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蜂、蜜蜂都螫人,這是眾所周知的。可是在秋天來臨時,人們卻會碰上不螫人的馬蜂和蜜蜂,這是為什麼呢?
馬蜂、蜜蜂等蜂類,只有那些具備刺針這種“武器”的蜂才能螫人。原來,刺針是由蜂的產卵器變成的。馬蜂由乾產卵器變成了刺針,所以產卵就不再透過產卵器,而是由產卵器的根部產下卵來。至於蜜蜂,只有蜂群中的母蜂才產卵。工蜂是發育不完全的雌蜂,全部帶有刺針,而沒有產卵能力。雄馬蜂、雄蜜蜂根本就沒有產卵器,因而也就不會有刺針這種“武器”。
我們平日外出遭遇的馬蜂多為雌蜂,很少有雄蜂出現,所以有可能被雌蜂所帶的刺針螫到。而秋天來臨時,天氣漸漸變冷,雌蜂準備藏起來越冬。這時有大批的雄蜂與雌蜂交配以保持蜂種、繁衍後代。因此秋天會出現許多不帶刺針的雄蜂,它們當然沒法螫人。分別雌雄蜂看頭部顏色即可:雌蜂頭部黃,雄蜂頭部白。
蜜蜂中,我們平日所能見到的多是工蜂。它們有雌性所特有的構造,但發育不完全,所以產卵器都變成了刺針。刺針由一根背刺針和兩根腹刺針組成,後面與大小毒腺及內臟器官相連。腹刺針尖端生有小倒鉤。當蜜蜂被一些特殊氣味刺激,或受到人的拍打時,會產生自衛本能。它們用刺針刺入人體面板,放射毒液。但拔出刺針時,由於尖端的小倒鉤緊緊鉤住人的面板,隨著小蜜蜂往外使勁拔針的同時,一部分內臟也一起被拔出。所以蜜蜂在螫過人後自己也就死掉了。只有當蜜蜂鰲到身上覆蓋著硬殼的昆蟲時,刺針才可安全拔回,自己也逃過一死。
工蜂是非常勤勞的,它們外出採蜜,回家照顧蜂王和雄蜂。我們一般是見不到蜂王和雄蜂的,只能見到會螫人的工蜂,所以以為所有的蜜蜂都會螫人。秋季來臨時,百花凋零,蜜源減少,為了整個蜂群及幼蜂的生存,工蜂就會把雄蜂趕出去。雄蜂沒有刺針,所以它也不會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