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雪山,讓我初識尼泊爾之美。
尼泊爾雖然與中國僅僅一山之隔,但直到2019年,兩國首都之間的直飛航班才正式開通。此前,要去加德滿都,需要先到廣州、成都或者拉薩轉機才行。
不過,無論是哪條航線,最值得期待的莫過於從飛機舷窗眺望珠穆朗瑪峰。
還記得,在飛往尼泊爾的飛機上,當廣播提示我們即將飛越珠穆朗瑪峰時,機艙內的乘客們都興奮起來。當時,只有機艙一側才有機會看見珠穆朗瑪峰,坐在另一側的乘客們紛紛起身,甚至導致機身一度發生傾斜。直到乘務員出聲制止,大家才悻悻地回到自己的座位。
筆者好運地坐在了“正確”的一側,因而有幸目睹了大小不一的雪山破雲而出的勝景,更在連綿無垠的雪山群中尋到了珠穆朗瑪峰那純淨肅穆的真容。從空中俯瞰這顆星球的制高點,筆者瞬間感受到了自然的偉大與自身的渺小。
珠穆朗瑪峰在尼泊爾語中叫作“薩加爾馬塔”,意為“天空女神”。在尼泊爾人看來,這裡就是“天堂的邊緣”。
實際上,尼泊爾境內海拔超過8000米的山峰有很多,世界第五高峰馬卡魯峰、第七高峰道拉吉里峰都坐落於此,為尼泊爾這個名副其實的“多山之國”增添了些許神秘色彩。
除了“多山之國”,尼泊爾還有一個更美的名字——“山中天堂”。這裡雖地處低緯度地區,但由於海拔較高,夏季涼爽舒適;在冬季,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能夠阻擋來自亞洲內陸地區的冷空氣,使得整個冬天都不至於過分寒冷。冬暖夏涼的自然氣候加上豐富的山地資源,使得登山成了尼泊爾人氣最旺的運動,登山產業也成為尼泊爾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來自尼泊爾登山協會的資料顯示,居住在珠穆朗瑪峰附近的尼泊爾人約有八成收入來自登山及相關產業。
在眾多從業人員中,不能不提的是尼泊爾夏爾巴族。夏爾巴族是尼泊爾眾多民族中的一支,素有“喜馬拉雅山上的挑夫”之稱。這個民族多年來定居於雪山腳下。憑藉超出常人許多的登山能力以及對地理和氣候環境的熟悉程度,很多年輕力壯的夏爾巴人以登山向導或挑夫為職業。他們為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愛好者們提供路線指引、器材搬運、營地架設等服務,是征服世界之巔的浪漫故事中真正的無名英雄。
與筆者同時在尼泊爾特里普文大學留學的好友林墨丞就是位登山愛好者。他曾於2014年攀登過位於尼泊爾東部的梅樂峰,因而也與夏爾巴人打過不少交道。他說,他的夏爾巴嚮導不善言談,但力氣大得驚人,而且對於雪山有著虔誠的信仰。讓他最感動的一個細節是,臨出發前,嚮導面朝珠峰跪下,唸誦起古老的禱告文,祈求珠峰保佑梅樂峰之行一切順利。誦唸完畢後,嚮導還拿起一塊石頭遞給林墨丞說:“拿著吧,這是珠峰聖母給每一個朝聖者的禮物。”
或許,對於我們這些山外的人來說,雪山僅代表了極致之美,但對於生於斯、長於斯的尼泊爾人來講,雪山更像是一種信仰,值得用一生去守護。郎競寧
來源: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