段長楊在中;與工人打成一片,為改變“濃硝”面貌大膽進行改造革新,為“濃硝”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的李建中……許許多多的典型人物,為“濃硝”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情在融合中昇華
濃硝酸裝置開車沒幾年,“傻大黑粗”的蘇聯裝置工藝、質量低劣的弊端逐漸顯現,加之濃硝酸固有的強腐蝕性,使處於高溫下工作的關鍵裝置——高壓釜、漂白塔損壞極其嚴重,經常因裝置出現故障而被迫停車。漂白塔筒、高壓釜反應筒的經常損毀,成了濃硝酸生產的“攔路虎”,國內沒有製造能力,只能從蘇聯進口。在難題面前,蘭化紅旗班組——濃硝車間綜合班,在紅旗手馬德有的帶領下,主動請纓,決心自己動手修反應筒,製造漂白塔。反應筒體積大、鋁板厚,直徑I040毫米、長8000毫米,壁厚度25毫米,不好鏟也不好焊。他們不畏艱苦,硬是用“螞蟻啃骨頭”的方法一點一點地將腐蝕的焊縫剷除乾淨,再在筒外煤氣加溫,筒內幾把焊槍同時噴火,把整個反應筒變成一個大火爐;150℃的溫度計一放進去,水銀柱一下就升到了頂;人們戴的防護眼鏡一會兒就烤得變了形。
幾年中,他們共返修反筒8臺,自制漂白塔21臺,返修漂白塔筒39臺,為國家節約了大量的鋁材和資金,保證了生產的正常進行,確保了國防建設的需求。為了扭轉舊“濃硝”生產裝置“跑冒滴漏”嚴重的被動局面,車間組織了由工人、技術人員和幹部組成的三結合小組進行攻關。時任車間主任的老知識分子辛秉政,為搞好生產,經常睡在車間,吃在現場,有時一週都回不了一次家。他以“三結合”小組為依託,以生產現場為課堂,憑著摸、聽、查、看等最原始的方法進行裝置檢測,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他們主動改進了負壓流程,減少管線中的彎頭,加大負壓,改變操作方法,減少了因此而冒黃煙的頻次。
為減少或消除裝置隱患,生產過程中,化工和檢修工密切配合,堅持做到見縫就焊,見漏就堵,共同保證與提高裝置的運轉週期。綜合班在老班長李玉生的帶領下,自已動手將漂白塔碳鋼法蘭夾套改造成鋁筒夾套,大大減少了“跑冒滴漏”。這一革新成果曾在全國推廣。隨著“濃硝人”對濃硝酸生產感情投入的增加,對裝置狀況改善和管理的逐漸強化,產品產量年年超額完成國家計劃,產品質量逐年提高,先後三次獲得國家質量銀質獎;車間多次被評為廠、公司、省模範集體、先進集體。一代代“濃硝人”,為國家爭了光,為民族爭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