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制的初衷,確實是希望徹底廢除宰相制,皇帝同時親掌相權。
《皇明祖訓》:【太祖高皇帝曰:有敢言輔臣為相者,或輔臣自言為相者,坐罪。】
朱元璋:【嗣君並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處以重刑。】
問題是,後世子孫誰也沒有明太祖高皇帝如此充沛的精力與權力慾。
所以,才設定內閣,設定司禮監,分享了相權,自己才有足夠精力和時間,去鬥蛐蛐,做木工,修道練丹。
朱元璋殺胡惟庸後,廢中書省與丞相制,以天子直接統領六部,【吏部尚書】成為百官之首,又有別稱“天官”,主持每三年一考核的【京察】制度。
洪武十五年,設定【殿閣大學士】,備位顧問,明成祖朱棣正式設立【內閣】,讓【殿閣大學士】分擔政務,解縉為第一任【內閣首輔】。一開始確實只是個秘書機構,閣員職銜只給了五品,遠不如正二品的六部尚書。
明仁宗與明宣宗時期,信用內閣“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給他們加上了從一品的“三孤”(少師/少傅/少保)頭銜,尊崇其地位,更給予他們起草詔令,批答奏章的“票擬”權力,這樣一來,內閣輔臣的權力和地位,就都逐漸壓倒了六部,“閣部之爭”也貫穿了整個明朝前期。
如明代宗景泰年間,【兵部尚書】于謙以指揮北京保衛戰,大敗瓦剌大軍,力挽狂瀾、救國於危難之功,封“少保”,無論地位還是威望,均為百官之首,更得明代宗充分信任,甚至舉國軍政大事,百官行止,都是于謙一言而決。
【前後徵調,皆謙獨運。當軍馬倥傯,變在俄頃,謙目視指屈,口具章奏,悉合機宜。僚吏受成,相顧駭服。號令明審,雖勳臣宿將小不中律,即請旨切責。片紙行萬里外,靡不惕息。帝知謙深,所論奏無不從者。嘗遣使往真定、河間採野菜,直沽造乾魚,謙一言即止。用一人,必密訪謙。謙素病痰,疾作,景帝遣興安、舒良更番往視。聞其服用過薄,詔令上方制賜,至醯菜畢備。(景帝)又親倖萬歲山,伐竹取瀝以賜。】
此刻的【兵部尚書】于謙,當然毫無疑問就是大明朝的實際首相,被時人後世稱為“救時宰相”,而同時期的【內閣首輔】,均遠不能與之相比。
明孝宗弘治年間,對內閣輔臣和六部尚書採用“平衡並重”策略,馬文升/王恕/劉大夏等部臣,與丘濬/李東陽/劉健/謝遷等閣臣,皆受其信用。
然而,吏部尚書王恕和內閣首輔丘濬,平時就關係極差,互相從不說話,於弘治六年爆發一場嚴重的“閣部之爭”。明孝宗選擇支援丘濬,將王恕罷官,給事中毛珵、御史宋德、周津等人歸罪於丘濬,彈劾其“不可居相位”,明孝宗不加理睬,次年更加封丘濬為從一品“少保”。
也就是最遲從此刻起,【內閣首輔】=宰相的認知,已成為朝野百官的共識。
明武宗正德初年,【司禮監掌印太監】劉謹專權,提拔【吏部尚書】焦芳入內閣為【內閣次輔】。焦芳認為「內閣處密勿之地,雖與聞機務,而不得專進退百官之權,兼掌部印,實芳所欲也」,希望繼續兼任吏部尚書,【內閣首輔】李東陽堅決反對,迫使焦芳讓步,主動請辭部務。
換言之,到此時,朱元璋廢丞相制後,曾經的外朝百官之首【吏部尚書】,別說和【內閣首輔】比,連【內閣次輔】都不如了,在必須二選一時,只能捨棄。
李東陽之後,正德朝的楊廷和,嘉靖朝的張璁/夏言/嚴嵩/徐階,隆慶朝的高拱,萬曆朝的張居正/申時行,崇禎朝的溫體仁/周延儒……等等【內閣首輔】,更不必說,
滿朝百官甚至連皇帝自己,皆視之為宰相、首相,除“閣老”外,多有尊稱“相國”“相公”者。
朱元璋的子孫們,中後期的明朝皇帝,自己也沒有真把“永不設宰相”的“太祖祖訓”當回事,給予親信大臣的權力,比起此前唐宋兩朝,許多名正言順的宰相,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唐朝在唐高宗以後,大臣只要加了“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就算是正式宰相了。這兩個頭銜,一次可以同時加給很多人,有的還是低品官員一步登天。
如太平公主權力鼎盛時,朝堂同時存在七位宰相,五人出自她的門下,薛稷、岑羲、竇懷貞、崔湜、蕭至忠……
難道真有人以為,如正德朝的楊廷和,嘉靖朝的張璁/夏言/嚴嵩/徐階,隆慶朝的高拱,萬曆朝的張居正,這些聲名煊赫的明代首輔,無論權勢還是地位,竟還不如上述這些佞臣小丑?
嘉靖年間,楊繼盛彈劾嚴嵩:【太祖革除中書省,不設丞相,而嚴嵩儼然以丞相自居,挾皇上之權,侵百司之事。】
萬曆初年,劉臺彈劾張居正:【自內閣大學士張居正專政以來,每每自道,必曰‘吾相天下,何事不可作止?何人不可進退?’……夫其進退人也,威逼人也,宰相之實也。】
這些上引朱元璋祖訓,用以打擊權臣,指斥其"非宰相而行相權”的上奏,都被明朝中樞毫不客氣地駁回無視了。
張居正秉國時,狂言:【我非相(宰相),乃攝(攝政)也】,毫不客氣地掛上:【日月並明,九州朝大明天子//丘山為嶽,八方拜太嶽相公】的對聯。
而時人後世筆記,亦稱其“江陵張相國”。萬曆朝陳第有詩云:「跼蹐何所思,江陵張相國。」
因此,內閣首輔被文武百官通稱為“相國”,內閣輔臣被通稱為“宰相”,朝臣入閣被通稱為“宣麻拜相”,司禮監掌印太監被通稱為“內相”,在明朝中後期,再普遍不過了。
這就和明朝的六部尚書,同樣也被尊以種種古稱一樣:吏部尚書(大冢宰、太宰),兵部尚書(大司馬),戶部尚書(大司農),禮部尚書(大宗伯),刑部尚書(大司寇、大司徒),工部尚書(大司空)……一樣。而此後的清朝官場,也沿襲了這種古稱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