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國家的根本,為了能培養公民的素養,國家建立了教育體系,我國更是推行義務教育,到年齡就必須去學校上學,進行義務教育,學習“學習”這個能力。
教育是用前人的經驗,告訴後人一些捷徑。魯迅曾經說過,世界上本身是沒有道路的,走的人多了,就有了道路,什麼是道理呢?很多人的嘗試總結下來的經驗,我們就利用這個捷徑就好了,省去了以後的“自討苦吃”。
比如說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教材裡面,其實吸納了中外歷史上很多的經驗精華。從孔孟諸子百家,到唐宋八大家,從世俗修養,到家國天下。《論語》告訴我們什麼是良好的學習習慣,“吾日三省吾身”;《勸學》文章早就在千百年前,說出了耶魯大學的研究成果“成長性思維”,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很多。
教育讓我們建立了三觀,有了主觀的想法。一件東西擺在眼前,但是在每個人眼裡都是不一樣的,會產生不同的想法和見解,對於事物是這樣的,對於歷史也是這樣的。
知人者智,知史明智,一直以來歷史總是能用前車之鑑,給我們帶來深刻的反思,正是因為這樣,歷史課程會在初中正式走進學生的學習生活,成為各大升學考試的一部分。
而日常的歷史課總是給學生一種枯燥的感覺,每當開啟歷史書和歷史筆記,撲面而來的年代和人名,以及一樁樁一件件的事件,讓學生們目不暇接,如果他們能變成一個畫面,那樣才記憶深刻。
小學生的《長津湖水門橋》觀後感,內容真摯字跡工整,學生走心了
如今,把歷史書變成畫面,已經在一步步的實現,電影長津湖給學生們留下的印象,要比歷史老師蒼白地描述生動形象得多,甚至有的畫面不忍心看直接蒙上眼睛。
如今的小學生都出生在紅旗下,春風裡,生在祖國高速發展的是時代,一出生就是強國,因此他們心中是驕傲的,可是現在的山河無恙,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之前的戰士搶回來的,看看如今的高樓大廈和燈火輝煌,再看看電影裡的歷史還原,連小學生都沉默了。
一名小學生在看過電影之後,自己心中激昂的情緒無處宣洩,只能化成力量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先看這個觀後感,直觀上給人一種很整齊的感覺,那種骨子裡的氣質就展現出來了,一個個漢字,好像是一排排中國軍人,威嚴的站在那裡,神聖不可侵犯。
他用文字書寫出了民族英雄堅強不倒的決心,用墨水畫出了英雄的樣子。這部電影給很多學生很深刻的感受,原來如今的幸福是那麼的來之不易,少年強,則國強,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強大自己,才能挺起脊樑,不讓歷史重演。
他的觀後感思路清晰,內容嚴謹,很有力量,讓我們看見了新一代少年的風貌,讓我們看見了國家後繼有人,我們只會一代更比一代強。
為什麼說教育很重要?為什麼說學生是祖國的未來?筆者看來我國普及義務教育,把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變成大眾教育,就是不希望任何一個人才的埋沒,每一個國家未來的棟樑,都來自龐大的學生群體,只有做好教育,才能讓未來的學生群體人才輩出。
教育猶如一個推動器,使人走得更遠,看到的越多。一開始,我們悶頭獨自向前。教育越多,前進的更遠爬的更高,我們的平均素質提升,國家得到發展,教育才變得更加有意義。
教育的意義不止於此
教育的意義太深奧了,太廣泛了,我們都在享受著教育帶來的好處。教育讓我們永遠不安於現狀,永遠在尋求突破,永遠覺得有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受教育讓自己感覺清醒,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能夠找到自己行為的緣由。
總之它的好處可太多了,哪是一句兩句話能說清楚的。總是教育和知識能讓我們變強大,正是因為堅持學習,能讓我們祖國在幾十年的時間裡進步,趕上歐洲百年的發展,因此我們要堅持不斷的學習,因為學習沒有盡頭,前進沒有頂點。
話題文章分享就到這裡,明天的內容更加精彩紛呈
歡迎大家積極轉發、收藏 ,筆者在此表示感謝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