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發現啊,現在很多人非常喜歡在網上去批評人,去罵人[發怒],什麼王石,趙薇,張庭罵的是不亦樂乎。實際上呢,大多數人這樣來做呢,他是為了自己的一種感覺,因為批評別人呢,對於有些人來說,能夠帶給他一種自我滿足感,對於有些人來說呢,自我滿足感來自於。有所成就,而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呢,雖然自己過得不是很滿意,但是呢,如果別人過得更不好,也能夠給他帶來一種滿足感,也就是所說的小人呢,常常為別人的缺點和過失而感到得意。當然呢,因為在網上都是匿名的嗎,所以說呢,不需要為自己的言行去負責任。
在生活中呢,有一些人喜歡去指責、批評別人,一種呢,就是它不是那麼洞悉人性。人性是什麼呢?人都喜歡被認可,那批評指責呢,前提就是你認為他錯了,當他不被認可的時候,他內心會生髮出牴觸情緒。雖然他也有可能去把事情做了,但是呢,這種牴觸情緒就使得他的工作效率肯定不會太高,而經營團隊呢,實際上是經營的認可力,也就是當人們對你認可的時候,他做事情才會更有動力。
曾經有一個建築公司的安全檢查員,他負責檢查工人有沒有戴安全帽兒。一開始呢,每次他發現工人工作的時候不戴安全帽兒,他就利用職位上的權威,很嚴肅的批評工人,要求他改正。結果是什麼呢?受執政的工人,就很明顯不高興,而且,等他一離開呢,又把帽子拿掉了。後來呢,他決定改變方式。他在看到工人不戴安全帽的時候,就問你這個帽子是否戴起來不舒服啊,或者帽子的尺寸不合適。然後呢,用愉快的聲調提醒工人戴安全帽的重要性,然後要求他們在工作時最好戴上,這樣呢,效果就比以前要好多了。所以有的時候呢,人們在批評和指責別人的時候啊,他也是為了自己展示權威,你看我多厲害啊,你們必須要聽我的,但是這樣的結果呢,會破壞人際關係,你給予人們的尊重就不足夠。但是有的時候人們確實是做錯了事情啊,你說難道是不說嗎?不是不說,而是不能用指責的方式。因為人性就是這樣的,他做錯了事的時候呢,只會怨天尤人,就是不去責怪自己,我們也是這樣,是吧,所以我們要認清呢,我們想指責或者糾正的物件,他們會為自己辯解,然後反過來攻擊我們。
林肯,被稱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他在年輕的時候,就喜歡批評和嘲弄別人,有一次,差點兒引起一場決鬥。這件事情,讓林肯懂得了如何和人相處的藝術。從那以後呢?他就不再寫信罵人了[發怒],也不再任意嘲弄別人了。正是從那個時候,他不再為任何事兒指責任何人。在南北戰爭期間,林肯夫人都極力譴責南方人,林肯,確說不用責怪他們,同樣的情況,換上我們大概也會這樣的。1863年的7月1號到三號的時候,蓋茨堡戰役打響了,到了7月4號晚上呢,李將軍開始向南方撤退,當時呢,暴雨傾盆。李將軍帶著敗兵呢,逃到波多馬克河邊,只見前方是高漲的河水,後面呢,是乘勝追擊的政府軍。李將軍呢?進退無據真是陷入了困境[流淚],林肯知道,這是天降的大好良機,只要打敗李將軍的軍隊啊,戰爭很快就可以結束了。所以,他滿懷希望的下了一道命令,給將軍,讓他立刻出擊李將軍。但是呢,將軍並沒有馬上採取行動,他完全違背林肯的命令,遲疑不決,拖延時間,拒絕攻打李將軍。最後呢,水退了,李將軍逃跑了。林肯,勃然大怒。在極端失望的時候,林肯做下來呢,給米地寫了一封信,親愛的將軍,我不相信你對李將軍逃走,一事兒會深感不幸,他就在我們伸手可及之處,而且只要他一就擒,加上我們最近獲得的勝利,戰爭就可以結束了。現在呢,戰爭勢必延續下去,讓星期一你不能順利擒得李將軍,如今他逃到波多馬克河之南,你又如何能保證成功呢?期盼你會成功,是不明智的,而我也並不期盼你現在會做的更好。良機一去不復返,我實在深表遺憾。這封信啊,在我們看來呢,雖然是表達了不滿,表達了指責,但是呢,措辭還是比較保守的。那你認為米地將軍讀了這封信以後會有什麼表示呢?令人意外的是,將軍從來沒有讀過這封信,因為林肯並沒有把這封信寄出去。這是後來別人在一堆檔案中發現的,為什麼林肯寫完這封信並沒有發出呢?也許林肯望著窗外,心裡在想,慢著,也許我不該這麼性急。坐在安靜的白宮裡發號施令是很容易的。如果我身在蓋茨堡,像米帝一樣每天看見許多人流血,聽見許多傷兵哀號,也許就不會急著要攻打敵人了。如果我個性像將軍一樣畏縮,大概也會做出同樣的決定吧。不管如何,木已成舟了,把這封信寄出去,除了讓自己一時覺得痛快以外,沒有別的用處。將軍反而會為自己辯解,甚至會反過來攻擊我,這隻有使大家都不痛快,或者呢,逼他離開軍隊了。作為林肯年輕的時候經過的慘痛經驗告訴他,尖銳的批評和攻擊所得的效果都等於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