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年代,全國上下各地大搞“三反五反”運動,堅決打擊貪腐行為。在遼寧撫順,負責反貪的同志得到訊息:
一個叫毛萬才的會計這幾天突然“發了財”,又是買新傢俱、又是買大衣,非常可疑!
反貪的同志迅速採取行動,把這個毛萬才以:“涉嫌利用職務之便貪汙公家財產”的罪名關押起來進行審查。”審了幾天,大家都覺得這個老實憨厚的毛會計不像個壞人,但他怎麼也不願解釋這筆錢是哪來的。
審他的同志好心勸他坦白從寬,組織不會冤枉任何一個好人。這個毛萬才終於支支吾吾地說道:“我的堂哥給了我三百萬元……”
正當大家一臉疑惑他哪來的堂哥時,毛萬才的一句話把在場所有人嚇了一個激靈:
“毛主席就是我的三哥……”
之後,毛萬才從家裡取來毛主席的親筆信,這才把誤會解釋清楚。而大家都對毛萬才如此低調感到敬佩。
原來毛萬才,就是毛澤青,他是毛家“澤”字輩堂兄弟中排行老十的小弟。
作為毛主席的十弟,為什麼毛澤青要隱姓埋名?他和毛主席之間又有著怎樣的兄弟情誼?毛主席贈給他三百萬元稿費又是怎麼一回事?
- 滿門忠烈士,犧牲為人民
在韶山毛氏家族中,毛主席這輩共有“澤”字輩堂兄弟十人,毛主席年齡排在第三,這就是他乳名“石三伢子”的由來。
毛家十兄弟中,老大、老二、老七都在幼年夭折,因此毛主席雖名為三哥,實際上已然是眾兄弟的大哥,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成為了弟弟們的表率。
毛主席早年積極參加革命,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奔走呼號。他的革命鬥爭經歷感染了幾個弟弟,他們之中的很多人都追隨著三哥的腳步加入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貢獻他們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與革命鬥爭就意味著在刀尖上行走,毛家十兄弟中有三位在革命中犧牲,為中國人民和中國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1928年,老八毛澤華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時被國民黨特務抓捕,他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始終堅貞不屈,絕不出賣同志和組織。在備受折磨後,毛澤華被國民黨下令處死。
1935年,紅軍閩贛軍區司令員毛澤覃為掩護游擊隊員撤退中彈犧牲。毛主席平生最欣賞的就是毛澤覃這個六弟,他勤奮好學,經常與毛主席一起探討馬列主義。參加革命後,毛澤覃也成為了著名的農民運動領袖,對湖南、江西等地的農民革命鬥爭有著卓著的貢獻。
據說毛主席聽到六弟毛澤覃犧牲的訊息時,含淚寫下了那句著名的“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因此我們在讀起這句氣勢磅礴的詩時,總能感到些許悲涼之感。
1943年,毛主席的四弟毛澤民在新疆被反動軍閥盛世才殺害。一年前,時任新疆省財政廳長的毛澤民與革命家陳潭秋被盛世才逮捕,盛世才對他們嚴刑逼供、逼他們承認共產黨在新疆搞破壞。毛澤民和陳潭秋堅貞不屈、視死如歸,最終被惱羞成怒的盛世才秘密處死。
毛澤民同志是我黨早期重要的經濟專家,他曾擔任中華蘇維埃國家銀行的第一任行長,對中央蘇區的經濟建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在調往新疆後,他又對新疆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起著重要的作用。他的犧牲是中國革命事業的重大損失。
最終,毛家十兄弟,活到新中國成立的只有毛主席、毛澤榮、毛澤連、毛澤青四個人。
滿門忠烈士,犧牲為人民。在毛主席這個三哥以身作則的帶動下,毛家兄弟們積極參與革命事業,他們為中國革命、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有的甚至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韶山沖這個小小的村落,走出了毛主席這樣的人民領袖、革命偉人,也走出了毛家兄弟這樣一批為了國家、為了人民而甘願拋頭顱、灑熱血的有志青年。
毛家十兄弟這樣的品質與精神也是新時代青年需要學習的地方。
- 主席親賜名,慷慨入革命
在毛家十兄弟中,毛澤青排行老十,比毛主席小了整整23歲,因此毛主席特別照顧他這個小弟。
早在家鄉韶山時,毛澤青就以做生意為掩護積極參與當地的革命活動,為當地的黨組織傳遞過很多重要的情報。抗日戰爭爆發後,毛澤青毅然決然地離開家鄉,千里迢迢奔赴延安投奔自己的三哥,實現自己轟轟烈烈幹革命的理想。
奔波了幾個月後,毛澤青終於見到了毛主席。毛主席見到自己的小弟已經長成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而且居然還有這麼崇高的革命理想,他心裡十分開心。但想起已經犧牲的毛澤華和毛澤民,他又有些傷感。
毛主席把他安排進陝北公學學習基礎文化知識,在這期間,年紀輕輕的毛澤青非常勤奮好學,尤其是對算數和算盤情有獨鍾,他後來也從事了一生的會計工作。
同時,毛澤青也展現出了很高的階級覺悟,逐漸成長為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毛主席親自作為毛澤青的介紹人,介紹他參軍、入黨,讓他真正觸及到了自己的革命理想。
在延安的前幾年,毛澤青一直受毛主席照顧,從吃穿住行到學習工作,身邊很多同志都因為他是毛主席的弟弟而對他有所優待。逐漸懂事的毛澤青認為這不是一個好現象,因此他萌生了改名的想法。
1939年,日軍向延安周邊發起攻勢,為了解決後勤保障問題,黨中央決定派遣一批能力強的青年戰士到西安等地經辦補給問題。會計工作出色的毛澤青積極報名併成功入選。
在臨行前毛澤青找到毛主席,向他說了自己改名的想法。他想給自己更名為“毛運才”,這樣到了新的工作單位同志們就不會再對他“另眼相看”,給他特殊照顧。
毛主席聽了十弟這個想法後非常讚賞,思索片刻後對他說:
“幹革命要掌握很多才能,我看不如改名叫萬才!”
毛澤青嘴裡反覆唸叨著三哥親自給他取的這個名字,心裡也是十分中意這個名字。
毛萬才挺直身板向毛主席敬了個禮,轉身要走,毛主席叫住他,從腰間取出一把手槍交在他手裡。毛主席拍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
“幹革命可不能沒有武器。武器是什麼?就是革命理論和槍桿子!”
毛萬才把三哥的諄諄教誨謹記在心,奔向了自己的新生活。而毛主席心裡也相信,這個階級覺悟很高、工作能力突出的小弟一定能在他的崗位上幹出成績,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做出他的一份貢獻。
就這樣,毛澤青真正“隱姓埋名”,放棄了毛主席弟弟這個身份給他帶來的各種特殊照顧,今後將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安身立命、投身革命。
革命勝利後,妻子對毛萬才說:
“三哥當了國家領袖,咱可算有好日子過了。”
毛萬才嚴厲地批評了妻子這種想沾光的想法,他叮囑妻子:
“我們家人絕對不能用三哥的身份為自己謀利!三哥為全國人民出了口氣,我們應該也給他爭一口氣。”
毛萬才不僅自己堅守這種不攀關係的準則,還把他作為家訓嚴格約束家裡人。在他的影響下,妻子龐淑宜和孩子們都像毛萬才一樣,把這個原則謹記在心。儘管日子過得清苦,但他們站得直,無愧於心。
在這種原則之下,毛萬才踏踏實實幹工作,從來不貪求升官發財。當他身邊的同事一個個升職當了團長、當了縣長時,他還只是後勤部隊裡的一名副連級幹部。
新中國成立後,毛萬才先後在阜新發電廠、撫順市政公司上班。對外他從來不提自己的特殊身份,只是一心一意鑽研工作,憑藉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任勞任怨的態度,毛萬才在單位口碑一直很好,是大家眼中公認的勞動模範。
- 生活皆從儉,莫提三哥名
毛萬才調往阜新發電廠工作後,一家人便在這座東北小城安了家。對於毛萬才的妻子龐淑宜來說,東北寒冷的氣候讓她這個湘妹子有些難以適應,她揹著毛萬才偷偷找到領導,提出了調回南方工作的請求。
發電廠領導認真考慮了龐淑宜的這個請求,由於毛萬才工作一直兢兢業業,領導心裡也是願意照顧他們一家的。在翻閱人事檔案時,這個領導驚奇地發現毛萬才原名居然叫毛澤青。
見領導一臉疑惑,龐淑宜便把毛萬才的身世告訴了他。領導聽後非常震驚,他當即表示:
“如果毛萬才真的和毛主席有親戚關係,那這個調動就很方便了。”
龐淑宜連忙回家把這個“好訊息”告訴了毛萬才,但毛萬才聽到這個訊息後非常生氣,他狠狠地批評了妻子。他對妻子說:
“自己隱姓埋名這麼多年就是要隱藏這層關係,怎麼可以為了自己這點小私事去麻煩三哥呢?”
不顧妻子的阻攔,毛萬才連夜趕往領導家中,請領導為他保守這個秘密。
1955年,毛萬才已經十幾年沒有見過三哥了,他心中的思念之情難以抑制,終於忍不住給他寫了封信,介紹了一下家裡和工作的情況。
毛主席日理萬機、公務繁忙,但收到小弟這封來信後很快便寄出了回信,這讓毛萬才感動不已。尤其是在信中,毛主席熱情地邀請毛萬才一家到北京來看看。這讓毛萬才對三哥的思念更加強烈。
1956年,毛萬才一家坐火車前往北京,毛主席一家熱情招待了他們。為了讓團圓飯顯得更熱鬧,毛主席特意把李敏、李訥兩個女兒叫回家裡,兩家人吃了一頓簡簡單單但又幸福美滿的湖南菜。飯後,兩家人在餐廳門口合影留念,這也是毛萬才和毛主席兩家留下的唯一一張合影。
茶餘飯後聊天間,毛主席知道了毛萬才一家的經濟狀況比較拮据,他當即從書桌裡取出一個信封,裡邊裝著他剛收到的300萬元稿費(舊幣,約相當於後來的三百元)。
面對這麼一筆鉅款,毛萬才自然是百般拒絕,他堅決不願拿三哥這麼多錢。但是毛主席的堅持和熱情最終打動了他,他接過錢後連連稱謝,在心裡暗暗決定今後要更加努力工作、服務人民。因為他知道,只要人民高興毛主席就高興。
毛主席工作十分繁忙,和毛萬才一家人吃了這頓飯後就再也沒有見過面。毛萬才帶著一家人在首都到處轉了轉,就回到了遼寧。一路上,毛萬才反覆叮囑妻女,千萬不要對外人提起這次進京的經歷,免得給三哥惹麻煩。
其實在毛萬才心中,如果這次進京是作為勞動模範進京受表彰,那他一定會喜形於色。但是自己是憑三哥的關係才到北京來觀光,還收了他那麼多錢,這在他心裡非常過意不去。
拿著毛主席給他的300萬元,毛萬才還了家中欠的債務,添置了幾件新傢俱,在妻子強烈的堅持下,他也“奢侈”了一把,給自己買了一身鋥亮的皮大衣。毛萬才穿著它上街都有些不好意思,因為他從來沒有穿過這麼好看的衣服。
毛萬才滿心念著三哥對他的恩情,把這種兄弟情轉換為努力工作、為人民服務的不懈動力。
- 兄弟情如金,一別淚滿襟
毛萬才近期的“闊綽”行為引起了公家的懷疑,反貪的同志迅速採取行動,把他以“涉嫌利用職務之便貪汙公家財產”的罪名關押起來進行審查。審了幾天,大家都覺得這個老實憨厚的毛會計不像個壞人,但他怎麼也不願解釋這筆錢是哪來的。
審他的同志好心勸他坦白從寬,組織不會冤枉任何一個好人。毛萬才終於支支吾吾地說道:
“我的堂哥給了我三百萬元……”
正當大家一臉疑惑他哪來的堂哥時,毛萬才的一句話把在場所有人嚇了一個激靈:
“毛主席就是我的三哥……”
之後,毛萬才從家裡取來毛主席的親筆信,這才把誤會解釋清楚。
毛萬才的低調、誠懇讓在場的所有同志深感敬佩,他們從來沒敢想過這個相貌平平的大個子居然是毛主席的弟弟。
不過也有人勸他說,憑他這層關係,怎麼也能申請個一官半職的,總比現在當個會計強得多,但毛萬才依然堅持著自己的原則,堅決不願給三哥添麻煩。
毛萬才的這件事傳到了發電廠書記的耳朵裡,他親自找到毛萬才談話,想請他借這層關係跟中央申請一下,讓發電廠多接幾個專案、擴大規模。毛萬才堅決拒絕了書記的要求,他直言:
“我沒有什麼關係,我就是個普通的員工。”
戰爭年代如此,和平年代也是如此。毛萬才始終堅守著自己的那根底線,從來不用毛主席的這層關係為自己謀半點利益。
1958年,毛主席到遼寧視察,他想起了自己這個在遼寧工作的十弟,提出想要去撫順見見他。市委領導很快找到了毛萬才家裡,但發現毛萬才的孩子生了重病,身邊根本離不開人。
毛萬才懇請領導千萬別告訴毛主席自己孩子生病了,免得他擔心。市委的領導無奈,只好告訴毛主席毛萬才出差了,很是不巧。毛主席雖然有些失望,但一想到小弟是在忙工作,心裡便也釋然了。
這次擦肩而過後,毛萬才再想見到三哥已是十六年之後。
1974年,毛萬才光榮退休,他和妻子準備回湖南老家探親。途經北京時,他們決定去見見三哥。毛主席聽到他們在北京時非常開心,也想和他們見上一面。但由於毛主席的病情加重,這一面終究還是沒能見上。
毛萬才夫婦在照相館照了一張合影,在照片背後寫上“三哥,我們想念你”七個字,託工作人員轉交給了毛主席。之後,二人便坐上了向南的火車離開了北京。
但毛萬才怎麼也想不到,五六年那頓團圓飯居然是他和三哥見的最後一面。
1976年9月9日,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與世長辭,這個悲痛的訊息很快傳遍了全國、全世界。無數人民都為這樣一位偉人的離去而肝腸寸斷。
當毛萬才聽到這個訊息時,患有心臟病的他差點暈厥過去。他翻出和毛主席一家人的那張合影,淚水止不住地湧了出來。
毛家十兄弟,如今永遠失去了他們的三哥,失去了一位可敬可愛的兄長,失去了一位偉大的領袖。毛主席去世後,毛家十兄弟只剩下老五毛澤榮、老九毛澤連和老十毛澤青(毛萬才)三人。
毛萬才比毛主席小了整整二十三歲,但三哥的去世給了他很大的震撼與打擊,退休後的毛萬才僅僅又活了五年,就追隨三哥的腳步去了。
但是在退休的這幾年間,毛萬才一直也沒有閒下來。儘管他帶著一身的病,但還是堅持義務勞動、為門口的菜市場打掃衛生,左鄰右舍都知道這個勤奮能幹的老幹部是個好人,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就是毛主席的弟弟。
毛萬才的身體力行成為了他們家優良的家風:身體力行為人民服務。在他去世後,妻子龐淑宜接替了他打掃菜市場的工作,甚至還“擴充套件業務”,整日打掃其他的街道,成為一名義務清潔工。
1993年,撫順市一位領導偶然讀到了介紹毛主席十兄弟的文章,這才知道原來毛萬才同志一家人就在撫順。他發動群眾一起尋找毛萬才的家人,終於找到了年邁不堪的龐淑宜。
此時龐淑宜的生活十分困難,她和毛萬才的五個子女雖然都有班上,但收入都不太理想,有時甚至拿不到工資。這位領導想要發動身邊的同事捐款,資助這位老人,並想幫她的孩子們介紹一些更好的工作。
龐淑宜拒絕了領導的好意,她雖然已經年老,但話語依然鏗鏘有力:
“什麼時候也不要給毛主席抹黑啊!”
後來龐淑宜回到了韶山老家,與毛家的後人們團聚。毛主席的女兒李敏、李訥,還有二兒媳邵華先後拜訪了她,大家都親切地叫她十婆婆。
有一次接受採訪時,龐淑宜講了她對自己這一生的感悟:
“我們是一代偉人的親屬,過著鮮為人知的平民生活,這就是在為毛主席爭光爭氣!”
結語
從青蔥歲月到滄海桑田,從戰火紛飛到國泰民安,毛家十兄弟走過了中國那段流光溢彩的紅色年華。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為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當我們今天駐足回首,毛家人的偉大事蹟和不朽精神依然能給我們帶來全面的洗禮。我們沒有生在那個年代,沒有經歷過那段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浪潮,但我們依然可以說一句:有幸聽說先輩們的故事。
毛主席作為兄弟中的三哥以身作則,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在他的影響下,毛家兄弟們個個都成了頂天立地、對人民和國家有益的男子漢。當兄弟們一個個犧牲、倒下,毛主席把這種悲痛化為動力,更好地帶領中國人民向前邁進。
而作為毛主席的弟弟,毛澤青等同志也用高尚的品質書寫著毛家家訓,讓那種精神歷久彌新、永不褪色。
筆者有詩云:
“百十年來革命中,白頭今日是家風。平生事業為人民,先烈精神如青松。”
最後謹以此文,緬懷致敬毛主席!主席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