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針對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貸款,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明確,銀行業金融機構向持有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認定書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發放的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
格局變了!保障性租賃住房 大年要來啦!
此次政策釋出,重大利好
- 有利於提高房企參與保障性租賃住房積極性,擴大房源供給。將房地產企業用於保障性租賃住房的貸款也納入到計算範圍,一定程度上會對房地產企業參與保障性租賃住房形成限制,此次《通知》有利於提升房地產企業參與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房屋投資建設的優勢,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供給。
二、有助於參與住房保障建設的企業穩定資金面。2022年上半年依然處於房企債務到期的高峰階段,房企面臨資金壓力仍然較大。由於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開發建設投資回收期長、利潤回報相對較低,分開計算額度有助於房企積極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同時,確保現金流的穩定建立房企資金、運營等層面的良性迴圈。
簡單來說,各銀行需要保持房地產貸款佔比及個人住房貸款佔比基本穩定,這對房企的融資行為和銀行個人房貸放款額度產生了直接影響,後者又與房地產市場交易息息相關。
這兩道紅線可以說威力巨大!
央行資料顯示,2021年末,房地產貸款餘額為52.17萬億元,同比增長7.9%,比上年末增速低3.7個百分點;全年增加3.81萬億元,佔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19.1%,比上年全年水平低7.2個百分點。
房地產在全年人民幣貸款總額佔比中下降。房企貸款高週轉時代結束!
在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的要求下,房企貸款“難”,規模擴張式經營顯然出問題,從去年開始,陸續有房企發出“缺錢”的哀嚎……
不過近期這一政策無疑表露出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的鬆動!
但是目的卻很明確:
國家一方面給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房企開了“綠燈”,
另一方面,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支援力度。
那麼問題來了,為啥要開綠燈呢?這件事對剛需有啥意義?
1、解決大城市住房矛盾的重要方式來了!
近期,國家發改委等21部門聯合釋出了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其中明確,針對人口淨流入的大城市,要加速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以面積不超過70平小戶型為主,關鍵是租金要求低於同地段同品質商品房,且供應物件從戶籍人口擴大到了常住人口。
可以看到,國家希望透過這項措施徹底解決大城市年輕人低價租房的需求。
這樣一來年輕人有了相對穩定的過渡期,可以安心留在大城市,城市發展才有前途,動力!
2、有利於幫助房企健康轉型
2022年上半年依然處於房企債務到期的高峰階段,房企面臨資金壓力仍然較大。
由於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開發建設投資回收期長、利潤回報相對較低,分開計算額度有助於房企積極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同時,確保現金流的穩定建立房企資金、運營等層面的良性迴圈。
告別了高舉債、高週轉的粗狂式擴張經營模式,房企應該想想接下來如何健康、可持續發展,而不是想方設法壓縮成本,甩鍋給“購房者”。而且,隨著土地市場中越來越多“配自持”地塊出讓,房企也將主動或被動的涉足住房租賃業務。如果是這樣,被動接受,不如主動想辦法找路子。
給參與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房企“開綠燈”,也有政府給房企“指路”的意味。
所以,保障性租賃住房大勢所趨,只是期待加速發展的同時,別落下咱的共有產權房,一個讓年輕人“低價租房”,另一個讓剛需“低價買房”,都是解決咱實際問題的“實在政策”,期待今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