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是男演員表演獎的巔峰,堪稱是各大電影頒獎禮的皇冠。
今天我們來挑選十位最頂級的香港男明星,分享每個人第一次奪得影帝的經歷,看看他們都花了多長時間,才坐到影帝的寶座上。
1.周星馳:4年
周星馳影壇生涯中的第一個重要影帝,來自1992年的第37屆亞太影展,獲獎作品為《審死官》,由杜琪峰執導,周星馳、梅豔芳聯合主演。
《審死官》是一部司法題材的古裝片,講述了清朝狀師宋世傑棄惡從善,幫助一個孕婦洗刷冤情並揭露官場黑暗的故事。
這是一部具有深刻內涵的喜劇片,用搞笑的外殼,融入了對社會陰暗面的辛辣諷刺,既讓人發笑,也讓人思考。在星爺的幾十部電影中,獨具價值。
《審死官》不止拍得好演得好,票房也極度火爆,達到5021萬港幣,是周星馳的第三個年度票房冠軍,也是他連續第三次打破香港票房紀錄,同時也是香港影史上第一部五千萬加的作品。
從1988年拍攝第一部電影《捕風漢子》,到1992年亞太影展稱帝,星爺只用了4年時間。
2.周潤發:8年
周潤發的第一座重要影帝獎盃,來自1984年的第29屆亞太影展,獲獎作品是《等待黎明》。
這是一部劇情片,由周潤發、萬梓良、葉童等人主演,講述20世紀40年代香港淪陷時期的一段亂世兒女情,有可歌可泣的愛情,也有感人至深的友情。
周潤發飾演一個從小在戲班長大的青年葉劍飛,他重情重義,為了幫助好友逃離香港,不惜犧牲了自己的性命。
周潤發憑藉這個有血有肉的角色,先奪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第二年又在第22屆金馬獎成為雙料影帝,實現了一箭雙鵰。
從1976年拍攝第一部電影《投胎人》,到1984年問鼎亞太影帝,周潤發用了8年時間。
3.成龍:30年
成龍的第一座影帝獎盃,來自1992年的第29屆金馬獎,獲獎作品為《警察故事Ⅲ超級警察》。
顧名思義,這是“警察故事”系列的第三部,是一部警匪片,由唐季禮擔任導演,成龍、張曼玉及楊紫瓊領銜主演,講述了香港警察陳家駒跟中國內地的公安合作,聯手調查國際走私犯罪集團的故事。
這部電影在香港的票房為3260萬港幣,遠低於同年上映的《審死官》,成龍大哥敗給了星爺,但在臺灣反響奇佳,創下了票房紀錄,還幫助成龍在金馬獎登上最佳男主角的寶座,圓了影帝夢。
頒獎禮現場,當臺灣著名演員郎雄說“你早該得獎了,親愛的成龍”時,成龍非常驚喜和開心。
成龍事後回顧,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當影帝,即便是得獎之後,都認為別人是看自己拍戲拼命,出於可憐才頒發的,直到第二年蟬聯了金馬影帝,才真正覺得自己的演技受到了大眾的認可。
成龍是個童星,1962年,年僅8歲的他,就參演了第一部電影《大小黃天霸》。如果從這時候算起,到1992年成為影帝,成龍足足用了30年時間。
4.張國榮:13年
張國榮的第一座影帝獎盃,來自1991年的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獎作品為《阿飛正傳》。
這是一部超經典的文藝片,由王家衛執導,張國榮、張曼玉、劉嘉玲、劉德華、張學友等人主演。
影片以1960年代初期的香港為背景,講述了一位叛逆青年的內心世界和情感糾葛,真實再現了香港一代年輕人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狀況。
從1978年拍攝第一部電影《紅樓春上春》,到1990年成為最佳男主角,張國榮花了13年時間。這也是他唯一的一座金像影帝獎盃。
在主辦方發獎的時候,張國榮恰好在國外讀書,進修電影專業,因此無法到現場,好友周潤發代他領取了獎盃。
5.劉德華:18年
劉德華影壇生涯中的第一個影帝,是1988年憑《旺角卡門》獲得臺灣金龍獎的最佳演員獎。但這個獎的影響力實在太弱,可以忽略不計。
他第一個真正有分量的影帝,來自2000年的第19屆香港金像獎,獲獎作品為杜琪峰執導的警匪片《暗戰》。
劉德華在裡面飾演一名身患癌症、時日無多的俠盜,和警隊的談判專家展開了一場72小時鬥智鬥勇的遊戲。
從1982年拍攝第一部電影《彩雲曲》,到2000年首奪金像影帝,劉德華用了18年時間才登頂,影帝之路相當不平坦。
這一屆的頒獎禮,入圍角逐影帝的還有吳鎮宇、劉青雲、曾志偉等實力派演員,而劉德華的呼聲最高。香港的傳媒提前做好一個特別的影帝獎盃,說不管賽果如何,都送給劉德華,也就是說,在傳媒們的眼中,他早已是影帝級別。曾志偉、陳百祥、鍾鎮濤等圈中人,都預測他會得獎。
曾志偉作為競爭對手,感嘆說:那種眾望所歸的氣勢,從四面八方湧過來,壓迫感太重了。幸虧是他拿獎,要是別人拿,恐怕要被人噓。
6.梁朝偉:11年
梁朝偉的第一座影帝獎盃,來自1994年的第31屆金馬獎,獲獎作品為《重慶森林》。
這是一部都市愛情題材的電影,由王家衛執導,梁朝偉、王菲、金城武、林青霞等人主演。
影片分兩段,第一段講述一位警察在失戀後愛上一位女走私者,第二段講一位小吃店女店員愛上一位警察。兩段故事,都是告別過去的主題。
片名“重慶森林”,隱喻城市的水泥森林,意思是人們身處稠密的現代大都市裡,如同置身在森林裡,內心非常孤獨。
從1983年拍攝第一部電影《瘋狂83》,到1994年首奪影帝,梁朝偉用了11年。
到了第二年的第14屆香港金像獎,他同樣憑藉《重慶森林》的警察角色,第一次加冕金像影帝,實現了一箭雙鵰。
7.黎明:17年
黎明的第一座影帝獎盃,來自2002年的第39屆金馬獎,獲獎作品為《三更之回家》。
《三更之回家》是一部恐怖片,由陳可辛執導,黎明、曾志偉等人主演,講述了一個警察在尋找失蹤兒子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古怪的醫生,他連續三年使用中藥,為已經死去的妻子浸泡擦身,意圖用這樣的方法去除體內的癌細胞,從而使她復活。
黎明的外形俊美儒雅,文質彬彬,這回卻演一個讓人毛骨悚然的醫生。如此明顯的反差,對於黎明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他以顛覆性的演技,完成了這一次的突破,成功問鼎金馬影帝。
從1985年拍攝第一部電影《我願意》,到2002年奪得最佳男主角,黎明用了17年時間。
8.郭富城:17年
郭富城的第一座影帝獎盃,來自2005年的第42屆金馬獎,獲獎作品為《三岔口》。
這部作品由陳木勝執導,郭富城、吳彥祖、鄭伊健、羅嘉良、李心潔主演,是一部動作犯罪片。
影片講述了演律師的鄭伊健、當警察的郭富城及演殺手的吳彥祖,三個男人本來的社會軌跡毫不相干,卻因為一宗殺人案而產生了交集,由此牽引出一系列撲朔迷離的人和事。
三岔口,象徵著不可預測的人事和命運。郭富城成功演繹了一個性格複雜的警察角色,首度登上了影帝寶座。
從1988拍攝第一部電影《城市特警》,到2005年登頂,郭富城用了17年時間。
9.梁家輝:1年
梁家輝的第一座影帝獎盃,來自1984年的第3屆香港金像獎,獲獎作品為《垂簾聽政》。
這部作品由李翰祥執導,劉曉慶、梁家輝等人主演。該片以英法聯軍焚燬圓明園為背景,講述了慈禧太后從被選入宮到垂簾聽政的故事。
梁家輝在電影裡飾演咸豐皇帝,他憑藉這個角色,同時獲得最佳新演員和最佳男主角提名。有意思的是,他在最佳新演員的爭奪中輸給了鄭裕玲,卻將最佳男主角收入囊中。
1983年,梁家輝正式進軍影壇,跟隨李翰祥連拍《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兩部清代古裝戲。1984年就成為影帝,從新人到登頂,只用了一年時間,簡直稱得上一步登天,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同時,他也是香港金像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得主,獲獎的時候,年僅26歲。
10.劉青雲:21年
劉青雲的第一座影帝獎盃,來自2007年的第26屆香港金像獎,獲獎作品為《我要成名》。
這部電影由劉國昌執導,劉青雲和霍思燕主演,講述了香港娛樂圈的現實生活,明星們為了一夜成名,經歷了各種辛酸歷程和星海浮沉。
劉青雲是香港影壇公認的實力派,但一直沒有得獎命。2007年是他第八次提名金像影帝,最終成功登頂。
從1986年拍攝首部影片《聽不到的說話》,到2007年登上最佳男主角寶座,劉青雲花了21年時間。
回顧以上10大影帝的第一次得獎經歷,梁家輝堪稱最天才、最高效,只用一年時間就登頂。喜劇之王周星馳用了4年時間,緊隨其後。而成龍大哥耗時30年,是十大巨星中最坎坷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