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之下,一夥暴徒手持兇器,悍然對一座剛剛建好的5G基站進行瘋狂地打砸燒。
而這一切的起因,僅僅是因為一個“5G引發新冠肺炎”的言論。
這則肇端於美國的荒誕謠言,竟在大洋彼岸的英國、法國、荷蘭引起了軒然大波,多座5G基站慘遭血光之災。
這些人或許早已忘記,正是在他們站立的這片土地之上,行動通訊的星星之火率先被點燃,並在幾十年間從1G到迅速發展到5G,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只是,彼時星星之火煉就的參天大樹,如今卻莫名其妙地被焚燒成一片廢墟。這其中的滄海桑田,讓人不禁扼腕嘆息。
本期我們不講5G,蜉蝣君帶大家撥開歷史的迷霧,追憶那1G時代的星星之火。
萌芽
其實,早在二戰期間,行動電話的雛形就已出現。但就像其他新興技術一樣,先作為軍用,後續再逐步向民用開放。
1946年,車載電話在美國首次商用,並在1960年代繼續改進和普及,稱之為“改進的行動電話服務(IMTS)”。
好傢伙,整輛車就相當於一個大號的手機!
然而,它並不能讓你駕車疾馳的同時隨心所欲地打電話,這傢伙僅僅是有線網路的延伸,並沒什麼像樣的移動性管理。
也就是說,你在這個基站下打電話,車開出覆蓋範圍了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電話斷掉,只能重新撥打併再次由人工接通。
如此簡陋的系統自然是不配叫1G的,因此我們叫他0G或者Pre1G。
1971年,芬蘭也商用了一個叫做ARP的車載電話系統,工作於150MHz頻段,電話同樣只能人工接通,同樣也沒有像樣的移動性管理功能。因此該技術也只能屬於0G。
誕生
1979年,日本的NTT公司商用了一個全新的車載電話系統。這個系統被認為是全球第一個真正的1G技術。
同樣都是車載電話,為啥這個就能贏得1G這樣開天闢地的殊榮呢?
這是因為它相對於那些簡陋的前輩,有如下的創新:
1. 這是一個由88個基站組成的移動蜂窩網路,並覆蓋了整個東京。並且它可以獨立工作,不再是有線網路的延伸。
2. 電話由系統自動接通,不再像以前那些系統一樣依賴於人工。
3. 全面支援切換,車載電話可以在網路覆蓋區域內的多個基站下自由遊弋而不用擔心掉話,系統會自動將電話切換到最佳的服務基站。
這些特徵,後來自然而然地被2G、3G、4G,甚至5G所繼承,尊此係統為1G之始祖,乃實至名歸。
繁榮
1981年,挪威和瑞典商用了他們的1G系統:NMT(北歐行動電話)。丹麥和芬蘭緊隨其後,在1982年商用了NMT系統。
隨後,該標準迅速傳播到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波羅的海以及多個亞洲國家。
1983年,美國的AMPS(先進行動電話系統)商用。由馬丁·庫珀發明,摩托羅拉製造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手機也同時問世。
1985年,TACS(全接入通訊系統)在英國商用,後來升級成為ETACS。隨後日本的DDI也在此基礎上推出了JTACS系統。
1987年,中國郵電部也使用TACS標準推出了第一個行動網路。
此外,全球類似的1G系統還有德國、葡萄牙和南非的C-450,法國的Radiocom 2000,西班牙的TMA,義大利的RTMA,以及日本的TZ-801、TZ-802、和TZ-803等等。
從此,行動通訊進入了1G的春秋時代,群雄割據,烽煙四起。
而我們感受更深的手機,也在脫離了汽車的窠臼之後開始了獨立演進,可謂百花齊放,爭奇鬥妍。
馬來西亞電信推出的手機長這樣。看這樣子完全就是把普通電話的線給拔之後再裝個把手啊,設計師可真會偷懶。
相比之下,日本人就講究多了。NTT推出的"肩部電話",讓LV和愛馬仕看了都直呼內行。
退隱
這個由諸侯割據的1G帝國看似繁榮,但這一切終究只是行動通訊的初出茅廬,技術原始所帶來的侷限是巨大的。
1. 全模擬通訊的模式,覆蓋範圍有限,音質差,也不支援加密,相當於人人都在裸奔。
2. 各系統使用的頻率不同,且FDMA技術的容量極其低下,難以有效利用頻譜。
3. 不同的1G系統完全各自為政,彼此不相容不互通,無法支援運營商之間的漫遊。
此外,1G時代的手機被叫做“大哥大”,雖然酷勁十足,但也重達6到8斤,且價格極其昂貴。
因此,1G手機成為了社會地位的象徵,僅有企業高管、政府官員、黑道大哥等大富大貴之人才能消受得起。
這些缺點,決定了1G的生命週期是短暫的。
其實,早在1G不斷攻城略地之時,2G的暗潮湧動已醞釀了許久。1991年,第一個2G系統GSM在芬蘭正式商用,1G時代落幕。
1G,作為行動通訊最初的火種,引燃燎原烈火之後,便化作滋養大地的養料,迎接其上生長的參天大樹。