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華南地產界。
張力的富力、楊國強的碧桂園、許家印的恆大,三足鼎立,聲名鵲起。
有個年輕人坐不住了,也想趕一場更上層樓的夢。
珠江上的一塊灘塗,荒蕪蕭索。一個年輕人乾脆就在這裡請教了時年的行業戰略諮詢專家,王志綱。
“你要做地產中的勞斯萊斯,蓋可以收藏的房子”。
那一整個下午,他只聽進去先生的一句話。可有的時候,一句話,就是一輩子。
有了這句話,年輕人腳下的這一方灘塗,後來是如何搖身一變,成為一座名聲大噪、無限瑰麗的星河灣的,當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總之。星河灣,一塊島,一座樓的故事,就是從珠江上的這一片小灘塗起航的。
當然,那個時候,沒有什麼人知道年輕人黃文仔的名字。
-01-
18萬人湧入華南,番禺的灘塗換“新顏”
2001年,星河灣在廣州中央商住區番禺的一片灘塗上拔地而起。
面世當天:18萬人湧入華南,滿城爭說星河灣。12天,用光了26萬雙鞋套,吸引了18萬人前來參觀、學習和購買。
半島上,灘塗不復荒蕪。草木拔節而長,蒼翠蔥蘢。
在半島上一轉盤處,有一顆高大的菩提榕,這棵樹是經過反覆實驗,3次更換之後,才定下來放置於此的。
對比再三,原來是因為原本放置的秋楓樹形無法襯托出星河灣半島的美,因此才特意選擇了這棵在星河灣苗圃中培育了十餘年的菩提榕。
島上的一條公路,被戲稱為“踱出來的弧度”。
這背後有一則故事:黃文仔為了設計一條弧度完美的環島北路,修改了100餘次圖紙,在施工過程中,親臨一線監督放線10餘次,每天汗流浹背踱步往返於1公里的環島北路工地,從不同角度觀測弧線。
凡是看不順眼的地方,就整段路基打掉重來。
路終於修好了,這段環島北路倒也憑藉著漂亮的弧度,被外界嘖嘖稱奇。
再看樓盤外立面,南歐地中海式樣,圓塔、方塔高低錯落。“哥特式尖頂”、“八角亭”,剪裁著生動的天際線。
這樣的設計,在20年前引領了那個時代的一種新風尚。此後,各種住宅建築,競相效仿。
精裝修交樓,也是星河灣率先在行業裡實施的。
當行業越來越追求機械化批次生產,星河灣複雜的木製品手工工序仍佔比達80%。製作一個木門,工序就高達50道。
星河灣就此聲名鵲起,一騎絕塵,崛起於群雄林立的華南板塊,一舉奠定了行業標杆地位。
“品質”二字成為星河灣最深刻、最亮眼的印記。媒體評價星河灣“完成了對中國房地產行業品質化的啟蒙”。
-02-
V=SQ²:黃文仔的“三件寶”
《胡潤百富》的訪談錄裡,提到過黃文仔的“三件寶”。
圖源 | 胡潤百富
不是什麼千斤重器,也沒辦法呼風喚雨。但一樓、一島,甚至一個領域的拓荒,就從這裡開始。
——錘子、尺子、手電筒。
坊間早已流傳了太多的故事,業內人也早也耳熟能詳。
說到這錘子。他曾親自揮錘,砸爛待驗收的價值幾十萬的景觀玻璃幕牆。也曾在開盤前一天指令將沙盤模型、欄杆、走道全部砸掉重來。
再說這尺子、手電筒。當年,黃文仔親自去工地檢查超過3000次,改過的圖紙超過10000張,指揮種下的樹超過10萬棵。
專案施工現場,如果你能看到一個帶著安全帽、目光銳利的身影,他會一手拿著測量工具,一手拿著抹布。看到“疑似不達標”的地方,就拿工具去測量,看到髒的地方,就蹲下來用抹布擦乾淨。
這個人,一定是黃文仔。
當然,這個老闆,他確實是處女座的。
為什麼給阿基米德一個支點,他就可以撬動地球?
同樣,為什麼給黃文仔三件寶,他就可以締造一座“星河灣”?
借鑑愛因斯坦能量公式,將星河河灣價值演繹成等式V=SQ²。(V代表企業的價值,S代表企業的規模,而Q則代表品質)。
這意味著,透過品質的提升,就能讓企業的價值得到平方級的增長。
或許,正是這種獨闢蹊徑的演算法,為我們揭秘了這“三件寶”背後的秘密。
“必須慢慢來,沉住心,做好它。”
這句話,黃文仔就是喜歡掛在嘴邊說。
-03-
市場迴歸理性,房子迴歸人居體驗
房地產如今世道,高槓杆、高週轉、規模化,這條路當然已經難以為繼了。
官方乾脆一錘定音。
2021年11月24日,《人民日報》刊文指出,順應居民高品質住房需求,新建高品質住房。
這是最高決策層首次在公開表述中,強調高品質住房需求。
今年的地產圈,頻繁談的是住宅品質。
有的房企開始行動了,有的一直在這條路上,比如:星河灣。
什麼人最懂居住?
那確實得是行道上的人。搞房地產的、搞建築的、搞建材的。
所以我們說,業內人士選擇的房子,可能不是最“壕”的,但是一定是最宜居的。
來看這樣一組資料,據廣州星河灣半島的成交客戶統計顯示,在眾多業主中,從事房地產、建築、建材行業的約佔10%。
他們的身份從上市地產企業的高管、大型建築公司的老闆、到從事室內設計裝修的上市企業老闆......幾乎覆蓋了從原料商、施工方、地產開發商、裝修商整條地產產業鏈。他們有的是競爭對手,有的是合作伙伴,有的來自外地。
他們都是懂行的專家,為什麼願意花大價錢長住星河灣?
原因無他:星河灣,頂尖人居品質的標杆。僅此而已。
-05-
他橫任他橫,長期主義者無懼
地產圈裡有一個經典段子。
問:星河灣是哪家房企做的?
答:星河灣。
問:星河灣都有哪些產品?
答:星河灣。
星河灣不屬於任何方陣,它本身就是一個方陣,而且這個方陣中,只有自家一個企業。
它就是這樣走過了二十多個年頭的。二十多年的風雨飄搖,房地產業也變天了。
隨著恆大這塊房地產最大的多米諾骨牌倒下,一個又一個房企出現違約,沒有人指望會再一次衝高了。
似乎所有房企都相信,這個行業會迴歸平凡。而當迴歸正常利潤之後,房企就不可能再靠行情吃飯了。應對週期,既要保持戰略定力,也要不斷升級、積極創新。
不論市場何時回暖,鍛造真正的產品力,才有未來——幾乎所有房企,正在發生這樣根本性的認知轉變。
而從這一點來看,產品力,這正是星河灣的長期主義。
經濟週期上行的時候,不驕不躁。經濟週期下行的時候,厚積薄發。別人擴張時,要苦練內功。別人收縮時,要穩步前行。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這是屬於星河灣獨一份的,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