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時期是清朝最強盛時期,它涉及到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清朝皇帝。
要說“康乾盛世”時期的三位皇帝中,誰為盛世的貢獻最大?估計會出現很多爭論,但要說誰名聲最差,毫無疑問是雍正皇帝。
雍正在“康乾盛世”中的作用是“承上啟下”,最主要的貢獻是改善了國家的財政問題,簡單說,就是把國庫的錢搞得多多的。
在當時的清朝,經濟上增加收入的辦法其實不多,既沒有鼓勵大航海,向外尋求資源或財富,也沒有鼓勵科技發展來自我開源。
說白了,清朝的皇帝受限於經濟知識的欠缺,受限於自給自足的滿足,受限於對外交流的狹隘,不知道怎麼搞活經濟。
因此,雍正想把國庫的錢搞得多多的,只能是在原有的分配形式基本固定的小農經濟模式的框架內進行。
而雍正推行的所有政策,如著名的“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等等,不論好壞,本質上其實是強行改變財富分配。
他把原本分配給士紳和權貴的一部分財富收歸了國有,在蛋糕沒有做大的情況下,自然是國庫裡面的錢變多了,士紳和權貴的兜裡的錢變少了。
且因為要從士紳和權貴的兜裡搶錢,他們又不願意甘心就範,有了對抗心理和行為,雍正需要用比較嚴猛的政治態度鎮壓,於是,雍正的名聲也就變差了,還是相當差。
對此,雍正估計也是心知肚明,他執政的中後期,為對抗輿論,就曾專門編纂了《大義覺迷錄》等書籍,在書中對社會上詆譭自己的言論予以辯解。
雍正要求全國所有官員必須人手擁有一冊《大義覺迷錄》,還要求全國的地方官、教育部門的官員向最底層的百姓和生員宣講書中的內容。
這是雍正對自己名聲的一種挽救方式,至於效果,很難說好。
因為雍正需要讀書人和士紳作為橋樑,去幫助他向底層百姓傳播,但因雍正的改革,對他最不滿的,也恰恰是這一群體。
其實,雍正執政時,在改革經濟政策的前後,多次公開向官員、士紳們講述自己要改革經濟,以及會採取嚴猛政治的初衷,希望獲得他們的理解。
雍正二年,他召集諸王公大臣當面開講,讓他們知道,自己要用比較嚴厲的姿態和方法來整頓官場及經濟,並尋求支援,《雍正起居注》中記載:
......一切制度漸次創定,朕由藩邸入登大位,四十年來,諸凡利弊悉所目睹,全在朕躬經綸規畫,以為萬世子孫之法。是以朝乾夕惕、兢兢業業,務使寬嚴得中,方可垂之永久。若明知有弊不加整頓,必加朕以懈弛不理之名矣,非治國經邦之道也。朕若竭力整頓,而內外大小臣工不能革面革心,何以為政......總之朕若能為令主,則聖祖皇帝付託的人,便是本朝列祖之功臣......
雍正八年,在面對大部分士紳、官員對自己為執行新的經濟政策而採取的嚴猛政治的反抗時,他又公開自白,《雍正實錄·卷九十一》中記載:
(康熙)祇只聖心寬大慈祥,未曾將侵蝕國帑、貪取民財之人置之重典,姑且包涵,望其徐徐感化,此實如天之仁,也乃不肖官員等,不但不知感激悛改,勉為廉吏,且恃有寬大之恩,心無畏懼,將侵盜貪墨視為固然,數十年來,日積月累,虧空婪贓之案,不可勝數,朕若不再加懲治,仍容此等貪官汙吏擁厚資以長子孫,則將來天下有司皆以侵課納賄為得計,其流弊何所底止?是以數年來朕加意整頓,以冀轉移恃恩積玩之風,若果人心知儆,舊習漸除,令朕可以施寛大之政,乃朕之至願也......
他的意思是,因為康熙的容忍,助長了貪腐之風,現在自己要糾正過來。
等到制度穩定下來,改革成功了,國庫也有錢了,自然會把現有的比較嚴厲的政治態度扳回到康熙時期的寬仁。
類似言論,在雍正時期頻繁出現,雍正就是不斷用類似的公開的上諭,用自我表白內心的方式,不停地在士紳、官員、權貴等群體中尋求理解和支援。
其實,一開始,雍正還希望用比較柔和的方式解決問題。如他繼位的當年,就想解決國庫虧空問題,並留有一定餘地,《雍正實錄·卷二》中記載:
如限滿不完,定行從重治罪,三年補完支後,若再有虧空者,決不寬貸。
話雖然說得嚴厲,但給了官員們三年的時間,並且承諾只要不再犯就既往不咎。
這其實已經是一定程度的妥協了,他也知道這個事情的難度。
只不過,雍正的媚眼全拋給了瞎子看,“斷人財路(包括部分特權),如殺人之父母”,哪怕這個錢財本就是國庫中的。
雍正的經濟改革註定要遭遇頑強的抵抗,即使他不斷自我表白,希望利益受損群體要一心為國,要支援他,可抵抗依舊。
所以,也逼迫得雍正在政治態度上,越來越狠,執行上,從嚴從嚴再從嚴。
好在,雍正繼位之初,就做好了準備,比較堅定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政策執行了下去。
雍正用名聲和堅韌換取了一定的成功,給起於康熙執政後期才開始的“康乾盛世”,扎穩了根基。
參考文獻:《雍正實錄》《雍正起居注》
推薦閱讀:雍正登基後,為改變八旗的奢靡之風,重現勇武,都下了哪些禁令?
雍正實現政治控制的武器,密摺奏事制度的應用,讓官員們只認皇帝
清史:雍正曾認為乾隆是“中庸之資”?他為何會有這樣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