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M1意味著設計者對汽車藝術的重要表達,M1 還旨在贏得賽車比賽。
M1:“M”表示BMW工程專案的實質,“1”表示該專案在BMW工程史上的重要性。
不要把M1與BMW 1 系列 M Coupe混淆。那不是一回事。
BMW M1(型號程式碼E26)是寶馬於1978年至1981年 生產的中置發動機 跑車。
在上世界70 年代後期,義大利汽車製造商蘭博基尼與寶馬達成協議,幫助寶馬製造足夠數量的量產賽車以進行規則認證,專案進行到一半,因某些原因無法繼續,這個意外促使寶馬自己生產量產賽車以備認證,由此產生的汽車從 1978 年到 1981 年作為 BMW M1 向公眾出售。
M1 的玻璃纖維車身由位於義大利摩德納的義大利公司 Italina Resina 製造。底盤由另一家摩德納公司 Marchesi 製造。車身和內飾 由 Italdesign 在其位於都靈的製造工廠完成。
手工製造的 3.5升六缸發動機M88/1由寶馬慕尼黑工廠製造。完成的汽車被運往慕尼黑的 BMW Motorsport 進行最終檢查和交付。一共生產了 453 輛量產車,使其成為寶馬最稀有的車型之一。
399 輛是公路車,而 53 輛是為賽事製造。
BMW M1展示了日耳曼人與義大利人各自獨創性的精妙之處。
M1 缺乏諸如現在被稱為雙腎隔柵等諸多寶馬標誌性元素,同時又包括許多明顯不是寶馬的元素,比如後部的百葉窗,幾乎不存在的前照燈和孔洞式的通風口引。
感謝義大利人喬治亞羅在設計 M1 之前就設計了 Lotus Esprit 和 Maserati Merak。
感謝另一個義大利人 吉安·保羅·達拉拉設計了它的底盤。(達拉拉聲名鵲起:他打造了超酷的蘭博基尼 Miura。)
第一輛 M1 於 1978 年下線,當時售價高達 100000 馬克。
更重要的是,巴伐利亞霸主為他們異國情調的“野孩子”所設想的賽車統治地位從未得以實現。
只有 54 輛 M1 按照符合賽車系列的比賽標準建造,其中只有少數參加了比賽。1979 年,當保羅紐曼駕駛一輛贏得冠軍的保時捷 935 參加勒芒 24 小時耐力賽時,M1 勉強在同級車中排名第三,以後也沒有其他 M1 成績更好。到 1982 年,寶馬完全停止了這條生產線。
賽車夢破碎後,就像經典的汽車故事中經常發生的那樣,剩餘的M1幾乎立即被一搶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