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考核應該是運營商最成功的發明,在考核指揮棒的引導下,運營商迅速獲取了十億級的使用者群。客觀上地說,Kpi考核在運營商發展壯大過程中確實起了非常大的拉動作用。但是現在考核依賴越來越嚴重,部分領導幹部除了下任務指標,別的都不會。
時至今日,新身份證使用者越來越少,使用者增長基本靠挖對手牆腳,或者誘惑使用者開多張卡。即便考核營業收入,在無法增加使用者時,只能靠增加使用者業務量。此時的Kpi考核既失去了正確引導的價值,越來越增加員工的徒勞,又坑害了廣大使用者。
在當前運營商的考核體系中,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長是主要內容。企業經營發展,為了多賺錢,這本身沒有任何毛病,但是運營商營收和利潤考核,在自上而下過程中逐級變了味,逐級加碼,層層加碼,雖然目標是為了完成上級的任務,但是加碼確實苦了員工,坑了使用者。
被廣大使用者朋友強烈詬病的“不知情定製”,也就是運營商員工偷偷給使用者定製業務,或者人為製造各種計費差錯,這種行為無異於偷盜行為,但是即便運營商在嚴肅治理,只要營業收入和利潤考核比重過大的情況不改變,這樣偷盜行為就不可能絕跡。
怎麼才能平衡目前的Kpi考核,或者怎麼才能減少考核苦了員工也坑了使用者的問題?
廣大使用者和公司員工普遍認為,在繼續考核使用者發展指標的同時,提高使用者滿意度考核佔比,至少提高到50%,同時增加員工滿意度考核,考核佔比不低於10%。
已經越來越成為基礎設施的運營商,應該平衡好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經濟責任的關係,要真正以人民為中心,更多追求使用者滿意,追求員工滿意,並在此基礎上追求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