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也稱龍城,從春秋末期到三家分晉,是整個中原的北大門。漢文帝“龍潛”晉陽,從東魏高歡,到以晉陽為根據地建立北齊。隋末李淵李世民父子太原起兵建立大唐,留下眾多輝煌歷史印記。
太原的府城建制始於唐朝武后主政時期的公元690年。太原府系山西省下轄一個府級行政區,類似如今的太原市。
公元979年,宋太宗下詔焚燬晉陽城,並將太原府降為幷州,移居榆次。同時,大批晉陽居民遷居陽曲縣的唐明鎮。
明洪武元年1368年,復置太原府。下轄6州22縣,其中直轄13縣:陽曲、榆次、太谷、祁縣、徐溝、清源、交城、文水、壽陽、盂縣、靜樂、河曲、太原(今晉源區)。
明代的晉王府是太原城內非常重要的建築群,顯赫的晉王府幾乎佔了全城的六分之一。因而就有了東華門、西華門、南華門。晉王府的外圍則起名為南肖牆、北肖牆、西肖牆、東肖牆和上肖牆。
順治三年(1646年)四月十二日夜,已經有著270餘年歷史的晉王府突遭大火,內城的大殿、東西齋殿、靈壽宮等盡被焚燬。
此前,太原城內已經建了諸多郡王府邸,有寧化府、坊山府、臨泉府、二府巷等,這些府邸佔據了太原市最好的地段。這些建築大都莊嚴華麗,與市內鐘樓、鼓樓、牌樓及供奉各種神佛的廟宇形成封建社會城市的特有輪廓。
經過明清兩代近600年的發展,太原府北至北大街,南至迎澤大街,東至建設路,西至新建路。
民國十年(1921年),閻錫山設立太原市政公所,轄區不斷擴大,北至新城,南至大營盤,東至耙兒溝,西至汾河。
太原城歷經了2500多年的歷史,為幾代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曾有過非常繁榮昌盛時期,但也飽經太多磨難和滄桑的太原城,還歷經了幾次戰火的洗禮,留下許多飽含歷史文脈且有趣的街名、村名,歸納起來有以下10類。
以數字稱呼的:
一人巷、二市場、三聖庵、四岔樓、五福庵(五拐巷)、六平巷、七府墳、八吊溝、韶九巷、十里鋪;
頭道巷、二道巷、三道巷,大營盤、二營盤、三營盤。
以建設的前後稱呼的:
大濮府、小濮府,大水巷、小水巷,大二府巷、小二府巷,大東關、小東關,大南關、小南關,大馬村、小馬村,大王村、小王村、后王村。
以方向稱呼的:
南十方、北十方,南肖牆、北肖牆、西肖牆、上肖牆,東校尉營街、西校尉營街、中校尉營街、南校尉營街,桃園南路、桃園北路,東米市、西米市,東羊市、西羊市,南華門、東華門、西華門,東夾巷、西夾巷,寇莊西街、寇莊北街,半坡東街、半坡西街,精營東邊街、精營西邊街、精營南橫街,天平東巷、天平西巷、天平南巷;
南大師、北大師,南固碾、北固碾,東太堡、西太堡,南瓦窯、北瓦窯,中澗河、東澗河,東橋、西橋,南坪頭村、東流村、西流村、南黑窯村,前北屯、後北屯。
以顏色稱呼的:
黑土巷、白龍廟、黃陵路、柳巷、黑龍潭、綠柳巷、紅溝村、黑駝村。
以製作或售賣的商品稱呼的:
靴巷、氈房巷、豆芽巷、柴市巷、鹹肉巷、豬頭巷、豬耳朵巷、棉花巷、鐵匠巷、活牛市、剪子巷、麻市街、帽兒巷、饅頭巷、雞鵝巷、炒米巷、醬園巷。
以水域稱呼的:
南海街、西海街、海邊街、魚池街、後小河、水西關、旱西關。
以寺廟或道觀稱呼的:
萬壽宮、純陽宮、皇廟巷、文廟巷、泰山廟、崇善寺、廟前街、神堂溝村。
以大戶名門望族或歷史名人稱呼的:
崔家巷、侯家巷、智家巷、王家巷、郭家巷、大小袁家巷、狄梁公街、呼延村、郝家莊、郝家溝、狄村、程家村、李家莊、吳家堡、溫家堡、鄭家堡、賈家寨。
以花木稱呼的:
上蘭村、下蘭村、傘兒樹村、柏楊樹村、棘針村。
以滿族人居住地稱呼的:
新城街(新滿城街)、舊城街(舊滿城街)、滿州墳。
太原這座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他的每一個街名、每個村名的命名都有著一段段不同凡響的感人故事。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國家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城市和城中村的建設與規劃不斷髮展變化,必定會有一些街名、村名消失與變化,這是歷史的必然。
回顧這些街名、村名,我們可以看出太原這座古老城市的歷史沿革與變化,也能加深人們對歷史的瞭解,激勵人們愛護和保護好這些珍貴的歷史遺蹟,對於太原乃至山西的經濟轉型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參考太原電視報“太原的前生今世”文)
(文奇、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