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人的印象中,法學院畢業生一直被稱作是“人生勝利組”,尤其出自知名大學的法學生,更是高薪工作的敲門磚。
如今,法學院依然受到眾多學生和家長的熱捧,但投資回報難以令人滿意。
讀法學院債臺高築?
《華爾街日報》援引非營利教育組織Law School Transparency的資料報道稱,20多年以來,美國私立法學院的學費已經翻了3倍之多,達到了年均5萬美元。
飆升的學費,讓不少人對法學院望而卻步。
如果要在私立法學院讀3年法律博士,加上生活開銷,總費用可能超過25萬美元。
根據全國法律就業安置協會的資料顯示,2019年的法學院畢業生,次年收入中位數為7.25萬美元,這和10年前的水平不相上下。
就業需求收窄,薪資優勢不再,這就導致學費還貸週期拉長,法學院畢業生難以在短時間內還完學貸。
通常而言,私立法學院的畢業生,通常會帶著6位數的助學貸款畢業,且多數人找不到高薪的工作。
根據美國教育部的資料顯示,全美只有十幾所法學院的學生在畢業兩年後,其年薪超過了他們的債務,它們大都是哈佛、斯坦福和賓夕法尼亞大學此類的名校。
即便在全球排名前30的法學院,畢業生的學貸遠遠超過了畢業起薪,比如喬治華盛頓大學和埃默裡大學。
排名較低、但仍具有競爭力的美利堅大學華盛頓法學院,畢業生的學貸中位數為17.5萬美元,幾乎是畢業兩年後收入中位數的3倍之多。
一張非頂尖名校的法律學位已然貶值,它所帶來的收入遠遠趕不上這些年來的物價暴漲。
6位數的畢業薪水,可望不可及
《華爾街日報》以邁阿密大學法學院為例,深入探討了這個議題。
邁阿密大學是美國最富有的65所私立大學之一,擁有約10億美元的捐贈基金。
旗下的法學院,在2021年《美國新聞和報道》中排名第67名。
據統計,近年來向聯邦政府申請學貸的邁阿密法學院畢業生,其學貸中位數為16.3萬美元;畢業兩年後,半數的人年薪為5.9萬美元或更少。
在分析聯邦資料後發現,該校畢業生學貸和收入的差距,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排名的前100法學院中最大。
一些畢業生透露,當他們向邁阿密法學院尋求經濟援助時,校方通常給的解決方案是:去申請更多學生貸款。
2016年從邁阿密法學院畢業的 Dylan Boigris 回憶,沒有任何工作經驗、也缺乏人生歷練的他,不假思索地就簽字借了一筆25萬美元的貸款。
畢業後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公設辯護人,年薪大概在4.5萬美元。
曾經以為出社會後賺的錢,會遠遠高於這個數字,可如今他只得勒緊褲腰生活。
該校法學教授Anthony Alfieri指出,法學院一直在給學生灌輸一種“殘酷的客觀主義”,讓他們以為可以先苦後甜,6位數的薪水在畢業後觸手可及。
實際上,那些高薪的工作,大部分留給了哈佛、斯坦福這些排名靠前的法學院畢業生。
“法學院鼓勵的這種魔幻思想,為的是維持燈火不滅。”
許多邁阿密法學院的學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們認為就讀聲譽良好的私立大學,會讓自己在就業市場上佔據優勢。
2019 年畢業的Laura Cordell 表示,她選擇邁阿密大學,就是看中了它在佛羅里達州的名氣。
“你去邁阿密的任何一家法院會發現,知名法官畢業於邁阿密大學,知名律師也畢業於邁阿密大學。
同為校友,才能輕而易舉地和這個行業發生聯絡。”
因此,在她申請邁阿密大學法學院時,並沒有過多地考慮學費問題,只想著從長遠的職業發展出發,為此她拒絕了另一所提供高額獎學金的大學。
“當時的我,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陷入了‘金錢陷阱’。”
結果等到她畢業,她總共欠了33.4萬美元的學生貸款。
目前她在一家保險公司上班,基本工資為8萬美元,獎金約有1.2萬美元。
由於高額的學貸壓力,有時她甚至負擔不起“收入還款計劃”(IBR Plan,按收入情況償還借款) 的最低還款金額。
頂級法學院學生,更有可能成為“人生贏家”
根據美國律師協會的資料顯示,在過去10年中,邁阿密法學院的學雜費增加了43%;下一學年的學費達到了 5.7萬美元。
法學院之所以敢收取越來越高的學費,是因為他們知道學生可以申請美國政府的 Grad Plus 貸款計劃,這個計劃沒有年度和總額限制,但利率偏高。
曾擔任邁阿密法學院院長的Patricia White認為,該校和其他法學院的學費年復一年地提高,是為了學校能夠獲得聯邦貸款額度,以便招來更多學生,從而讓學校繼續運營。
儘管每所大學都會建議學生少借學貸,但學生往往是不老練的借款人。
他們每年都會借出最高限額,又對未來的償還能力過於樂觀,一旦畢業起薪達不到起點線,又無法在幾年之內找到高薪工作,就要為自己衝動的決定買單。
而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律師行業已經走過了黃金時期,對人才的渴望不復從前。
高薪職位不是被職場老人所壟斷,就是預留給頂級法學院的畢業生。
根據美國全國法律院校畢業生安置協會的資料顯示,政府公共部門和小企業的律師,畢業起薪為 4.5萬至 7.5萬美元,大企業的律師畢業起薪則是19萬美元。
在大型律師事務所工作的、經驗豐富的律師,年薪可以達到25萬美元——這遠遠高於同行。
此外,非營利組織“Law School Transparency,曾對美國律師協會的資料分析得出:提供高薪律師工作的企業,一半以上的入門級職位,都只為排名前20的法學院學生開放。
來自頂級法學院的學生,才有較大機會入職大型律師事務所,從而獲得20萬美元左右的年薪。
可以看到,在當下這個時代,美國法學院的一張畢業證書,不再是“人生贏家”的保證。
多年來學費的不斷調高,市場對人才需求的減少以及“學歷歧視”的現象,讓普通法學畢業生很難在經過多年努力後擁有理想的職位。
與此同時,沉重的助學貸款和低額的薪水,也讓他們在畢業多年後債臺高築、難以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