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南法制報
在道德經中,商榮問老子:“為何一個人年老時,牙齒掉光了,舌頭卻還在?”
老子回答:“牙齒之所以都掉了,是因為它過於剛強;而舌頭知道何時展現柔弱的一面,所以能夠存在得更長久。”
生活裡,我們習慣的認為只有強者,才能佔上風。
但其實,那些懂得示弱的人,往往會走得更遠。
示弱不是無能,而是一種智慧。
有時候,我們之所以在人際關係中處處碰壁,是因為鋒芒畢露,從來不肯認慫。
可是卻忽略了,示弱是一種溫柔的力量。
民國時期,26歲的沈從文,已然是文壇最受矚目的新星。
他有一次受邀到大學裡講課,許多學生慕名而來,擠滿了整個教室。
沈從文剛走上講臺,就被當時場面給嚇到了,他愣是在臺上呆呆地站了十多分鐘,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等他緩過神來,只好一面低著頭講課,一面在黑板上抄寫提綱。
原本預備講一個小時的課程,不到十分鐘就全部說完了。
底下的學生,開始有些躁動,臺下小聲地議論著。
這時候,沈從文拿起一支粉筆,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句話:“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課,人很多,我害怕了。”
看著這句話,臺下的學生都站了起來,並回報以理解和鼓勵的掌聲。
沈從文用弱者的低姿態,來坦誠自己的不足與緊張,既得到了學生們的諒解,又化解了自己的尷尬。
真正厲害的人,遇事就懂得適當示弱,永遠給自己留有一個臺階和餘地。
內心虛弱的人,才會時時刻刻爭強好勝;心裡平和的人,早就無懼別人的眼光。
示弱不僅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手段,更是一種以柔克剛的力量,能在無形之中化解很多問題。
示弱不是認輸,而是一種格局。
春秋時期,吳越爭霸。
越王勾踐在與吳國交戰中大敗。勾踐被俘,假裝投降,在吳國為奴三年,飽受屈辱,終被放回越國。
勾踐暗中訓練精兵,晚上睡在柴薪上,又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嚐嚐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最終勵精圖治,打敗吳國,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個霸主。
人生最難得的不是逞強,而是示弱。
示弱,是一種格局。懂得示弱的人,眼裡有更廣闊的天地,不會囿於眼前的榮辱得失,雞毛蒜皮。
韓信有胯下之辱,然後能領兵百萬,橫掃齊楚;漢朝有和親之恥,然後能深入大漠,追亡逐北。
做人不能沒骨氣,但做事不能仰著頭。
低下頭,是為了看清腳下的路,認清自己,尋求昇華之道。
懂得低頭的人,才會有機會抬頭。
示弱,並非軟弱,而是權宜變通之計。
人可以示弱,但不可以軟弱。示弱是韜光養晦、養精蓄銳的好策略。
如果說,面對壓力不低頭、不屈服是有個性的話,那麼適時適度示弱,則是聰明的選擇。
而軟弱者仰人鼻息而行事、寄人籬下而苟且,沒志氣、無骨氣,沒底氣、不硬氣,是真正的懦夫。
示弱常有真英雄。“天下莫軟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強者示弱、贏者示弱,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示弱不軟弱,方能成就真正的強者和贏家。
有一句話說:“逞強是弱者的偽裝,示弱是強者的智慧。”
願你示弱而不軟弱,堅強而不逞強。
不必張牙舞爪,也能與世界溫柔相處,與他人遠近相安。
@全省政法幹警和廣大網友們,想一展你的文學才華嗎?現在機會來啦!“河南法制報”微信公眾號開辦的夜讀欄目將是你的舞臺。
內容:激人奮進的勵志故事,真摯動人的情感故事,發人深省的人生感悟……
要求:字數800-2000字為宜,文章採用word格式用附件傳送,並附上作者的個人資料和聯絡方式。
兩種投稿方式:
1.關注“河南法制報”微信公眾號,回覆“夜讀投稿”;
2.透過郵箱[email protected],註明“夜讀投稿”。
來源:人民論壇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楊淑芳
往期夜讀推薦
夜讀|如果人生只有24小時,你現在幾點?
夜讀|中國古代大家的十大經典名句
夜讀|極簡生活,是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
夜讀|11個“人生之問”,每一個都夠有力
夜讀|生活原本沉悶,但跑起來就有風
夜讀|那些不聲不響就把事做了的人
夜讀|為什麼你的時間總是不夠用?
夜讀|十二字以內的“神仙短句”,絕!
夜讀 | 向快樂出發
本文來自【河南法制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