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基因編輯技術,這可是高科技! ”9月18日,在農交會安徽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的展臺上,水稻基因編輯技術佔據了顯著的位置,引來不少市民駐足觀看。
記者在現場看到,展臺上的立體模型生動展示了基因編輯技術創制水稻新種質的流程,而一旁的培養皿中則生長著採用基因編輯技術育出的水稻秧苗。 “我們透過基因編輯技術可以快速創制株型緊湊突變體,進行水稻株型改良,也可以用這個技術創制不同穗形植株和改良籽粒大小。 ”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倪大虎研究員告訴記者,利用基因編輯技術還可以開展稻瘟病、白葉枯病抗性改良,從而育出品質優、產量高又抗病蟲害的優質水稻新品種。
基因編輯技術是指在基因組水平上對目的基因序列甚至是單個核苷酸進行替換、切除,增加或插入外源DNA序列的基因工程技術,是比傳統的“經驗育種”更高效、更精準的作物新品種選育技術體系。省農科院水稻所從2013年開始探索新興的基因編輯技術,已開發適於水稻基因組的廣譜高效編輯工具50餘套,在國際上率先建立植物非序列依賴性基因編輯工具盒和植物引導編輯精準編輯系統,並建立編輯文庫介導的植物重要農藝性狀定向進化策略,解決了作物設計育種重大需求中操作工具不足的“卡脖子”難題。申報或獲批作物基因編輯方法等方面專利50餘項,利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作物編輯工具和編輯策略,創制抗白葉枯病、稻瘟病等主要病害的水稻新品種(品系)50多個,篩選優異水稻種質近百份,並有望培育出突破性水稻新品種,保障糧食安全儲備技術和材料基礎。(記者 汪永安)
【來源:安徽日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