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輩子有些事情在自己意料之中,但是很多事情卻讓自己始料未及,曾經,經歷過的,都將變成回憶。
牛莉莉老奶奶今年已經70多歲了,自從十多年前從陝北迴來之後,牛莉莉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牛莉莉結過兩次婚,和第二任丈夫生了一兒一女,兩個孩子都是老師,最讓牛莉莉牽掛的還是留在陝北生活的女兒趙曼春。
趙曼春是牛莉莉和第一任老公趙建國生的,趙建國是牛莉莉的初戀,是牛莉莉當年在陝北插隊時認識的,但是讓牛莉莉沒有想到的是,當年的一個決定,卻讓她,後半輩子都活在了內疚之中。
1968年,牛莉莉高中畢業之後,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在家裡閒呆了半年時間,當時又趕上,國家號召知識青年去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牛莉莉和父母商量之後,決定也到農村去鍛鍊一下。
1969年開春,牛莉莉和三十多名知青一起來到了陝北米脂縣東城大隊插隊當了一名知青,因為當時給知青搭建的臨時宿舍還沒有蓋好,隊長馬萬虎就把知青安排住在了老鄉家裡,牛莉莉被安排住在了老鄉趙廣生家裡。
趙廣生家裡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兒子趙建國是老三,老大趙麗萍已經出嫁,家裡就剩下老二趙麗娟和趙建國三口人,趙廣生的老伴去世得比較早,是趙廣生一個人辛辛苦苦把三個孩子撫養長大,三個孩子裡面,只有兒子趙建國讀了一點書。
牛莉莉比趙建國大一歲和趙麗娟同歲,牛莉莉和趙麗娟住一間窯洞,趙建國自己住一間窯洞。

牛莉莉吃飯都是在趙建國家裡,陝北的條件非常艱苦,家家戶戶日子都過得很艱苦,平時連一個白麵饅頭都吃不上,牛莉莉來了之後,趙建國才第一次吃上了白麵饅頭,牛莉莉第一年的口糧是由縣知青辦統一發放,有15斤白麵和20斤粗糧,原本趙廣生打算給牛莉莉單獨做,但是被牛莉莉拒絕了,牛莉莉一是覺得不方便,二是牛莉莉也不是矯情的人,從小到大牛莉莉也吃了不少苦。
來陝北第一年過春節,這是牛莉莉第一次在外地過年,農村的過年氣氛要比城裡熱鬧好多,家裡戶戶都要貼對聯,放鞭炮,這一年的對聯是由知青李小軍寫的。
因為有知青在,隊長馬萬虎下令,每家每戶不能太寒酸,隊長還特意弄來了半扇豬肉分給了老鄉,大年三十晚上趙廣生家裡包了餃子,雖然只有簡簡單單的幾個飯菜,但是牛莉莉卻覺得非常親切和感動。
1970年,知青宿舍蓋好之後,牛莉莉就從趙建國家裡搬了出去,住到了知青宿舍,牛莉莉其實不想搬走,一年的朝夕相處,牛莉莉已經習慣了在趙建國家裡的生活,從趙建國家裡搬出去之後,趙建國會經常去找牛莉莉,給她帶一些吃的東西。
牛莉莉雖然比趙建國大一歲,但是兩個人還是挺般配的,在趙建國家裡的時候,趙麗娟曾經開玩笑說,要把弟弟趙建國介紹給牛莉莉,當時牛莉莉並沒有直接拒絕。
每年過春節,牛莉莉都是在趙建國家裡過得,1972年牛莉莉幹活的時候受了傷,在趙建國家裡休息了一個月時間,這期間都是趙建國在細心照顧牛莉莉,牛莉莉被趙建國的真誠所感動,1973年趙建國和牛莉莉結了婚,牽線搭橋的正是趙建國的姐姐趙麗娟。
結婚的時候,趙建國借了一身軍裝,因為在當時很多年輕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參軍,穿上軍裝的趙建國顯得非常帥氣。

婚後牛莉莉給趙建國生了一個女兒,但是這段婚姻生活只維持了3年就結束了,1976年牛莉莉接到了返城通知,因為當時牛莉莉已經結婚,按照當時的要求是不符合返城條件的,牛莉莉只好選擇和趙建國離了婚,當時牛莉莉要求帶著女兒一起回城,但是卻遭到了趙建國反對,讓牛莉莉沒想到的是這一別居然就是三十年。
牛莉莉回到城裡之後,進了一家紡織廠當了一名普通工人,後來牛莉莉參加了兩次高考都落榜了,最後牛莉莉和同事唐一鳴結了婚。
婚後牛莉莉給唐一鳴生了一兒一女,一家四口的生活也過得非常幸福,2006年牛莉莉退休之後,和老伴唐一鳴去了一趟陝北,牛莉莉見到了三十年未見面的女兒趙曼春,女兒趙曼春對牛莉莉已經沒有印象,只知道自己有個母親和她同名,趙曼春的老公出了車禍,要靠趙曼春照顧,趙曼春還有兩個孩子要照顧,家裡生活很拮据。
牛莉莉看到女兒的處境,非常難過,這都是她一手造成的,為了彌補對女兒的虧欠,她給女兒留了一張卡,這些年因為身體原因牛莉莉也沒有回去看女兒,但是心裡卻一直牽掛著女兒趙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