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以精密強悍的製造業聞名於世,“德國製造”成為好產品的代名詞,在德國製造的背後,有無數製造與技術人才的支撐,而人才的培養就歸結於德國的職業教育體系。這篇文章就簡明扼要地介紹一下德國職業教育體系,在當前國內“雙減”政策下,很多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未來感到困惑,這篇文章或許能為未來中國的教育體制走向,畫出一個逐漸清晰的輪廓。
我們國內的教育體系,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這是完整的一條線,呈現出階梯式走向,每一個升學關口,都有相應的門檻,就像玩遊戲打怪升級一樣,一關一關的往前走。中考和高考,便是兩個關鍵關卡。其中有一些學生,因為成績或者其他原因,中途不得已選擇另外一條線--職業院校。在這樣的教育體系下,反映在用人市場上,便是“唯學歷論“的氣息比較嚴重。
弊端是存在的,但目前還沒找到更好的人才甄選方案,透過這次“雙減”政策傳達的資訊來看,似乎德國職業教育體系,成為了一劑解決教育問題的良藥,因此,我們先了解一下德國的職業教育到底是怎麼回事。
為了更好的講述,筆者假設是德國家長,有兩個一樣大的孩子,取兩個好記的名字“小明”和“康康”,就從他們的教育之路講起。
筆者辛辛苦苦養了小明和康康6年,他們6歲了,年滿6歲的孩子均為學齡兒童,由此開始須接受12年的法定義務教育,在德國上小學一般是從1年級開始到4年級。而且德國的公立小學是免費教育,教育經費由政府從稅收中劃撥 ,德國的小學生沒有什麼學業的壓力。
小明和康康一般是上午在學校上課, 中午放學後就到學校的託管班, 在託管班裡可以完成當日作業, 或參加一些託管班提供的活動。就這樣,小明和康康快快樂樂地上了4年學,小學4年級要畢業了,學生開始第一次分流,小明和康康迎來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次選擇,也意味著小學教育階段結束了。
小明從小性格沉穩,聰明好學,學習成績優秀;而康康則相反,性格活潑好動,總是不能安靜坐著學習,導致學習成績很一般。依據小學在校成績、 教師的鑑定和家長的意見, 決定小明升入Gymnasium文理中學,而康康升入Hauptschule職業預科去學習。
德國的中學教育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 一般為5-10年級,共6年;第二階段一般為11-13年級,一般為3年。為了更好的理解,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第一階段相當於國內的初中,第二階段相當於國內的高中。
第一階段主要包含3個學校型別 ,Gymnasium文理中學 /Realschule實課中學 /Hauptschule職業預科 。
在第一階段中 ,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通常選擇文理高中就讀, 就讀文理高中是進入高等教育的必經之路, 此階段結束後學生可以直接得到中學畢業證書。成績次好的學生常會選擇進入實科中學 ,畢業後可以直接得到中學畢業證書。前者中學更注重理論,後者中學更注重實踐。小明因為成績好,就進了文理高中。
成績不好的學生則就讀五年制的職業預科Hauptschule, 從5年級到9年級,一共讀5年,康康因為成績不好,就上的職業預科。這所中學裡, 學生所學的文化課程內容較簡單,更注重職業培訓 ,畢業生多繼續進入雙軌職業教育體系, 職業畢業後的學生, 可以得到結業證書, 此結業證書低於前面提過的中學畢業證書 。
時光荏苒,小明和康康各自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學習任務,這一年他們已經16歲了。
接下來他們進入到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的學校型別包括 普通教育的文理中學和綜合中學, 以及職業教育的職業學校。
康康因為第一個階段只有5年,所以康康最先面臨選擇,康康因為上的是職業預科,只得到了一個結業證書,如果康康透過這5年發現自己熱愛學習,不喜歡實踐,想繼續深造,康康就需要拿一張畢業證書才可以。這個時候,康康就需要進入實科中學學習,去獲得一張畢業證書,簡單而言,就是要把小明的老路再走一遍。
不過,康康當然不願意坐冷板凳,就像絕大部分人一樣,康康拿著結業證書進入了職業高中。
康康在職業學校接受職業教育的階段, 同時在企業接受技能培訓,充當學徒。雙軌制職業教育實際上就是在學校和企業同時進行, 康康在職業學校上課和在企業做學徒工作的時間 分配比一般是3:7, 在學習期間還會得到一定金額的補貼 ,這種側重實踐的教育,畢業後一般直接走上工作崗位。
小明因為第一階段上了6年,所以晚一年,但是小明順利拿到了畢業證書,具有中學畢業證書的學生 ,可選擇進入文理中學或綜合中學進行第二階段的學習, 一般學制3年。當然,小明也可以因為個人志向的變化,而選擇職業院校,但是小明還是選擇繼續深造3年。
一眨眼,3年過去了,小明和康康也完成了各自中等教育第二階段的學習任務,他們面臨第三次分流,這一年,他們19歲了。
先說康康,康康因為不好好學習,本來3年的學習生涯變成了4年(為了等小明一年),康康這4年的學徒生涯,還是不錯的,掌握了一門技術,現在他面臨兩個選擇,一是直接走上工作崗位,這也是80%人的選擇,還有一部分可以選擇進入專門的技術大學深造,以期望成為專業技術人才,當然深造的門檻很高。
康康倒是想的明白,他直接選擇進入企業,在他19歲這年,康康成為了一名藍領技工。
而小明長那麼大,還是那麼喜歡學習,成功進入大學,在他19歲這年,小明成為了一名大學生。
10年後......
小明和康康今年已經29歲了,我一點也不擔心他們,小明大學畢業後,還順利讀了研究生,接著進入一家知名企業工作。而康康一直本本分分,最後成為一名有經驗的技術人才。因為是在德國,雖然康康知識不如小明多,但康康作為技術工種,掙得也不少。
至此,德國小明和康康的教育故事講完了。至於,國內的教育劇情會是什麼走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吧,不過有一個道理是不會變的,一切事情都要結合實際,符合國情,不然良藥有可能變成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