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廷波克在1928年對猴子做了一個實驗:當著猴子的面把香蕉放進容器後,又在擋板後面把香蕉取出來,換成猴子不喜歡吃的萵苣葉子,並要求猴子去拿食物。結果發現,當猴子發現從容器中取出的是它不愛吃的萵苣葉子而不是香蕉時,猴子顯露驚訝的表情,它拒絕吃萵苣葉子,並會四處尋找期望中的香蕉,尋找失敗之後,甚至非常沮喪地向廷波克高聲尖叫,大發脾氣。
這個實驗說明,動物和人類的行為不是受他們行為的直接結果的影響,而是受他們預期行為將會帶來什麼結果所支配,這就是預期效應。
日常生活中的預期效應,往往左右著人們的情緒,左右著人們進一步的行為。當我們聽到的或是看到的,與我們預期相符,心情自然是喜悅的滿足的;而當結果是不合格時,我們自然而然會沮喪會難過。推而廣之,我們不難發現:失望就是心理預期高於現實,喜悅就是現實高於心理預期。
我們說話做事,幾乎都有自己的心理預期,所以才有所謂失望或喜悅。心理預期就是自己對某事物價值的估量。心理預期,如果設定得很好,我們會覺得自己的狀況還不錯;如果設定得不好,我們會覺得自己的狀況總是很糟糕。所以,我們要好好的設定自己的心理預期。
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心理預期往往是想的很美、期望很高,忽視客觀條件的限制。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冷靜下來思考,降低預期,讓預期符合實際。降低預期,不是要我們放低努力的標準,而是從最壞處著想向最好處努力。凡事都有一個度,我們不能去做那些超出我們能力的看似高大上、很厲害、難以達成的目標。我們要把目標適當放低些,不求最好、最快,只要稍微超過自己能力就可以了。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們做什麼事情一開始不要把目標定得太大,或者說要學會拆解目標,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完成,這既能有取得階段性的成果帶來的成就感,又能增強信心腳踏實地地接近大目標,這才是做事的一種最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