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沒有為逝去親人立碑的習慣
但在鑲黃旗的草原上
卻有一塊獨特的墓碑
這是6個漢族孩子為他們的蒙古族父母立的
墓碑上刻著:
慈父道爾吉,慈母張鳳仙。
這6個孩子都出生在遙遠的南方
與道爾吉、張鳳仙並沒有血緣關係
說起這份骨肉相連的深情
還得追溯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1959年,新中國遭遇嚴重的自然災害,饑荒持續蔓延。上海、江蘇、安徽等地的孤兒院聚集了大量孤兒,孩子們口糧短缺、營養不良,面臨疾病和死亡的威脅。當時負責婦女兒童工作的康克清同志,向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政府主席烏蘭夫求助,緊急調撥了一批奶粉,可這只是杯水車薪。如何才能更好地幫助這些孩子呢?
把孩子們送往食物相對充足的內蒙古,非常時期的這個大膽提議,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認可。大規模接收南方孤兒的工作就此展開。
從1960年到1963年,3000多名孤兒跨越山河,一路向北,來到了遙遠的內蒙古大草原。他們中最大的七歲,最小的只有幾個月。
草原上的人們爭先恐後地來了,有的騎著馬,有的趕著勒勒車,有的甚至步行幾百裡。這些被稱作“國家孩子”的孤兒,相繼被11個盟市、37個旗縣的千餘個家庭收養,從此他們有了新的家、新的“額吉”。“額吉”,是蒙古語“媽媽”的意思。
墓碑上寫著的慈母張鳳仙,就是其中的一位“額吉”。那時,張鳳仙在哈音哈爾瓦公社衛生院當護理員。1961年,她和在畜牧場工作的丈夫道爾吉,收養了6個年齡比較大的孩子。為了養活這些孩子,張鳳仙日夜操勞,不到30歲的她頭髮白了,背佝僂了。有一年春節前夕,政府特批給孤兒每人5斤大米,領米地點離張鳳仙家有百餘里。為了讓6個孩子吃上米飯,沒有絲毫猶豫,張鳳仙趕上牛車就衝進了漫天的風雪之中。整整三天三夜,張鳳仙才回到家。看著孩子們大口扒著米飯,她心滿意足地笑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6個“國家孩子”健康成長並在草原上紮下了根。他們中兩個參了軍,兩個上了大學了,兩個留在鑲黃旗工作。
她叫都貴瑪,80歲,被稱為“草原最美的額吉”。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授予她“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1960年,19歲的都貴瑪在四子王旗保健站,負責照顧那一批孤兒中的28個孩子。
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照料,原本體弱多病的孩子們逐漸適應了草原的環境。然而,養壯或養大的孩子,很快就會被領養家庭接走。那段日子裡,都貴瑪整整經歷了28次離別。
儘管從心裡捨不得,但都貴瑪說,撫育“國家孩子”是她的職責和榮光。幾十年過去,“國家孩子”都長大了,他們用汗水和成績回報養育過他們的土地和親人。
這是一場艱苦年代的生命大營救,又是“民族團結一家親”綿延至今的一場接力傳承。挺身而出,互伸援手;不計血緣、終成至親,這流淌著民族大愛的共和國往事,將永遠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宋慧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邵競
題圖說明:“草原母親”張鳳仙夫婦和6個孩子及家人的全家福(資料照片,黃志剛提供)。
來源:作者:“共產黨員”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