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又出現個網路詞語:躺遊,主力軍是95後,他們坐飛機坐高鐵大老遠地出門旅遊,但不同於其他遊客的是,他們到了目的地,睡到大中午,白天不出門,房間點外賣,不去逛景點,出門吃宵夜。
我一看,這些旅遊就是換個地方睡覺的年輕人,不就是當年做學生的時候,在圖書館打遊戲、追劇的那些人嗎?
他們為什麼不在宿舍玩遊戲、追劇呢?那顯得多頹廢啊,在圖書館玩耍,就心安理得多了,因為他們腦袋裡總在想:我玩完這把就會開始學習的。
躺遊也一樣,放了小長假,不旅個遊,總覺得虧欠了自己似的,所以門是要出的,但說實話,景點沒有手機好玩,而且逛景點還要早起、排隊,想想都累,還是酒店裡打卡更舒適。
人做很多事情,只是讓自己心安。
明明半天能做出來的工作,結果花了4個小時在搜尋,1個小時在和同事閒聊,還要吃飯喝水上廁所,用了一整天才做出來,而且還是下班前1小時草草趕出來的,但把自己感動壞了:我好忙。
有人花錢買包買衣服總覺得浪費,但買書就不一樣了,特別捨得花錢買,畢竟書籍是精神食糧,好像買回家了那些知識就自動能進自己腦子裡了,但其實買回來,也沒看幾本,本質上還是浪費。
大腦是很好騙的,只要你告訴它:我在做有益行為,有益行為,就是人人都知道做了有好處,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的行為。大腦就會誇獎你:太棒了!
人在“有益行為”的自我欺騙幻覺裡,即使沒做有益的事情,也會自我感覺良好。
比如運動、減肥,只要你在做,自己就感到很欣慰,然後再大吃大喝的心理負擔就小了很多。
比如只要去了圖書館,不管你在幹什麼,就覺得自己已經努力了。
比如旅遊,不管是否只是換了個地方玩手機,身心都覺得愉悅了。
即使是不努力的人,也有上進的心,即使只是為了面子,他也不願意讓自己和別人失望。
抗戰時期,作家張天翼以諷刺小說的形式,塑造了一位四處叫忙的華威先生:他天天忙著開會與講話、吃請與請吃,“我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覺的制度。我還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時。抗戰工作實在太多了”。
他這種“看起來很忙”,一方面是忙給別人看的,另一方面也是在騙自己:我工作很努力。
問題只是在於,他空有一顆上進的心,結果不會幫他騙人。
人別欺騙大腦換取片刻的愉悅,最終的結果還是要自己面對。
但道理我都知道,行動不起來,怎麼辦呢?
理智和認知只能提供行動的方向,讓我們知道該做什麼,情緒和感受才能提供行動的動力。
也就是說,做一件事,是正確的,但讓人感到難受,人是不願意行動起來的,比如努力學習、認真工作,只有這件事讓人感到愉悅,人才會主動做。
也就是說,別講道理,身體最誠實,躺著就是比頂著大太陽到處逛舒服。
辦法就是讓做這件正確的事情愉快起來,從簡單的做起,動起來就是勝利。
再就是要堅持,比如連續7天早起、連續健身3天,然後慢慢加天數,還可以給自己額外獎勵,但別做了一天就覺得自己又行了,就開始獎勵自己了,一定要堅持一段時間,養成一種習慣,這樣再做這件事情,就不會那麼累,就更能堅持了。
前面說了,大腦容易被騙,那麼我們就要給它正確的指引,讓它知道該做啥,下一步做啥,具體一點,它就不會在咱們做了一點點“有益行為”的時候放鬆警惕了。
指引大腦並不難,只需要量化目標,倒推出每日計劃,然後按照執行就好了。
大腦當然也想偷懶,躺平當然更舒服,這種時候,咱們就要杜絕讓自己更舒適的環境,比如遠離手機,主動接近自律的人等等。
蕭伯納說:“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
不要再靠欺騙大腦獲得片刻的愉悅,行動起來,你會得到最高階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