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齊學中醫
我們繼續學習《傅青主女科》“黃帶下”一文。
先看看“易黃湯”的藥物組成如下:
炒山藥30克,炒芡實30克,
鹽水炒黃栢6克,酒炒車前子3克,
白果十枚,碎。
水煎。連服四劑,無不全愈。
傅青主在方後雲:請往下看。
(原文)“此不特治黃帶方也,凡有帶病者,均可治之,而治帶之黃者,功更奇也。蓋山藥、芡實專補任脈之虛,又能利水,加白果引入仼脈之中,更為便捷,所以奏功之速也,至於用黃栢清腎中之火也,腎與任脈相通以相濟,解腎中之火,即解任脈之熱矣。”
(牧童夢)傅青主先生雖說,"此不特治黃帶方也,凡有帶病者,均可治之"。但臨證必以任脈及臟腑虛損溼熱侵繞為主要病機,患者當見有面黃身疲倦怠,腰痠腹困,帶下色黃等症狀。易黃湯固然是一個好方子,但應用時必須對症才好使,否則也會出差錯。若遇溼熱實證,如肝經溼熱,就不宜使用本方治療,所以必須辯證準確。
傅先師在本方中用大量山藥芡實以專補仼脈之虛,其實這兩味藥有調補脾腎的作用;車前子用少量酒炒利水之品達利溼之用;白果仁可固澀止帶而入仼脈之中;黃栢可解腎中之火,因腎與任脈相通,解腎中之火就是清任脈之熱。
綜觀全方專補任脈脾腎之虛,加以少量清熱利溼之品,總之易黃湯適宜於任脈虛損性溼熱帶下為宜。(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