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劉坤 溫兆琦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近日,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北部院區一位90歲的患者給醫務人員上了一堂特殊的黨課。這位直腸癌患者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名叫張久臣。
圖為張久臣與醫護人員合影。(瑞金醫院供圖)
1949年5月,張老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10月至12月,他參加瞭解放湖北、四川的戰役;1950年10月20日,張老和戰友們跨過鴨綠江,之後一直在朝作戰,直到1953年7月迎來抗美援朝戰爭的全面勝利。
佩戴軍功章的張久臣。(瑞金醫院供圖)
“我們本來在湖北宜昌一帶駐軍,接到命令後緊急出發,從武漢坐火車一路到了遼寧丹東。”講起浴血奮戰的歲月,張老十分激動,他表示,在當時的國際形勢下抗美援朝、保衛國家,面臨的情況十分艱難。他說,現實比電影《長津湖》呈現出得更加艱苦,戰鬥更加殘酷。
張久臣(左一)年輕時與戰友合影。
去年九月底,張老因排便困難、便血等症狀入住當地醫院,腹部CT和胃腸鏡檢查顯示:離肛門4cm的位置有一處直腸惡性腫瘤。由於老人年紀大,手術風險高,當地醫院建議保守治療。家人輾轉找到瑞金醫院胃腸外科,醫院副院長、胃腸腫瘤專家趙任聯合醫院麻醉科、神經內科、影像科、腫瘤內科等專家綜合評估後,做好了手術的準備。
據悉,張老的直腸腫瘤切除術難度極大,腹腔內組織粘連嚴重、解剖結構完全改變、骨盆異常狹窄。經過醫護人員6個小時努力,手術終獲成功。之後,才有了文章開篇的這堂生動的黨課。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