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羊史記.看新鮮的歷史
撰文:鼓浪隱士
編輯:吃硬碟吧
在不少古裝影視劇裡,常能看到騙子假冒朝廷命官甚至欽差大臣的情節,這些人利用假身份招搖撞騙、無惡不作,最終都落了個悲慘下場。但是,也有的假欽差匡扶正義、除暴安良,並靠著主角光環全身而退。
這可不是當代導演、編劇大開腦洞,而是存在真實的歷史依據。在北宋初年,就有這麼一個人假冒欽差大臣,把不少地方官騙得團團轉,最終驚動了宋太宗趙光義,那麼這到底發生了什麼奇葩事呢?
#01.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的一個夜晚,西北某驛站來了一位陌生人,工作人員看到他所騎的馬上裝飾有精美的馬纓,認為此人非比尋常,於是給予熱情招待。而這位來客自稱是“欽差大臣”,奉聖上之命巡邊,並要求一名驛卒與他同行。
接著,“欽差”巡視了隴州、吳縣等地,以皇帝之命讓巡驛殿直姚承遂,至隴州掠監軍供奉官王守定以及吳山縣掠縣尉盧贊等人同行。這些官員被搞得一頭霧水,不明白為何欽差巡邊要帶上他們。可看到此人熟悉官場世故,又對朝廷大事瞭如指掌,加上他所騎的大馬裝飾,也就不敢懷疑他的身份,只能跟著“欽差大人”遊走。
“欽差”帶著一群朝廷命官來到了北宋西北邊陲秦州的清水縣,一到就立刻召集周承瑨、田仁朗、王侁、梁崇贊、韋韜、馬知節、劉文裕等戍邊的武將開會。當這些將領準備領受皇帝旨意時,卻聽到了“欽差大人”說要把他們全部綁了,押往秦州斬首。
眾將一聽,紛紛嚇得灰頭土臉,但也心生疑惑。田仁朗於是痛哭流涕,哀求“欽差”給看看皇帝的詔書。可是大人卻厲聲喝道:“吾受密旨,以汝輩逗撓不用命,且令盡誅汝輩。豈不聞封州殺李鶴耶,詔書豈得見也?”
眾將一聽,覺得這回是在劫難逃了。一方面,他們看到不少朝廷命官跟隨“欽差”左右,自然不敢懷疑他的身份。另一方面則是李鶴事件是當時官場眾人熟知的大案,趙光義剛剛即位時,由於被懷疑“得位不正”,就派出親信到全國各地以鑑察官員廉政的名義,去試探他們對自己的態度。而前去嶺南的使者誣陷封州(今廣東封開)的李鶴謀反,趙光義出於統治需要,也不去深究實情,就當即下詔誅殺。這種事情在北宋年間是較為罕見的,由此也可看到趙光義心裡有鬼,擔心他的皇位不保。
這些邊防大將聽到李鶴事件自然也只能自認倒黴,被這位“欽差”押著前往秦州赴死。而此時“欽差大人”得意洋洋,對著眾人說自己早在趙光義當晉王時,就是他身邊的親信。他沒想到,正是這一番吹噓,讓自己露了馬腳。
#02.
原來劉文裕將軍曾在趙光義手下做事,出於生存的考慮,就向假欽差試探了一下,這讓假欽差不知所措,隨口說了句“汝能與我同富貴否?”劉文裕見過世面,知道晉王府中人的特點,清楚這麼市井的話,絕不可能出自皇帝身邊的人之口。因此十分確定,這個欽差是假的。
於是他立刻去找田仁朗,告知了實情,並策劃了抓拿騙子的好戲。這天,田仁朗假意墜馬倒地,假欽差馬上前來檢視,並讓人把他鬆了綁。田仁朗立刻把假欽差推倒,趕緊出手,一起把他給抓了。
此時假欽差還在嘴硬,大罵“田仁朗等謀反殺使者”。可騙局已經敗露,喊再大聲也沒用,他被兩位將領押到了秦州嚴刑拷問。這位假欽差經不起拷打,很快就招供了全部事實。
原來他叫李飛雄,是秦州節度判官李若愚的兒子。他父親是個好官,在任上勤政愛民,卻教子無方。李飛雄是當地遠近聞名的混混,父親感到臉上無光,就斷絕了與他的往來。李飛雄前往京師等地,結交了何大舉等不少狐朋狗友,終日無惡不作。
有一天李飛雄覺得無聊,想玩一票大的,於是就前往盩厔(今陝西周至),探望擔任鳳翔盩厔尉的岳父張季英。他乘人不備,偷走了岳父的官馬,從而上演了這一出假冒欽差的奇葩事。但需要指出的是,李飛雄出生於官宦世家,所以才會對於官場的人情世故、各種秘聞十分了解。加上其父在秦州任職,因而他對當地的軍糧倉儲、地形險要、兵籍多寡以及官場人脈瞭如指掌,故而能做到不露破綻,把一群朝廷命官騙得團團轉。
#03.
趙光義得知假冒欽差的事之後,立刻火冒三丈,對李飛雄做出了極為嚴厲的處罰。史載:“有詔夷其三族,並捕先與飛雄善者何大舉等數輩,悉誅之,及姚承遂等皆腰斬於秦州市,先授飛雄馬廄置卒,亦夷其族。”李飛雄一家被滅族,他的朋友也被株連。而那些不明就裡的官員也遭到了腰斬,甚至連驛卒也被滅族,這樣的處罰在刑罰相對寬鬆的北宋朝廷是極為罕見的。
更奇葩的是,當時朝廷中有位大官叫李若拙,由於他的名字與李飛雄的父親李若愚很相似(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於是就被認為兩人存在親戚關係。就這樣,毫無親戚關係的李若拙也被罷官流放。
李飛雄的鬧劇雖然奇葩,但從深層看,乃是宋太宗所營造的恐怖環境所致。早在趙光義即位之初,關於他篡位的說法就在傳播,斧聲燭影、殺兄奪位並非空穴來風。為了穩固皇位,他只能採取非常手段,派出親信到各地試探地方官的忠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才讓李飛雄假冒欽差的詭計能夠得逞,說到底這場鬧劇狠狠地打了宋太宗的臉,因而其如此暴怒、嚴懲也就不難理解了。
推薦閱讀:
宋高宗生母韋太后失節嫁金人,到底是事實還是汙衊
宋太宗強幸小周後,不僅出了一幅名畫,還有一首詞作流傳萬世
史上最該平反的奸臣,被後人抹黑了800多年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