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巴格諾德和他的沙漠之蠍!遠端沙漠小組,比SAS還要早的特種部隊

《風沙與荒漠沙丘物理學》是一部將風沙搬運和沙丘運動的研究從描述性研究改變為過程性研究的自然地理學經典鉅著;

自1941年問世以來,這本書在長達40年的時間裡一直都是關於風沙和荒漠沙丘領域的唯一權威著作,沒有之一;

巴格諾德和他的沙漠之蠍!遠端沙漠小組,比SAS還要早的特種部隊

也正是因為有了它的指導,美國航天局(NASA)在探測火星地形時才有了可靠的依據,因此為了紀念本書的作者,NASA還特意用他的名字在火星上命名了一個著名沙丘,即巴格諾德沙丘!

巴格諾德和他的沙漠之蠍!遠端沙漠小組,比SAS還要早的特種部隊

而這部鉅著的作者正是拉爾夫·阿爾傑·巴格諾德,一位20世紀著名的沙漠探險家、地質學家、工程師!同時他也是嘗試使用機動車輛探索沙漠地帶的先驅,在1932年巴格諾德和他的旅伴共同駕車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自東向西穿越利比亞沙漠的壯舉;

另外他偶爾還“客串”過發明家這一角色,在多年的沙漠探險中巴格諾德結合自己的經驗發明了可以在車輛上直接使用的全新太陽羅盤、車載沸水回收/冷卻裝置等獨特的探險裝備;

巴格諾德和他的沙漠之蠍!遠端沙漠小組,比SAS還要早的特種部隊

除此之外這位能人還開發了專門用於表徵沙流的“巴格諾德常數”和巴格諾德公式,在後來巴格諾德還獲得過美國國家科學院的沃倫獎、倫敦地質學會的沃拉斯頓獎章、英國地貌協會的大衛·林頓獎、美國地質協會的彭羅斯獎、國際沉積物協會的索比獎以及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外籍名譽會員等多種榮譽。

巴格諾德和他的沙漠之蠍!遠端沙漠小組,比SAS還要早的特種部隊

從這個履歷上來看,巴格諾德是一位頂尖的科學家無疑,不過深究這位“大佬”的歷史後列位會發現,科學家只是他人生的一部分而已;

因為在二戰結束後巴格諾德是以准將的身份從英國陸軍退役的,曾官拜中東副總司令之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巴格諾德和他的沙漠之蠍!遠端沙漠小組,比SAS還要早的特種部隊

其軍旅生涯雖然短暫,但功勞可謂著實不小,由他親手建立的“遠端沙漠小組”(LRDG)甚至可以堪稱是英國特種部隊的始祖!

遠端沙漠小組(LRDG)

二戰期間德國、義大利與英國、美國、法國在北非地區為爭奪殖民地而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爭,雙方在此地投入了數十萬人的軍隊互相廝殺;

巴格諾德和他的沙漠之蠍!遠端沙漠小組,比SAS還要早的特種部隊

1940年6月在北非軍隊中服役的巴格諾德少校特意拜訪了中東司令部總司令阿奇博爾德·韋維爾將軍,他希望可以利用自己在參軍之前積累的沙漠經驗來組建一支專門從事遠端偵察、情報收集、滲透與反滲透並在適當時候可以直接參戰的“特殊部隊”,其實用現在的名詞來形容這支“特殊部隊”可以理解為是“特種部隊”;

不過那個時候所謂的“特種部隊”還處於摸索階段,雖然在一戰時德國的“勃蘭登堡”部隊和義大利的“阿爾迪蒂”曇花一現,可在英國類似的部隊還從未被正式建立過,即使是著名的特種空勤團(SAS)也是在同年的9月才組建的。

巴格諾德和他的沙漠之蠍!遠端沙漠小組,比SAS還要早的特種部隊

在聽取了巴格諾德少校專業且生動的描述之後,加之韋維爾在此之前就對巴格諾德過去的履歷有所瞭解,於是很快就同意了他的建議,隨後在1940年7月一支被稱之為“第一遠征巡邏隊”的部隊成立,指揮官就是巴格諾德,部隊的標誌是一支蠍子!

巴格諾德和他的沙漠之蠍!遠端沙漠小組,比SAS還要早的特種部隊

巴格諾德和他的沙漠之蠍!遠端沙漠小組,比SAS還要早的特種部隊

在選拔隊員時巴格諾德一反英國軍隊的傳統,並不只傾向於英國籍士兵,而是向所有英聯邦軍隊廣發邀請函,以尋找那些具有堅韌品格、十足耐力、足智多謀且絕對自律計程車兵;

在巴格諾德看來,這些特質是在殘酷的沙漠環境中可以生存並能夠順利完成任務所必須的基本素質之一,因此只要具備類似品格的隊員不論你是來自於英國、澳大利亞、印度、紐西蘭還是南非計程車兵都可以加入。

巴格諾德和他的沙漠之蠍!遠端沙漠小組,比SAS還要早的特種部隊

巴格諾德在招募廣告上是這樣說的:“只有那些不介意艱苦惡劣環境、並且需要時常面臨缺糧少水以及傷病襲擾,同時具備足夠耐力和高度自覺性的人才可以申請這項職位”!

最終經過巴格諾德的層層選拔“第一遠征巡邏隊”共招募到合格成員約250人左右,這些人被分配到14個巡邏隊中,每個巡邏隊由15至20人組成,每一名士兵都掌握一到兩項的專業技能,比如熟悉沙漠的嚮導、可以熟練使用電臺的發報員、車輛駕駛員/修理員以及戰地醫生等等。

由於這一次招募的人員比預期的三個巡邏隊多了不少,所以這支部隊在同年的11月份正式更名為“遠端沙漠小組”;

巴格諾德和他的沙漠之蠍!遠端沙漠小組,比SAS還要早的特種部隊

當然光有優秀的隊員在極端惡劣的沙漠環境中也是無法完成軍事任務的,它們還需要足夠優良的硬體保障,在“遠端沙漠小組”的各個巡邏隊中配備有六輛雪佛蘭無裝甲卡車及一輛威利吉普車;

巴格諾德和他的沙漠之蠍!遠端沙漠小組,比SAS還要早的特種部隊

不要小瞧這些車輛,它們是“遠端沙漠小組”在沙漠中賴以生存的基本保障性裝備,在巴格諾德的指導下所有車輛皆配備有10英寸的特製“沙漠輪胎”,更大的散熱器和冷卻系統,任何不必要的車輛配件也都被拆除,目的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減輕重量;

整備後的車輛單臺可最多攜帶約1.8噸的裝備、彈藥、補給(注意!這是在沙漠裡的承載量),一個裝備齊全的巡邏隊能夠在沙漠中無補給的情況下獨立執行三週,最大航程可達1700公里;

巴格諾德和他的沙漠之蠍!遠端沙漠小組,比SAS還要早的特種部隊

巴格諾德和他的沙漠之蠍!遠端沙漠小組,比SAS還要早的特種部隊

在武器配置方面,巡邏隊可以攜帶任何趁手的裝備,從勃朗寧0.30/0.50機槍、步槍、手槍、手榴彈到反坦克裝備、37毫米博福斯高射炮應有盡有;

優秀的隊員+專業的行動車輛+足夠的補給+合適的武器是“遠端沙漠小組”成功的第一步。

“遠端沙漠小組”的任務

LRDG在沙漠中的主要任務有三項,分別是:戰略偵察、滲透與反滲透以及直接參與行動;

戰略偵察:巡邏隊多數時候採用“道路觀察”的方法來完成戰略偵察任務,他們經常在德國或義大利軍隊控制的道路附近出沒,在一段時間內詳細記錄透過這段道路的車輛並標註好型號、運輸貨物等資訊,這些情報隨即被傳回中東司令部,司令部內的指揮官透過這些情報大致就可以判斷出德國的非洲軍團在短時間內的軍事意圖;

巴格諾德和他的沙漠之蠍!遠端沙漠小組,比SAS還要早的特種部隊

同時LRDG在執行上述三項任務之外還承擔著地圖繪製的工作,因為在這片人跡罕至的沙漠地帶精確、可靠的地圖是大兵團順利、高效行動的關鍵,而在荒漠中長途奔襲的“遠端沙漠小組”則會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為大部隊“開道”;

巴格諾德和他的沙漠之蠍!遠端沙漠小組,比SAS還要早的特種部隊

尤其是在馬雷斯防線之戰中,因為LRDG的出色表現使其在富姆泰塔溫西南約48公里的位置處發現了一條通向達哈爾的隱蔽通道,這條後來被人們稱之為“懷爾德缺口”的通道讓蒙哥馬利可以順利的繞過馬雷斯防線並最終取得了此次戰役的勝利;

如果沒有LRDG的運作,估計蒙哥馬利會在此處浪費數個月的時間,並會導致大量的傷亡。

巴格諾德和他的沙漠之蠍!遠端沙漠小組,比SAS還要早的特種部隊

在直接參與行動方面:LRDG著名一戰出現在1942年9月的“運營協議”兩棲行動中,此戰中LRDG的主要任務是配合新進入戰場的SAS部隊對託布魯克發起攻擊,行動開始後兩組LRDG巡邏隊在沙漠中奔襲1859公里後抵達巴塞,與SAS成功摧毀了一座義大利機場,炸燬戰機35架;

此後LRDG更多的時候是在為進入到北非地區的英、美、法軍隊提供戰場導航和生存指導服務,在LRDG的協助下,英國SAS部隊也屢創戰功,用SAS創始人達德利·克拉克的話來形容這支“驍勇善戰”的沙漠奇襲小隊就是:

LRDG是我見過在沙漠中作戰能力最為出眾的一支部隊,他們用自己豐富且專業的技能培訓了我們,他們是最好的特種部隊!

巴格諾德和他的沙漠之蠍!遠端沙漠小組,比SAS還要早的特種部隊

歐洲戰爭結束之後,LRDG的指揮官巴格諾德曾向高層提議將這支戰鬥經驗極為豐富的部隊轉移到遠東地區繼續和日本作戰,但並未獲得准許,到了1945年8月隨著日本的投降,這支戰功赫赫的“遠端沙漠小組”被解散;

巴格諾德和他的沙漠之蠍!遠端沙漠小組,比SAS還要早的特種部隊

​不過建制雖然是被取消了,可隨隊多年的那些不同國籍的老兵在回到自己的國家後把自己所掌握的專業技能差不多都用在了本國特種部隊的建立上來,比如英國的特種空勤團(SAS)、澳大利亞的特種空勤團以及紐西蘭特種空勤團等多支戰後特種部隊都深受LRDG的影響,而且LRDG曾經使用過的沙漠作戰技能至今仍是英國特種部隊必備的科目之一,所以將其稱之為是英國“特種部隊”界的鼻祖似乎也並不為過吧!

分類: 軍事
時間: 2022-02-10

相關文章

鬥志昂揚!我軍指戰員從日軍手裡繳獲大炮

鬥志昂揚!我軍指戰員從日軍手裡繳獲大炮
百年大黨,風華正茂!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值此之際,解放軍報微信"熄燈號"特別推出"四史微講堂"欄目,講述紅色經典,弘揚先輩精神. 作者簡介 王直, ...

我軍繳獲四船物資,開國中將大喜:太好了!真是天助我軍

我軍繳獲四船物資,開國中將大喜:太好了!真是天助我軍
1949年秋,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四十七軍在軍長曹裡懷(1955年成為開國中將)指揮下,相繼解放湖南大庸.桑植等縣後,馬上轉入川東地區,與兄弟部隊共同追殲國民黨名將宋希濂兵團. 雖然當時我軍節節勝利,形勢 ...

1945年,中國農婦收養日軍遺孤,17歲時回到日本,生父送他7個字

1945年,中國農婦收養日軍遺孤,17歲時回到日本,生父送他7個字
抗日戰爭時期,無數的戰士為了保衛家園,保衛人民而血染戰場,馬革裹屍,正是這些英勇無畏的熱血男兒的殊死拼搏,才有了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 然而,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敵人留下的傷痛卻無法撫平,國人無法忘記 ...

故事:山海關之戰:三千日軍拒絕投降,我軍請他們品嚐炮火的味道

故事:山海關之戰:三千日軍拒絕投降,我軍請他們品嚐炮火的味道
1945年8月29日,我軍開赴東北地區的先遣部隊--冀熱遼軍區第16軍區部隊4000餘人,在司令員曾克林的率領下,抵達山海關外. 山海關,是一座歷史悠久.知名度極高的關隘,素有"天下第一關& ...

八路軍戰士犧牲後,日軍命令士兵不得侮辱,還稱他為刑天,他是誰

八路軍戰士犧牲後,日軍命令士兵不得侮辱,還稱他為刑天,他是誰
在我國近代史上,有這樣一名八路軍戰士,被日軍稱之為"刑天",他犧牲後,日軍下令不得侮辱他的遺體,還為他擦洗身體,他是誰?身上又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 這名八路軍戰士就是韓增豐,191 ...

穿日本軍大衣騎白馬,杜堃手下誤將林彪當日軍打,毛主席如何表態

穿日本軍大衣騎白馬,杜堃手下誤將林彪當日軍打,毛主席如何表態
在抗日戰爭中,林彪中過一次險些致命的槍傷,這一槍不是來自於日本鬼子,而是來自於抗日統一戰線中的國軍.自己人打自己人?難道是叛徒嗎? 毛主席在得知此事之後,非但沒有對開槍的戰士討要說法,還表示支援與肯定 ...

河北小夥給日軍搓澡,被罵不學好是叛徒,後來才知他是王牌特工

河北小夥給日軍搓澡,被罵不學好是叛徒,後來才知他是王牌特工
1938年12月,河北淶源縣已經冷得不行.為了"謀生",一個名叫冀誠的年輕小夥子竟然將花生攤,支到了縣城日軍情報部的門口. 冀誠炒花生的技術確實不錯,百姓們也經常去照顧他的生意,可 ...

62年我軍歸還繳獲的印軍裝備,戰士們不理解,政委:印軍裝備太爛

62年我軍歸還繳獲的印軍裝備,戰士們不理解,政委:印軍裝備太爛
新中國的內外戰爭,一向是以弱擊強,以弱勢裝備對抗敵人的優勢裝備.然而有一場戰爭卻是例外,那就是1962年的中印戰爭.這是新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嘗試到科技.裝備壓制的感覺. 當我軍繳獲大量印軍裝備,到底 ...

這場戰鬥中,陳賡用“錯地圖”取勝,日軍屍體用100多輛車運了2天

這場戰鬥中,陳賡用“錯地圖”取勝,日軍屍體用100多輛車運了2天
1938年,在河北.山西一帶的日軍出現了反常一幕,他們在作戰裝甲車上用中文寫著一句明顯的標語:"專打386旅."這是什麼情況呢? 先來了解一下386旅的前身,1937年8月,中國工 ...

延安是安全大後方?日軍不僅空襲,還屢屢從地面進犯

延安是安全大後方?日軍不僅空襲,還屢屢從地面進犯
作者:老街巷口 在許多人印象中,延安在抗戰中似乎沒有遭受日軍的侵略,屬於安全的大後方.是日軍沒有打延安的主意嗎?事實當然不是這樣,延安不僅遭受了日軍的空襲,在地面上也屢屢遭受日軍威脅.所幸的是,日軍沒 ...

中國孩子13歲加入日軍,用日本名說日本話,戰後為何成為了英雄?

中國孩子13歲加入日軍,用日本名說日本話,戰後為何成為了英雄?
1945年,日軍宣佈投降後,許多日軍不肯接受投降回國的命令,龜縮在駐紮地中. 8月15日,在深圳城內日軍駐紮地門外,有一個小孩用脆生生的日語說到:如今繳械是你們唯一的出路,中國人是善待俘虜的. 因他的 ...

江蘇94歲老兵隱居71年,因日軍大印暴露身份,部隊開6輛坦克迎接

江蘇94歲老兵隱居71年,因日軍大印暴露身份,部隊開6輛坦克迎接
2016年夏日的一天,在無錫市的一個普通農村,午後的風景非常愜意.微涼晚風吹拂著,蟋蟀的叫聲和田地的蛙鳴讓村莊的寂靜平添了些許野趣. 錢建明老人正端坐在家裡,收聽著廣播裡的新聞.女兒結束了繁忙的勞作回 ...

紅軍"手槍團"是什麼團?戰爭年代,我軍超前組建"特種部隊"

紅軍"手槍團"是什麼團?戰爭年代,我軍超前組建"特種部隊"
近年來,隨著特種部隊的發展和特種作戰作用的凸顯,許多特種部隊題材的影視劇紛紛登上銀幕.但平心而論,這些影視劇鮮有佳作.尤其是反映革命戰爭的作品中,那些粉墨登場的"特種部隊"常常讓人 ...

殲滅1個日軍大隊有多難?八路軍7個團一起圍攻,打了6天才結束

殲滅1個日軍大隊有多難?八路軍7個團一起圍攻,打了6天才結束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涼州詞二首·其一>" 一句"古來征戰幾人回"道出了戰爭的殘酷,更是讓人覺得,那殘酷的戰爭場面似乎就在昨天 ...

23張罕見照:慈禧坐兒媳婦中間,貴婦酷似女明星,日軍推倒國父像

23張罕見照:慈禧坐兒媳婦中間,貴婦酷似女明星,日軍推倒國父像
23張罕見照:慈禧坐兒媳婦中間,貴婦酷似女明星,日軍推倒國父像 01.這張照片是慈禧與自己兩位"兒媳婦"的合影.照片最前面左一是光緒皇帝的瑾妃,右一是隆裕皇后.除了瑾妃,光緒還有一 ...

為什麼戰場不撿地下的槍
我們知道,在戰爭的雙方,武器是士兵的另一種生命,而槍支被視為自己的生命.可以想象,在戰場上,士兵在戰鬥,槍沒了或者子彈沒了,會發生什麼?可以說結果是可怕的. 需要注意的是,武器作為戰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萬家嶺戰役全殲日軍一個師團,堪比臺兒莊,葉挺盛讚:永垂不朽

萬家嶺戰役全殲日軍一個師團,堪比臺兒莊,葉挺盛讚:永垂不朽
1938年6月,為了遲滯日軍進攻,國民政府下令軍隊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引黃河之水來阻擋日軍機械化部隊的進攻.無奈之下,日軍遂放棄沿平漢路向南進攻武漢地區的原計劃,改為沿長江和大別山北麓兩路進攻武漢. ...

1965年,中美在海南空戰17分鐘,我軍一彈未發,為何美軍死傷慘重

1965年,中美在海南空戰17分鐘,我軍一彈未發,為何美軍死傷慘重
1994年,美國特遣隊來到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在交流的過程,特遣隊中的一個名叫科英的人表示,自己要見一位名叫谷德合的軍官. 此時谷德合已經辦理了離休手續,正在家裡頤養天年.承歡膝下.接到這通電話後,谷德 ...

胡璉:娶一對姐妹花為妻,生有8個孩子,一生“碰”到太多好運氣

胡璉:娶一對姐妹花為妻,生有8個孩子,一生“碰”到太多好運氣
運氣這東西,雖然人們一般都會承認它,但它確實是存在的. 愛迪生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這裡說的靈感 ...

1964年,張愛萍要參加一個外事活動,但周總理為何要搜他的口袋?

1964年,張愛萍要參加一個外事活動,但周總理為何要搜他的口袋?
開國上將張愛萍晚年時曾說過:"彭德懷教我做人,周恩來教我做事." 張愛萍 周恩來是張愛萍衷心敬仰.終生擁戴的良師益友和卓越領導人,他們自上世紀30年代開始,有著長達40多年的友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