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大炮被稱為“戰爭之王”,在它雷霆萬鈞的攻擊下,任何精銳的部隊、堅固的防禦工事,都會被炸得七零八落,可以說,從近代開始,擁有強大的炮兵部隊,就是取得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然而,在我軍的歷史上,長期都停留在小米加步槍的低劣裝備狀態下,不僅缺乏重型火炮,更缺乏如何使用炮兵戰術的經驗,即使有了充足的大炮,也發揮不出應有的水平。
這個嚴峻的問題,就發生在四保臨江的戰役中,讓林彪罕見大怒,把望遠鏡都摔了。
1947年2月,蔣介石調集5個師的兵力,進攻東北民主聯軍,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
德惠戰役是這次戰役的關鍵,德惠縣是長春北面屏障,也是國民黨進攻我軍的前哨陣地,由國民黨新一軍第50師駐守。
新一軍誕生於抗戰時期,原來是中國遠征軍幾個部隊退守印度境內後改編而成,全軍採用美軍模式進行訓練、裝備,甚至就連吃飯也是美軍的標準,以至於蔣介石提出抗議,擔心美軍把新一軍給“慣壞了”,以後自己帶不了。
因此,新一軍可以說是國民黨軍中不折不扣的“美式部隊”,戰鬥力比一般的“美械部隊”還要高出許多,是蔣介石精銳中的精銳,軍長也是著名的悍將孫立人,因此被率先用於重要的東北戰場。
而第50師,就是新一軍的主力師,負責守衛德惠縣城。因此,林彪非常重視德惠之戰,力圖一舉將它攻克!
當時,我軍在東北戰場上的部隊,家底也相當雄厚,這主要得益於抗戰勝利後,繳獲和接收了大量日軍裝備,不僅有各型火炮,甚至個別部隊還有坦克,因此,林彪就想在德惠搞一次我軍歷史上首次“步、炮、坦協同作戰”。
林彪調集了30個炮兵連,大中口徑火炮80門,此外還有榴彈炮11門、野炮48門、山炮21門,還有一輛中型日軍坦克、三輛輕型坦克,也可以將自身火炮貢獻出來,加入我軍歷史上首次“大炮會戰”。
2月28日,戰鬥打響了,林彪興致勃勃地趕往陣地,手持望遠鏡,要親眼見證我軍歷史上第一次“火力全開”的盛況。
然而,隨著戰鬥的進行,林彪的臉色卻越來越難看,最後竟氣得把望遠鏡一摔,罵了一句:“純粹浪費炮彈!”然後就氣呼呼地走了。
現代炮兵戰術,講究的是大範圍炮火覆蓋,這樣才會發揮最強的威力,為什麼呢?這需要了解一下火炮的殺傷原理。
炮彈的威力,除了爆炸產生的無數鋼鐵碎片所具有的殺傷力之外,爆炸引發的強大沖擊波,也是威力巨大的,它雖然沒有彈片那樣看得見的殺傷力,但是也足以震破人體的各個器官,造成軟殺傷,同時也能震塌對方的房屋工事。
不過,單發炮彈無論是彈片還是引起的氣浪都是有限的,只有眾炮齊發,才會引起超強的“氣浪震盪效應”,足以摧毀敵軍的地面工事,甚至連躲在地下的敵人也會被震死!
可是,我軍由於長期缺乏火炮,把火炮看得像金豆子一樣珍貴,更不懂現代炮兵戰術,因此,根本不會使用“萬炮齊發”的戰術,認為這樣太浪費炮彈。
我軍長期的火炮用法,其實根本不是炮兵戰術,實際上就是把大炮當成一件“超大號”的步槍。
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都知道,炮兵是技術兵種,需要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因為要運用數學公式,將前線偵查員彙報來的敵軍方位資料引數,運用“射擊諸元”等數學公式,計算出大炮的仰角方位。
而我軍官兵,大多數都是窮苦人出身,沒怎麼上過學,根本無法掌握這些知識,所以即便有了大炮,也不會遠距離轟炸(打不準),只能將大炮推到步兵陣地上,把炮口平放,像打步槍那樣抵近轟擊。
因此,長期以來,我軍養成的習慣就是繳獲了大炮,哪怕是幾十門,也會被各部隊“瓜分”,東一門,西一門,成為各自部隊用來打炮樓碉堡的“大傢伙”,就像《亮劍》中李雲龍運用“義大利炮”一樣,實際上是把火炮的威力降低到了最低水平,嚴重製約了大炮應有的作用。
這次戰鬥也是如此,擔任進攻的六縱各部隊,把上百門大炮都分散開了,放在多個方位,以至於哪個方向都打不出巨大的摧毀性威力,反而消耗了更多的炮彈,事倍而功半。
更讓林彪憤怒的是,我軍根本沒有“步炮協同”的作戰意識。
現代戰爭中,防禦體系往往也是非常複雜的,攻擊方炮火攻擊時,防禦方都會躲進很深的地下掩體,等炮火一停,就會立即鑽出來,防禦馬上進攻的敵軍步兵。
如果步炮協同不好,炮兵停了,步兵才從自己陣地出擊,就會正好迎著敵軍猛烈的反擊火力,炮火掩護就算白費了。
所以,正確的步炮協同,應該是攻擊方步兵在己方炮火正猛時就出擊,埋伏在距離敵軍陣地最近又挨不到炮火的地帶,等炮火一停,立即發起衝鋒,使防禦方來不及進入陣地就被攻克!
可是在德惠之戰,我軍炮火正猛時,步兵卻站在陣地上,像看大戲一樣,只知道為自己的炮火拍手叫好,白白錯過了最佳的進攻機會。
這種種低階失誤,充分暴露了我軍在炮兵戰術上的嚴重匱乏,也難怪讓林彪大為光火,把望遠鏡都摔了!
這次戰役結束後,林彪立即找來炮兵專家朱瑞,命令他立即寫一個“炮兵作戰條令”,將現代化的炮兵戰術、步炮協同戰術原則,都寫得清清楚楚,發給各部隊學習。
早發現問題比晚發現問題好,這次暴露出來的問題,讓東北民主聯軍開始重點學習炮兵戰術,最終在後來的遼瀋戰役、平津戰役中,炮兵都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真正發揮出了“戰爭之王”的巨大威力!
(參考資料:《解放戰爭》《四保臨江》《現代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