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最近在官網發出訊息,部署全年工作:要求要充分釋放居民住房需求。
去年我一個親戚想買個一樓的房子給老人住,和房主基本談妥了,結果要辦理貸款的時候,才知道二手房貸款暫停了,就沒買成,幸虧房主通情達理,退了定金,沒有什麼損失。
人民銀行也發出訊息,要在穩定的基礎上,促進經濟發展。
什麼叫釋放居民住房的需求,直接說就是呼應配合人家的房貸需求,釋放什麼意思,很是艱澀難懂。很久以來,不管是央媒還是很多的主流媒體,大概是回應網路用語,追求時髦,基本上不說人話,試想一下,你在家裡給老人這樣說話,還不得被打出去?
央行近來動作頻頻,無非就是喚起人們的購房興趣,為人家提供房貸的方便,這樣才能回應剛需們的住房需求。
對於金融系統,引導消費唯一能做的就是加減法,一個是加息一個就是降息,從而來調動資本的進出。因此上利息的變動反映著銀行的主觀能動性。也是為了配合國家的意志,那就是保障樓市的穩健,積極回應配合滿足購房者的買房。直白一點就是降低房貸門檻,支援消化存量。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央行從來就是出明牌,因為降息是要有公告的,何來暗牌?只不過對於銀行的加減法,人們的解讀理解不一樣而已。
在我國央行還有著另外的職責,那就是配合國家的宏觀政策,在資金方面做出響應。比如在樓市過熱的時候,會抬高房貸的門檻,加息就成為一種手段。有時候但憑藉加減法還難以奏效,於是央行的行政手段就會托出,比如所謂的三條紅線,對資本流入房地產行業的限制等等。
在當下,隨著一系列的金融手段的實施,房地產遭到不斷的打壓,這樣的結果會累計真正的剛需們,因為他們的住房需求也會受到限制。在樓市普遍看衰的情況下,央行的降息不用專家解讀,一般人也能理解,那就是適當降低房貸門檻,以滿足剛需們的買房需求。
至於什麼資金的合理充裕,大水漫灌,跨週期調節,甚至逆週期調節,這都是央行的專業術語。
“充分釋放居民住房需求”,到底如何理解這句話?
龐明認為:
1.預設目前是不充分的,剛需、改善均處於受壓制狀態。這當然是事實,2021年的深度調控導致很多人無法上車,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量價均處於蟄伏狀態。
2.充分釋放就是要千方百計擴大交易量。首先是大幅降低房貸利率,08年那次利率打七折後最低到過4.158%,這次可能會降低到4.5%。其次是放鬆限購、限貸,降低首付比例等。最後可能還有契稅優惠、購房補貼等。
3.價格當然會上漲,但不允許暴漲。前面幾次房價翻跟頭,後遺症太大了,好吃難消化。這次應該會吸取教訓,控制住節奏緩漲。房價漲幅可應該會控制在30%以內。一手房備案價,二手房參考價,工具都是現成的。
希望今年想買房子的人,能夠順利,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