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偶爾會想,要是我當年好好學習就好了,要是我選擇去某個城市工作就好了,要是我能穿越回十年前就好了。這種後悔通常來自於自身某一個判斷的失誤,對自身造成了重大的影響,而這種失誤往往是你本應該有能力改變的。
假設你能回到十年前,你比那時候的自己多了什麼呢?你多了一樣東西,就是對未來十年很多事情的發生和發展的精準判斷。我們換種思考,假如你現在對社會未來十年的發展瞭如指掌,你是不是同樣能依靠它獲取巨大的成功呢?答案是一定的。
眼界的作用是什麼呢?是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有一個精準的判斷。換句話說就是你知道如果這麼做將會發生什麼?人的一生選擇的影響要遠大於努力的影響。所以眼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你的生活、工作,甚至是子女。舉個例子,假如一個人生活在山溝裡,沒有手機、沒有電視,他只知道種地能賺錢,沒有人告訴他讀書有用,那麼他便不會讀書,也不會讓他的孩子去上學去讀書。所以眼界很重要。
那我們該如何提升眼界呢?很多人會告訴你,多讀書,多出去走走看看,多和不同的人交流,也就是所謂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其實這三種做法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獲取有效的資訊,並沒有哪種方法好,那種方法不好。但是無論怎樣,擴大資訊獲取渠道對提升眼界有非常大的幫助,我將其稱之為眼界的廣度。這個維度有很多人已經說過了,我就不說了。
今天我要說眼界的另一個維度,就是眼界的高度。高度怎麼提升,並不是只要獲取更多的資訊就能提升到應該有的高度,這裡就要用到人的另一個能力——思考。道理都在書中,做人卻在書外。也就是孔子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考能提煉資訊,能判斷資訊的準確性,能幫我們解決問題。什麼是聰明人,就是能從更多的角度思考問題。我們還知道一個道理,屁股決定腦袋,你在不同的位置就會有不同的思考模式。你當清潔工,考慮清潔工的事兒;你當大堂經理,考慮大堂經理的事兒;你當董事長,要考慮董事長的事兒。站得越高看得越遠。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有些人能從大量的資訊中獲取有用的資訊,能見微知著、防微杜漸。既能考慮全盤,又能抓住細枝末節,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這就是張良或者諸葛亮那種天降紫微星了。那對我們普通人來講該怎麼做呢?如果你有好的邏輯思考能力,你就要多利用它站在更高的位置去思考問題,利用有限的資訊去推導更多資訊。怎麼檢驗自己有沒有這種能力呢?我給大家出一道題,有八個大小形狀一樣的鐵球,有一個輕一點,其他七個一樣重。你能用的只有一個天平,最少需要幾次能把它找出來,答案是兩次。如果還沒想出來,我說一個數3、3、2,看到這裡應該也能想明白了,基本的邏輯思維能力是有的。
另一個需要的能力就是換位思考的能力。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有一個老頭開著拖拉機,剛開出沒多遠,突然發現自己的帽子沒戴。於是他衝著他老婆大喊帽子帽子,因為拖拉機聲音太大,他老婆沒聽清,於是他拍了拍自己的頭,再次喊道帽子帽子。他老婆拍了拍自己的屁股,於是他又拍了拍自己的頭,喊道帽子帽子。結果他老婆又拍了拍自己的屁股。他很生氣,跑回去和他老婆說:你個笨女人,我問你我的帽子呢?他老婆說:我告訴你了呀,在你的屁股下面壓著呢。其實他只要想一想他老婆的動作,想一下他為什麼會出這種奇怪的動作,也不難理解,只是他並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而我們想要提升自己的眼界高度,就需要多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
當然讀書、走路、識人也是基礎,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